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多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文件,全方位多角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指导意见与具体措施。在行政事业单位对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在机制建设、制度执行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不断细化措施,持续改进。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首先阐明了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并从内部控制要素角度,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措施。
《国有资产管理》(月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全面反映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国家级刊物,由国务院国资委进行业务指导。杂志旨在宣传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研究国资管理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展现全国各地国资改革动向,探讨经营性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交流国有企业改革改组的经验,为决策层、管理层、实务界架起一座沟通的平台。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绩效提升日益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部分,国家先后下发多项制度文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在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受制于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一些地区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仍然有需要提升与改进的地方。内部控制是组织加强管理的基础手段,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为不断加强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持续提升与完善。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内部控制是组织加强管理的基础手段,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逐步形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控环境,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识别重要风险点,建立风险控制措施,并通过相互沟通与信息共享,不断改进国有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与完善,搭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框架,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地不断提升,促进国有资产发挥最大效应。
(二)有效保障机构部门高效运转与履职
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基础,是工具与手段。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将国有资产购入、使用、处置、核算、建档等工作规范统一到管理体系之下,将使得国有资产事务有规可依,有制度可循,极大程度的解决国有资产作为行政工具与创效手段的快捷性,将有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机构与部门的高效运转与履职,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与存在感,保障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
(三)不断适应国家治理架构与能力提升要求
伴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持续发展,国家治理架构逐步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作为国家治国理政的主要基础工具,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标准与管理层级,建立适合国家实际发展情况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兼顾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适应国家治理架构与能力的提升要求。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内控环境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没有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一把手负责机制,国有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权威性不足,国有资产管理内部环境效率提升较为乏力;二是在机构内部尚未营造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全体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实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提升到较高的高度;三是未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工作人员表达意见的平台与渠道较为单一,甚至没有,需要不断充实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控环境。
(二)国有资产管理风险评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全面的风险评估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的保障。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往往习惯于现状,而缺少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一是习惯于个人管理自己的资产,而对于公共资产,则缺少管理,没有对资产存在的风险正确评估,使得资产管理出现缺陷;二是缺乏对国有资产流程管理风险的评估,习惯于按部就班,缺少对流程的优化,使得资产管理流程长期处于同样的模式,造成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
(三)国有资产管理内控活动需进一步建立完善
内控活动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建立良好的内控活动,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效管理的主要措施。现实操作中,往往存在内控活动不到位的情况。一是内控活动不能覆盖所有风险点,使得风险漏洞长期存在;二是内控活动缺乏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应用,有的风险点造成的损失远远小于复杂内控活动所耗用的资源,使得人员产生逆反心理,内控活动流于形式或效果不佳。
(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沟通需进一步完善机制
信息沟通是内部控制不断完善的主要过程,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信息沟通有时会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是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或者没有建立机制,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仅仅满足于日常管理,没有建立管理人员与实施人员的沟通机制,使得国有资产管理长期处于同一状态;二是信息沟通不充分,形式单一,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将信息沟通的工作停留于表面形式,没有充分沟通,并对沟通结果缺乏总结与提升。
(五)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与手段需进一步多元化
监督是内部控制不断提升的阶段节点,将促进内部控制的持续提升。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缺乏监督与评价,使得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激励与约束。一是没有明确监督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晰,将监督职能忽略,使得制度的执行缺乏全周期管理;二是监督形式单一,单纯依靠财政部门对所有机构的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监督,往往起不到监督的全面覆盖作用,使得监督停留于形式。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资产档案,掌握真实情况
一是分别在用房屋、土地等重要资产、非转经资产、闲置资产、合并、撤销、分离单位的资产等类别,对国有资产分类建档,实施登记造册,充分摸清家底;二是对国有资产档案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时将国有资产变动情况记录在册,保证实物与档案的一致性;三是定期对档案的完整性进行抽查,建立复核机制,防范国有资产管理漏洞,保证国有资产档案真实完整。
(二)规范基础管理,明确职责分工
一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明确职责职能分工,保证制度对国有资产管理环节的全覆盖;二是培养储备相关人才,将人员充实到国有资产管理岗位,保证国资管理部门、财政部门、使用单位等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充分到位;三是建立台账,并建立盘点机制,确保账实相符,保证国有资产完整。
(三)全面梳理流程,建立内控手册
一是明确资产购置程序,建立申请、审查、批准、核实等业务程序,明确财政部门、使用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各自分工,既衔接清楚,又相互制衡;二是建立资产处置程序,确保资产处置公开透明,实施公开拍卖程序,所得资金全部进入财政管理,避免小金库与私藏资金;三是建立资产使用制度,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各自使用的国有资产,加强日常管理,定期进行盘点核实,并对有问题的国有资产及时维修,使得相关国有资产能够保值增值。
(四)完善监督机制,持续改进管理
一是强化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明确财政部门职责,由财政部门加强对各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评价工作,使得所有工作都处于监督之下;二是强化使用部门自身的监督作用发挥,使用部门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部门,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完整,并实现最大限度增值;三是强化公众与媒体的监督作用,将监督形式逐步多元化,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职能公开化,置于阳光之下,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性,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质提升,经得起民众的考验,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持续提升,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