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建设和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各国提升和保持国家综合竞争优势的主要依托。武汉市具备建设国家乃至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条件。对标硅谷、纽约、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等国内外成功典范,当前武汉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首要之务在于:激活高校院所潜力,释放其知识技术创新活力;完善“学—研—产”接力机制,构建创新产业价值链;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打造梯次集团军;加强招才引智,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借力长江新城,打造“武汉科学城”;借助“一局一团”,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科技投入体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孵化体系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季刊)创刊于1986年,由西安石油大学、全国石油高等院校图书馆协会和陕西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以繁荣高校图书情报专业理论研究、报道专业发展动态、提高专业队伍素质、促进祖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图书馆管理、情报工作研究为重点,是国内图书馆界进行学术交流的学术园地。本刊致力于将刊物办成立足西北地区、面向全国石油系统和图书情报界、集图书情报理论与实验研究于一体、具有石油行业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大科学”特征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已成为提升地区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主要依托。传统定位于服务于地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科技园区、工业园、研究园等模式已无法满足全球竞争的需要,能够引领国家甚至全球科技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未来,谁拥有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谁就能最大程度吸引和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发展高新产业,进而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战略主动权。
习近平同志在 2016 年 5 月 30 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指出:“发挥各地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形成国家科技创新合力十分重要。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规划,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响应习近平同志号召,落实国家创新擦发现发展战略具体行动,也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三化”大武汉的迫切需要。
一、科技创新中心的一般特征与历史演变
(一)科技创新中心的一般特征
所谓科技创新中心,一般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 超越加州硅谷之势;英国也正在着力打造一个世界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 级的交流中心,即位于伦敦的东伦敦科技城。成果辐射范围广大,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重要 在创新全球化趋势加剧的今天,世界性的科技价值增值功能,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者区 创新中心已突破了某个科技园区或某座城市的地理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是城市所拥有的科技创 界限,更多地体现为一个“大区域”的概念。如以新资源、所具有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所营造的科技创 硅谷为核心的旧金山湾区是全球创新中心,周边有新环境良性互动的结果,是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区、 圣荷西、奥克兰和旧金山等城市群;美国东部的创科技创新能力雄厚区、科技创新成果辐射区、科技 新集聚区 128 公路周边有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创新服务领先区以及科技创新环境示范区。 都市为支撑;东京都周边有琦玉、千叶、神奈川、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表明,科技创新中心一般具 茨城等多县构成的日本首都经济圈。备以下特征:一是对创新资源具有较高的集聚力,拥有能吸引全国甚至全球高端人才的顶尖事业平 二、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成功典范台;二是能产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涌现出具有影响力和机构和人物;三是要有创新友好的营商环 (一)国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典范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 目前国际上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呈现开放融合和四是能持续积累和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实现更多的 集聚发展的态势,“硅谷”、“新竹”等全球科技引领型发展,促进新兴产业涌现和壮大;五是对周 创新高地继续引领全球科技创新潮流的同时,特大边区域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国家创新网络 型城市纷纷从财富中心、资本中心转向创新中心,中扮演关键节点和枢纽角色,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 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正在快速上升。
(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演变 “硅谷”(Silicon Valley)是美国乃至世界重要的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更替及多极化,本 电子工业基地,也是美国高技术的摇篮。只占美国质上是由科技革命、制度创新、经济长波等因素的 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五的硅谷现已拥有大大小小的电历史性演变所决定的,也是时间与空间要素相互交 子工业公司上万家,在美国前 100 强企业中,硅谷织的结果。其历史演变轨迹大致可概括为:17 世 企业占了四成,其中 IT 届的三巨头谷歌、苹果和纪后期,英国伦敦地区恰逢人类进入蒸汽动力时代, 微软就在其中。2008 年,硅谷的 GDP 总值达到成为第一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并长期保持其优势 3024 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 2%左右,对美国经济地位;18 世纪后期,法国巴黎大力推动自身重工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业发展,成长为第二个全球性创新中心;19 世纪 硅谷的形成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建立的斯坦福工中后期到 20 世纪前半叶,德国柏林和美国波士顿 业园基础上的不断发展,与其拥有的丰富高素质人地区相继依靠第二次技术革命取代法国成为新的科 才资源密不可分。硅谷除了拥有著名的斯坦福大技创新中心;20 世纪中后期,美国积极应用移民 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克拉拉大学等,还拥政策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领衔了第三次技术革 有众多的研发机构。这些大学或研究机构不仅能为命,其波士顿及硅谷等地区成为首屈一指的全球科 硅谷的企业提供技术成果和高科技人才,还可以直技创新中心。 接充当硅谷高技术公司的孵化器,通过大学和企业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城市 之间的互动协作,促进高技术企业发展,提升区域纷纷将经济走出低谷寄望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进 创新能力。据统计,约 45%的硅谷人口至少拥有而开始重视城市科创中心功能的塑造。一些大都市 学士学位,近 20%的硅谷人持有研究生或其他专如东京已经抢占先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而 业性学位。目前世界上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有近四另一些大都市则奋力崛起。例如,纽约 2011 年提 分之一在硅谷工作,除此之外,它还有 130 多名美出了建设应用科学中心的计划,纽约硅谷今天大有 国科学院院士,80 多名美国工程院院士。
