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媒体关注、并购类型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

来源: 树人论文网 发表时间:2021-10-19
简要:摘要:文章选取 20102018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媒体关注、并购类型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而多元化并

  摘要:文章选取 2010—2018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媒体关注、并购类型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而多元化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媒体关注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媒体关注会增强相关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削弱多元化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媒体关注、并购类型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

  盛香林;, 财会通讯 发表时间:2021-10-18

  关键词:媒体关注 并购类型 企业盈余信息质量

  一、引言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调整,或通过某种真实的经营活动来操纵公司利润,以达成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目前盈余管理是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但却存在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另一种意见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而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的行为。无论企业的盈余管理出于何种目的,当企业向外界披露低质量的盈余信息时会增加信息不对称,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一直是证券市场中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热点,有效的并购活动是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份额、稳定经营业绩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司在开展并购活动时一般采用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多元化并购三种类型,横向并购是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纵向并购是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并购能够实现深化合作和部分交易的内部化,而多元化并购是不相关企业之间的并购,目的是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多元化发展。可见,每一种类型的并购活动会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但是并购类型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存在何种影响目前鲜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此外,媒体关注作为企业的一项外部监管机制,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补充,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披露。因此,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媒体关注、并购类型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按照并购双方所处的产业分类,并购活动具体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多元化并购三种并购类型,目前学者对并购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类:(1)横向并购是指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公司之间的并购行为,该类型并购行为弥补了企业资源配置和先进技术的不足,因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提高市场份额和企业竞争力。(2)纵向并购是指生产、经营环节存在密切关联,或者具有纵向协作关系的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并购,该类型并购行为可以将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增强企业的议价能力同时降低市场风险。(3)多元化并购是指企业对与自己产品不同性质和种类而且不存在纵向关系的企业开展的并购行为,即并购双方分别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市场而且产品没有密切的替代关系、也没有显著的投入产出关系,该类型并购行为有助于企业实行战略转移,降低企业进入新的经营领域的困难。

  在横向并购中并购双方的产品相同或类似,因此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共享生产技术,有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此外管理者了解被并购企业的市场状况和产品状况,在优化双方资源配置和提升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经营业绩的稳定提升,因此开展盈余管理的动机较小。在纵向并购中并购双方能够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向供应链上游还是下游开展的并购均会将部分交易内部化,更能够制定战略方案来增加相关环节的价值创造,稳定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者开展盈余管理的动机较小。多元化并购一般发生在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期望通过并购其它行业的企业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或者弥补自身经营亏损,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开展有效的资源整合不利于经营业绩的稳定提升,管理者为了达成并购目的和盈余目标会主动开展盈余管理行为,降低盈余信息质量。由于国内外学者一般将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并称为相关并购,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a:相关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

  假设1b:多元化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为了获取更多收益管理者会通过盈余管理达成契约规定的经营绩效,然而在企业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和监管机制,传播媒体则承担了监督功能,将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创造和形成新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减少管理者的盈余操控行为,迫使企业披露真实的经营业绩和盈余信息[1]。媒体关注作为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能够从舆论监督和信息中介两个方面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影响。具体来看,媒体关注在资本市场中形成的舆论压力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开展盈余管理。媒体在对企业信息进行报道时更倾向于揭露“坏消息”而且媒体中不乏专业的会计人员,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和整理后会曝光企业的盈余质量问题,引起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关注。由此,企业会积极披露高质量的盈余信息来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并应对监管部门的审查。从信息中介作用来看,媒体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渠道来收集企业的会计信息,而且在专业会计人员的汇总整理后能够直击企业存在的会计问题,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可以直观的了解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和存在的问题,企业的股价可能会在投资者不满情绪的影响下暴跌,还可能会接受监管部门的调查面临违规风险,由此,企业会主动披露高质量的盈余信息来规避股价下跌风险和违规风险。此外,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利用偏离经营现状的真实经营活动来操纵利润具备较高的隐蔽性,很难被投资者和管理者察觉,而媒体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广能够挖掘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因此,在媒体高度关注下,企业会减少真实盈余管理活动,避免媒体曝光带来各种风险。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媒体关注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

