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小学语文课堂国学主题阅读开展研究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10-12
简要:【摘 要】中国人喜欢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当成修身养性的圭臬,视若提升思想境界的指南。古诗、乐曲、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等传统文化形式,对一代又一代的中

  【摘 要】中国人喜欢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当成修身养性的圭臬,视若提升思想境界的指南。古诗、乐曲、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等传统文化形式,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塑造中国人民族精神,影响中国人处事态度的重要文化宝藏。小学生处于学习传统文化的黄金机遇期,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学科,和传统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二者须臾不可分割。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特点,对小学语文课堂国学主题阅读的开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希望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有一定的启发和裨益。

小学语文课堂国学主题阅读开展研究

  徐凌燕, 文理导航(下旬) 发表时间:2021-10-11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中落地生花,需要教师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情,并能够在教学和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精神指引自己的言行, 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在主题阅读中,教师要积极拓展,从不同角度审视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发掘传统文化知识和内涵,带领小学生徜徉于传统文化的海洋之中。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不足表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学热的升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虽然日益加深, 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是阅读一两本书,听一两场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就可以对传统文化建立全面的认知。 当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什么是传统文化,怎样阐述传统文化,还存在一定的迷茫。 一方面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程度, 传统文化和小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影响到教师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一方面由于应试思维的根深蒂固,教师不能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不能深入挖掘,大多停留在表面意义的讲解上,不能从创作背景,思想意境等方面阐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不深。 再有就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也存在紧张心理, 担心因为文化知识储备的不足,在给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时候怕误导学生, 怕阐发不到位,阐发不清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

  二、小学语文课堂国学主题阅读的开展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 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因此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是基础。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每一篇课文的内涵,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对课文进行挖掘和拓展, 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如在教学《传统节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讲一讲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对这些节日的感受。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古典书籍,给学生展示更多中华失传的传统文化节日,如上巳节、寒食节、中和节等,这些节日学生没有听说过,教师要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讲解,不可一带而过,给学生以不重视的感觉,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祖国文化的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节日情感,教师可以一边通过动画视频展示节日的文化故事、 文化习俗等内容,一边给学生播放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或电视节目,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节选传统节日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储备。 之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表演一个传统节日故事,如春节放鞭炮,贴春联,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等,把文化背景下的主题阅读教学推向深入。

  (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感悟

  传统文化能够涵养学生的内在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成为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一些语文课文既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又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加强学生的文化感悟, 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从而对祖国文化产生深深的向往。 小学语文教师要带着情感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多和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悟。 如在教学《大禹治水》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孩子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大禹为什么要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他不喜欢亲人吗? ”孩子们围绕着老师的问题积极回答。 有的说:“不是,大禹想要把洪水治理好,解救老百姓的灾难。 ”有的说:“我听到一首歌唱到‘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哪来的家’,大禹舍弃小家为了大家,他做得对。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文化感悟,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讲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精卫填海的故事,后羿射日的故事,哪吒闹海的故事,仓颉造字的故事等,围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传统文化主题对课文进行拓展。 之后教师再启发学生:“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力军,学习传统文化是你们的义务和责任。 一些小朋友平时心里没有他人,我行我素,自私任性,没有包容心,你们应该像大禹学习,将来才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教师把学生的生活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内容,加深对大禹精神的了解。

  (三)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修身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些教人向真向善向诚向上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于培育学生的精神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小学生对传统文化较为生疏, 他们对流行文化、网络文化、西方文化接触较多,使得小学生的个人修养出现了很多问题。 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使者,就要切实肩负起责任来,通过积极引导,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境界,培育学生的心理素养和道德素养, 改造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在阅读教学《贝的故事》时,教师就可以针对一些小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从中华节俭文化中寻找改造土壤,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这篇课文内容很少,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 教师既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中华汉字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对汉字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汉字魅力的认同。 同时也可以结合“贝”的意义进行阐发。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俭的内容,如“俭,德之共也; 侈, 恶之大也。 ”,“力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等等。 这些语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节俭的态度,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提倡节俭的民族。 教师可以把这些句子打印下来贴到教室的“传统文化”专栏墙上,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教师也可以把一些古代文化名人的节俭故事装订成小册子让学生传阅,如苏东坡和范仲淹的节俭故事等,通过节俭主题阅读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四)提升学生的诗词阅读素养

  古诗词主题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最容易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距离的重要内容,通过古诗词这扇明净优雅的窗户为学生打开传统文化的大门,既是一条便捷的途径,也能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拿李白的《静夜思》来说,很多小学生可能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非常熟悉,这为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欢乐有趣的教学氛围,可以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可感。 如教师可以把学生们组成几个诵读小组,让他们通过练习之后走上讲台,然后学生一边诵读,教师一边播放适合展现古诗词意境的背景音乐或者歌曲,如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之一 《静夜思》, 学生在诵读时也可以加上一些肢体动作、表情动作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进入到诗词营造的优美艺术世界之中, 感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无限魅力。 再比如在教学《登鹳雀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进行绘画创作,把诗词的意境通过绘画表达出来,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 之后教师把学生们的作品收集起来一张一张进行评价,选出情景表达最契合这首诗词内涵的作品给予物质奖励等。 总之,古诗词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诗词格律教学上,教师也可以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使古诗词教学进一步深入。

  (五)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

  让传统文化落地生花, 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总是喜欢把小学生当成小孩子看,认为在这么小的年纪给学生提供过多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既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践行,因此以此为借口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传统文化淡然处之,既不排斥,也不积极。 这种思想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虽然简单,但是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挖掘,加强语文课堂的内涵和深度,提升学生对语文教学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务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谨记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珍惜(教师)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随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日渐被人们所认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 诸如教师可以订阅一些传统文化刊物如《古典文学知识》等,多上网购置一些传统文化书籍资料等, 多观看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和节目,虽然提升文化修养非一日之功,但是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国学修养一定会与日俱进。

  总之,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用传统文化改造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既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是祖国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和实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让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