硅谷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成长壮大,与风险投资的扶持密不可分。在硅谷,只有两三公里长的“沙丘路”上聚集了十几家大型的风险投资公司,其中就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 KPCB、红杉资本、NEA、Mayfield 等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硅谷的许多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如英特尔、亚马逊、苹果、微软在成立之初都得到过风险资本的哺育。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统计,硅谷吸收了全美三分之一的风险投资,并且让硅谷创造了无数的神话。
2、纽约
纽约一直被视为“世界的金融中心”,然而经历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以金融资本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开始谋求城市的转型发展,而创新被视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2009 年,纽约发布《多元化城市:纽约经济多样化项目》,随后又启动“东部硅谷”发展计划,并在 2015 年发布的新十年发展规划《一个新的纽约市:2014-2025》中,再次明确了“全球创新之都”的城市发展定位。为了将创新塑造为城市发展的新功能和新动力,纽约把施政重心聚焦在“培养适合大众创新创业的土壤”上,推行了“应用科学”计划、“众创空间”计划、“融资激励”计划、“设施更新”计划等多项重要的众创激励计划和举措,纽约涌现出了大批新创高科技企业,美国“东部硅谷”、世界“创业之都”已成为纽约的城市新标签。
危机至今,纽约新产生超过 1000 家科技初创企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应用技术、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软件等新兴科技领域,其中至少 500 家获得过投融资,有许多都已成为美国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谷歌、Facebook、Twitter、微软、eBay、Yelp 和 LinkedIn 都已在纽约设立办公室。位于纽约的非营利研究组织城市未来中心近期发表的报告称,从 2007 年到 2011 年,纽约签署的风险投资协议数量增长了近三分之一,而同期加州硅谷的签约数量则下滑了 10%,2016 年纽约的风险投资规模为 76 亿美元,超过了硅谷。
3、新加坡
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
一,特别是其从二十世纪末开始从工业经济转型为创新经济,从传统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为现代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以来,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经济总量稳步提升。进入 21 世纪后,新加坡提出了打造科技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新加坡的国家创新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在推进基础性研究、建造研发设施、营造科研氛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创新和企业理事会(RIEC)由总理亲自挂帅,为政府研究和制定国家的研发创新政策提供咨询,国家研究基金会(NRF)通过对基金的管理,协调实施战略研究计划。新加坡自 1991 年开始实施科技五年计划,迄今为止已完成五轮,共投入 255.5 亿新元。最新的“研究、创新与企业 2015 计划”(RIE2015)的预算高达 161 亿新元,主要投入于研究、创新和创业领域,以期发展更顶尖的科技、更优良的经济成果以及更好的解决方案,实现新加坡成为国际科研中心及亚洲创新中心的目标。
目前有 7000 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机构,其中 60%的企业已设立了区域或国际总部,新加坡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跨国公司资源,通过国家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学习前言创新技术,制订
了 R&D 辅助计划(RDAS)、公司研究鼓励计划(RISC)等,设立研发基金鼓励跨国公司开展本土研发活动,鼓励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出台了《新加坡中小企业 21 世纪
10 年发展计划》(SME21),在降低服务费用、提供技术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创业人才、加强服务指导、缓解资金制约等方面共制定了 40 多项政策措施鼓励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2013 年新加坡政 府 又 推 出 了 提 升 企 业 能 力 合 作 计 划(PACT)、能力发展津贴(CDG)等新措施,使中小微企业成为国家最活跃的创新力量。
(二)国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典范
在世界上各大全球城市纷纷吹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号角之时,我国高端科技资源密集区也纷纷立足全国、放眼全球,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2016 年 3 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8 家;拥有工业技术研究院 14 家。这些实力雄厚的创新平台为武汉提供了创新动力。武汉正在大力推进强磁场、重力测量、光电实验室(筹)、同步光源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武汉拥有大量创新载体,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条件和优质平台。武汉市共拥有孵化器225 家,总面积达到 1000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12150 家。全市建有 120 余家众创空间和 73 家大学生创业特区,“创谷计划”启动一年半以来,落地“创谷”建设项目 13 个,其中“南太子湖创新谷”、“联想星空•智慧谷”、“光谷移动互联创谷”等 5 个“创谷”已见雏形,全民创新创业的氛围逐渐形成。
(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武汉市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产业领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都落户武汉并启动建设,涌现出高德红外,阳光凯迪、人福医药、鼎龙化学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16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8446.11 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614 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 2177 家,在 15 个副省级城市中升至第 4 位,仅次于深圳、广州、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积极作用日益显现。
(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武汉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如武汉大学的“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应用”获安塞姆•佩恩奖(世界化学大奖),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在国内首次捕获高分辨率全脑三维图谱,烽火通信在国际上首创 “ TS-SEED 光纤技术体系”,国内首创的磁悬浮激光器在汉诞生……“十二五”期间,武汉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154 项、省级科技奖励 1224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 项、一等奖 7 项。2016 年武汉市发明专利申请 20643 件,发明专利授权 6514 件,PCT 申请 712 件,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武汉技术交易更加活跃,2016 年全市共登记技术合同 16733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566.42 亿元,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五)各项改革示范奠定良好基础