  在不同类型并购活动下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存在差异,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也会不同。在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中,企业的经营绩效能够稳定提升同时经营风险能够有效控制,此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较低,更倾向于披露真实的盈余信息。在多元化并购中,企业的经营业绩存在不稳定性,短期内难以开展资源有效整合和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管理者会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来粉饰经营业绩,同时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也会增加以此操纵利润,具备较高的盈余管理动机。可见,并购类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路径主要是管理者的动机。媒体关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舆论压力和信息中介两个方面,媒体关注形成的舆论压力会降低企业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企业无论开展横向并购、纵向并购还是多元化并购均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保证披露真实的盈余信息。可见,在受到较高程度的媒体关注时,开展相关并购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会更高,而开展多元化并购企业的盈余管理会被有效抑制,盈余信息质量得到提升。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a:媒体关注会增强相关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假设3b:媒体关注会削弱多元化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剔除金融保险类、研究期间未开展并购活动、ST与 *ST企业以及研究数据存在严重缺失的样本企业后,最终获得2741个有效观测样本。研究所需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样本企业年报,并购类型数据通过手动整理归类获取,媒体关注数据来自《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各变量的缩尾处理运用Excel软件,实证分析运用Stata软件。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1)本文将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并购类型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检验假设1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DA=琢0+琢1MT+琢2AT+琢3Roa+琢4Lev+琢5Growth+琢6CQ +琢7Audit+∑Year+∑Ind+着模型1 其中,DA代表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借鉴吴克平和于富生[2]的研究方式,用操纵性应计项目进行衡量,具体衡量方法如下: TCAt Ait-1 =琢0 1 Ait-1 +琢1 驻REVit-驻RECit Ait-1 +琢2 PPEit Ait-1 +琢3 IAit Ait-1 +琢4 CFOit Ait-1 +琢5GROWTHit+琢6ROAit+琢7LEVit+琢8AUDITit+着 (1)其中,TCA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总应计项目,用净利润减去经营现金流量计算;Ait-1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1年的期末资产总额;ΔREV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营业收入本期与上期的变化额;ΔREC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应收账款本期与上期的变化额;PPEit代表第i 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余额;IA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期末无形资产账面余额;CFO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期末经营现金流量余额;GROWTH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ROA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总资产报酬率,用净利润总额除以资产总额计算;LEV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资产负债率; AUDIT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审计意见,当企业被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ε代表回归残差,即操纵性应计项目,该值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越低,为了方便后续的实证研究本文将回归残差绝对值取相反数来衡量盈余信息质量,该值越大说明盈余信息质量越高,反之说明越低。

  在模型1中,MT代表相关并购,AT代表多元化并购,本文借鉴宋淑琴和代淑江[3]的研究方式进行衡量。首先收集样本企业的并购公告信息,如果在公告信息中出现“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等目的则归类为横向并购,如果在公告信息中出现“为了实现一体化,保证商品销售或原材料供应”等目的则归类为纵向并购,如果在公告信息中出现“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等目的则归类为多元化并购。如果在公告信息中未出现上述目的则需要提取并购双方的CSRC行业大类代码,然后查询被并购企业的主营业务并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分类指引》进行分类,明确被并购企业具体的大类代码,将并购双方主营业务大类代码相同的归类为相关并购,否则归类为多元化并购,此外,还需要根据并购公告信息中标的资产及其实际用途的大类代码与并购方主营业务进行对比,若相同则归类为相关并购,否则归类为多元化并购,将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归类为相关并购。相关并购(MT)的衡量方式为:若企业的并购活动归类为相关并购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多元化并购(AT)的衡量方式为:若企业的并购活动归类为多元化并购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2)本文将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媒体关注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检验假设2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DA=琢0+琢1Media+琢2Roa+琢3Lev+琢4Growth+琢5ICQ+琢6Audit +∑Year+∑Ind+着模型2 其中,Media代表媒体关注,本文借鉴夏泰凤和刘萌[4]的研究方式进行衡量。选取《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8家全国性财经报纸作为信息来源,按照样本企业的全称、简称对《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信息进行搜索,获取样本企业研究期间内每个年度的媒体报道数量,由于媒体报道数量为非连续的整数,因此对其加1然后取自然对数,获得最终媒体关注变量数据。

  (3)本文将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并购类型作为解释变量,媒体关注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检验假设3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DA=琢0+琢1MT+琢2AT+琢3Media+琢4Media*MT+琢5Media*AT +琢6Roa+琢7Lev+琢8Growth+琢9ICQ+琢10Audit+∑Year+∑Ind+着模型3 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本文选取5个控制变量,并将构建模型的各变量定义汇总整理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描述性统计见表2所示。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013和-0.241同时标准差为 0.026,表明样本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存在一定差异,而平均值为-0.053则表明样本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整体处于偏低水平,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控制盈余管理保证信息质量。相关并购(MT)的平均值为0.736,表明超过七成的样本企业开展相关并购,多元化并购(AT)的平均值为0.264,表明开展多元化并购的企业不足三成,管理者更倾向于并购同行业或供应链上的企业来实现市场份额增长或产生协同效应,保证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提升。媒体关注(Medi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8.264和0,表明部分样本企业受到媒体关注的程度较高,部分样本企业未受到媒体关注,从标准差为2.259来看,样本企业之间受到的媒体关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从平均值为3.059来看,样本企业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媒体关注。

  (二)回归分析

  在表3模型1的多元回归分析中,相关并购(MT)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448,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相关并购对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上文提出假设1a进行充分验证。多元化并购(AT)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396,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多元化并购对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上文提出假设1b进行充分验证。企业开展并购活动时更加倾向于相关并购,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对同行业的市场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更加了解,另一方面是相关并购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生产以及部分交易的内部化,有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提升,在此种并购类型下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较小。多元化并购往往是企业在行业内部、供应链上难以找到利润增长点或进行战略转型时才会采取的并购类型,此时,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开展有效的资源整合而且新利润增长也存在不确定性,影响经营业绩的稳定提升,为了保证自身收益管理者有极大的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来粉饰经营业绩。

