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字经济下将数据创新要素纳入创新要素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各地区创新要素综合配置指数,从“速度-质量-效益”三个维度衡量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运用动态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创新要素综合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创新要素综合配置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效益,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起到抑制作用;基于维度、强度和地区三个视角检验发现,创新要素综合配置对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质量-效益”存在异质性影响;中介机制检验显示:技术创新和就业结构优化是创新要素综合配置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传导路径。
[关键词]创新要素综合配置;数据创新要素;产业结构调整;异质性;中介效应
一、引言
数字经济时代,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2020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整合数据创新要素,加大对数据创新要素市场的培育力度,提高数据创新要素质量和规范性。为准确把握创新要素的概念范畴,将数据创新要素引入创新要素综合指标体系,测度数字经济下中国各地区创新要素综合配置水平,有助于科学地认识各地区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及创新驱动能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资源空间错配、创新资本回报率低、创新驱动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因此,如何高效配置创新要素,激活数据创新要素的潜在价值,缓解地区创新要素短缺现状,已成为中国各地区切实做到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于创新要素内涵的研究,由对创新投入要素的单个研究到对创新要素系统的全面分析,创新要素内涵范围被不断拓宽。从创新系统理论来看,COOKE(1992)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多个不同主体相互作用而成的组织体系,不同主体在该组织体系内部相互分工,存在某种特定关联[1]。ARNE ISAKSEN 和HEIDI WIIG ASLESEN(2010)将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划分成核心主体和具有服务作用的主体[2]。晏宗新等(2010)提出区域创新系统包括创新主体、创新市场和创新要素三个组成部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属于创新主体;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等属于创新市场;人才要素、信息要素等属于创新要素[3]。周元元等(2015)认为创新要素是为支撑科技成果产出而投入的创新资源,主要有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和创新环境等[4]。蔡晓珊等(2018)从广义视角将创新要素分成三个层次,即核心要素、服务要素和環境要素。其中,高校、科研机构等属于核心要素,金融机构、市场和基础设施等属于服务要素,社会环境、文化因素和社会政策等属于环境要素[5]。陶长琪等(2021)从五个方面构建创新要素系统,即人力、知识、技术、数据和制度五大创新要素子系统[6]。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将创新要素内涵范围划分成两大部分,即直接作用于创新产出的创新投入要素和服务于创新活动的创新环境要素。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投入要素主要包括人才创新要素、资本创新要素、技术创新要素和数据创新要素,创新环境要素是指制度环境创新要素。
关于创新要素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经历了由静态向动态、由非线性研究向空间效应研究的演进过程。陶长琪等(2016)基于创新要素集聚的视角发现,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不存在线性关系,且创新要素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特征,同时产生空间溢出效应[7]。卓乘风等(2018)运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衡量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研发资金与研发人员跨区域流动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8]。刘飞等(2018)认为创新要素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资本和人才创新要素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异质性影响[9]。基于动态流动和空间效应双视角,韩军等(2020)提出R&D人员流动对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消极影响;而R&D资本流动有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却抑制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水平[10]。
综合现有文献来看,相关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仅从人才、资金和技术方面测度创新要素,对数据创新要素和制度环境创新要素的实证研究不够丰富;二是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三个方面,缺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系统研究;三是现有文献主要分析创新要素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关系及空间效应,对二者之间作用机制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从人才、资本、技术、数据和制度环境五个维度,构建创新要素综合指标体系,且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从“速度-质量-效益”三个维度测度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实证检验创新要素综合配置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二是从维度、强度和地区三个方面,检验创新要素综合配置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异质性影响;三是以技术创新、资源错配和就业结构作为中介变量,分析创新要素综合配置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探讨创新要素综合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速度-质量-效益”提升的可行性路径。
二、作用机制与研究假说
现阶段,各地区政府加大力度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还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质量,更需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余泳泽(2015)研究发现中国区域要素禀赋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创新活动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创新要素“集聚效应”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提升创新效率,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11]。茶洪旺等(2018)提出创新是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创新要素是影响创新活动的基础资源,创新要素有效配置能加快技术创新,提升创新要素使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12]。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推荐阅读: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专业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研究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