近几年来,武汉多次得到国家政策的聚焦, 2009 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 年武汉获批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2012 年武汉市成为全国首批开展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之一,2015 年武汉成为国家 8 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的一员,担负起先行先试的重任。面对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聚焦,武汉积极推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相协调的“全面创新管理”,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职务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开全国先河,政校共建工研院成为在全国范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创谷”计划成为全市 4 个特色改革成果之一,“创新”已成为武汉最突出的城市特质。
四、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路和对策
武汉要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供给为核心,加快构建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争取国家支持创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的产业创新体系,大力推动产业创新能力倍增,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武汉建成高新技术创造中心、新兴产业生成中心、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创新文化培育中心,成为促进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激活高校院所潜力,释放知识技术创新活力
高校科研院所是知识和技术创新源头所在,武汉是科教大市,最大的优势就是集聚了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武汉要省市联动,集中力量,加大武汉“大学之城”和“双一流”建设的力度和步伐,建立国家部委参与、省市政府齐抓共建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要通过制度创新,激活高校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服务武汉发展。支持高校院所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发任务,共同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支持高校院所与武汉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二)完善“学—研—产”接力机制,构建创新产业价值链
武汉要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和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产业间接力合作机制,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开拓知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空间。要积极培育以工研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其增值研发服务将应用基础研究向应用技术、产品技术推进,迅速缩短研发与市场的距离,同时新型研发机构自身也将成长为具备高增长性和高产出效率的产业组织。要聚焦前沿重点技术,投入多元,政策激励,打造共性技术平台,优先解决产业发展存在的共性技术。大力推进科技中介和专业服务业发展,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优化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三)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打造梯次集团军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形成领军企
业、中小企业和初创型企业竞相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梯队。支持领军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领军企业向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上游攀升,通过上市、重组、兼并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海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甚至千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建立精准服务企业机制,促进创新型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快速发展,催生发展前景好、潜在价值高、估值超过10 亿美元的“独角兽”加快涌现,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价值高的行业细分领域“科技小巨人”企业。做大做强具有独特产品、潜在价值、市场前景极好的初创企业,大力推广其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创新经验。
(四)加强招才引智,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武汉组建“招才局”精准引智,是人才工作机制重大创新。武汉应充分用好这一创新机制,抓紧研究制定全国一流的招才引智系列配套政策,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优良软环境,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和壁垒,为武汉赶超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引进培养一批诺奖级、院士级全球战略科学家、产业科学家,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集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对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实行“一张绿卡全程服务”,提升武汉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扩大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培养一批自主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业团队。推进科技创新人才的信息共享,建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推动科技人才去行政化改革,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五)借力长江新城,打造“武汉科学城”
2017 年 7 月,长江新城选址敲定汉口谌家矶--武湖地带。作为未来武汉的新名片,长江新城将布局“武汉科学城”,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聚集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武汉应瞄准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优秀企业在长江新城设立全球总部或区域总部,建设高端总部基地和研发基地。要以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落户武汉,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在长江新城打造成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引进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研发资源,吸引世界 500 强、国内 500 强企业和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及行业龙头企业在汉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国际高校院所、国际科技组织在汉设立分支机构和组建产学研联盟。通过探索共建国际研发中心和合作园、互设分基地、成立联合创投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强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
(六)借助“一局一团”,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武汉虽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科技成果,但是长期以来,众多大学科研成果却“锁在深闺”,未发挥应有作用。据悉,目前大概只有 20%科研成果在武汉、湖北落地。2017 年 8 月 14 日,武汉在全国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局”,并成立“院士专家顾问团”,标志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掀开了历史新篇章。武汉应借此契机,加快“科技三权”改革,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股权和绩效激励力度,给科研人员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