  在表3模型2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媒体关注(Media)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429,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随着媒体关注程度的增强,企业会披露更高质量的盈余信息,对上文提出假设2进行充分验证。媒体关注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外部监督机制,在某些方面的监督效用要强于监管部门,尤其是在舆论压力方面。媒体更倾向于报道企业的“坏消息”,在专业会计人员对企业开展深入调查后会曝光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在舆论压力的作用下,企业会主动披露高质量的盈余信息来挽回声誉损失。此外,媒体的信息渠道较广,能够获取企业更多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制定更合理的决策,监管部门也能获取企业更多的违规信息,导致企业面临股价下跌风险和违规风险,因此,在媒体关注度较高时,企业会积极披露高质量的盈余信息来规避风险。

  在表3模型3的多元回归分析中,相关并购(MT)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375,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多元化并购 (AT) 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284,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媒体关注(Media)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368,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再次验证了上文提出假设1a、假设1b和假设2。媒体关注和相关并购的交乘项Media*MT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 (DA) 的回归系数为 0.253,且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前文分析中相关并购和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表明媒体关注会增强相关并购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正向影响,验证了假设 3a。媒体关注和多元化并购的交乘项Media*AT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236,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前文分析中多元化并购和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表明媒体关注会削弱多元化并购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验证了假设3b。媒体高度关注会引导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评估和调查,形成的舆论压力会迫使管理者为了自身声誉而减少甚至放弃盈余管理行为。此时,企业无论开展相关并购还是多元化并购,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均较小,披露高质量的盈余信息质量。

  (三)稳健性检验

  借鉴朱志标[5]的研究方式,本文变更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衡量方式,通过应计质量、盈余平滑度和会计稳健性的加权指数来衡量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应计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CAi,t=琢0+琢1CFOi,t-1+琢2CFOi,t+琢3CFOi,t+1+着i,t (2)

  其中,CAi,t代表第i个企业在第t年的经营资本应计项目,用经营资本收入减去经营资本支出计算;CFOi,t-1代表第 i个企业在第t-1年的经营现金流量与当期平均总资产的比值;εi,t代表回归残差。通过线性回归得到残差值然后计算残差值的标准差并以标准差的绝对值衡量应计质量,该值越大说明应计质量越低,反之说明越低。盈余平滑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ESi,t=滓PROi,t/滓CFOi,t (3)

  其中 ,ESi,t代 表第 i个 企业在 第 t年 的盈余 平 滑 度 ; σPROi,t代表第i个企业在第t年的线下项目前利润的标准差;σCFOi,t代表第i个企业在第t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标准差,ES值越大说明盈余平滑度越低,盈余信息质量越高,反之说明越低。会计稳健性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TAi,t=茁0+茁(1 1/Asseti,t)+茁2驻Revi,t+茁3PPEi,t+茁4ROAi,t+着i,t (4)

  其中,TA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用线下项目前利润减去经营净现金流量进行计算;Asset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年初总资产;ΔRev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营业收入变化额与当期平均总资产的比值; PEE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当期平均总资产的比值;ROA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资产回报率;εi,t代表回归残差,即操纵性应计利润。用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衡量会计稳健性,该值越大说明会计稳健性越低,盈余信息质量越低,反之说明越高。

  为了综合反映三种盈余信息质量指标,本文构建加权平均指数衡量盈余信息质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EQi,t=[D(CAi,t)+D(ESi,t)+D(TAi,t)]/3 (5)

  其中,D(CA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应计质量分位数;D(ES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盈余平滑度分位数;D(TAi,t)代表第i个样本企业在第t年的会计稳健性分位数。

  应计质量、盈余平滑度和会计稳健性的分位数计算是按照大小排序并赋予所在位次的百分位数值,最后进行加权计算获取盈余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数。由于应计质量指数和会计稳健性指数越大,盈余信息质量越低,为了方便分析在加权计算时取相反数。在变更盈余信息质量衡量方式后,将新变量数据重新代入三个多元回归模型开展稳健性分析,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在模型1的多元回归分析中,相关并购(MT)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427,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多元化并购(AT)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364,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模型2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媒体关注Media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413,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模型3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媒体关注和相关并购的交乘项Media*MT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 0.216,且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媒体关注和多元化并购的交乘项Media*AT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229,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经过稳健性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与上文的回归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本文得到的研究结果具备较高的准确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媒体关注、并购类型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开展实证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相关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多元化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在相关并购中企业的经营业绩能够稳定提升,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较低,而在多元化并购中企业在短期内难以保证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提升,管理者为了自身收益会积极开展盈余管理来粉饰经营业绩;媒体关注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媒体高度关注一方面会揭露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会向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传递企业更多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面临股价下跌风险和违规风险,因此企业会披露高质量的盈余信息来规避风险;媒体关注会增强相关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媒体关注会削弱多元化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媒体高度关注会形成舆论压力也会引起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企业的深入评估调查,在此情境下,企业无论开展何种类型的并购活动均会披露高质量的盈余信息来规避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评估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