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高级教师职称评教学方法职论文范文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3-05-11
简要: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为此,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亲师信道的氛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为此,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亲师信道的氛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开展因材施教,满足学生认知需求。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效益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话题,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在热烈进行之中,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还需进一步探索。这里谈几点浅见。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亲师信道的氛围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这表明非智力的情感因素对教学活动能产生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合作互动活动。因此,要把努力构建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当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多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职学生已经进入青春发展期,身心因素变化较大,他们非常介意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与认同。对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性格心理,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多与他们进行语言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难与困惑,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爱,以增强向师效果。二要对待学生要讲求客观民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彻底摒弃那种“教父教母”的不良形象,着力建立良师益友关系。在学生犯了错误或发生问题的时候,要本着宽容心态和不武断原则,允许他们“说话和申辩”,并帮助他们努力纠偏改正。三要坚持激励性评价机制。对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坚持以激励为主,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后进生和问题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爱,号召和发动全班同学对他们多接触、多亲近、多帮助,让他们体会到外来的温暖。要尽量挖掘和放大他们的闪亮点,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和成就感。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能简单粗暴,一棒子打死,要加以心理上的正确疏导。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力、情感的生成,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让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介入,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书中各类注释,研究课前提示、课后习题,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情感,感受语言特色。对一些字、词、句在阅读过程中利用网络或工具书进行解决,并将自己一时“搞不懂、吃不准、摸不透”的问题标志出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解决。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依据学习要求以及提示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开展阅读,课文中有答案的划出来,养成作批注,做笔记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语言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召唤和强调学校和教师要全面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发展意识”,其实质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教师应当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大局观念,放眼发展和未来,与时俱进、尽职尽责,努力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精神并重”,在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开展以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为主的模式教学活动。我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四到六人非固定式的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挤出时间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其中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探究题的难易程度要大小适宜,难度较大,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而影响活动结果,又会打击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过于简单,容易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而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这样的活动失去意义而流于形式。选择的题目一般都接近于学生的“最近思维发展区”,让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最终能够摘到“桃子”。二是时刻掌握学生合作探讨的发展动态,看准时机给予适当启发和点拨,坚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既能学生保持合作探究的成就感,增进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能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保持学生合作探究的可持续发展。

  四、注重开展因材施教,满足学生认知需求

  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采取因人而异、因需而导、因材施教等有效措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施教,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统筹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课堂提问设计上既要有拓展性较强的问题,也要有难度一般、基础性的问题,既要考虑优等生的认知能力,也要兼顾后进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尽量兼顾更多的学生,在开展分组探究时注重优秀、中等、一般合理搭配,课堂提问时向优秀生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并要求他们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供其他学生借鉴。对于优秀生,可以在课堂作业以外专门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防止他们在学习中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学困生则注重基础知识训练。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因生夯实语文基础,注重课本知识理解与语言文字基本运用,对中等以上学生强调灵活运用与深入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