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对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信息化技术,规范专业教学标准,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改革课程学习和考核方式,可以优化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条件,实施学分制也更加可行。
《山西教育(教学版)》创刊于1956年,是由山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教学刊物。是“宣传教育政策,关注教育热点,传播先进经验,提供教改资讯”的权威性期刊,是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广大中小学教师创新思想的平台、彰显智慧的舞台。
教育信息化理念与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的概念界定
教育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地运用到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教与学的形态,改进教学与管理方法,以适应当今学习者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而不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单一的网络硬件条件建设,应用导向是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美国哈佛大学首创,国内由北京大学率先实行,1978年开始部分有条件的大学试行,目前在国内本科院校全面铺开,但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少数学校全面实施,多数学校还在试行探索过程中。
教育信息化管理理念对高职
院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推动作用
(一)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学分制的特点 (1)弹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上,学生学习期限和选课均具有一定弹性。(2)自主性和目标性。对学习者而言,在专业选择与调整、课程学习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较强的自主性;学习者要获取某一证书或学历,必须完成相应学分的学习,目标明确。(3)竞争性。对学校教师来说,学生自由选课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挑战。把学生是否愿意选学作为教师授课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一个客观评价标准。(4)透明性。实施学分制管理,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及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性完全对社会公开,教师授课能力在校内完全公开,使管理更加透明。(5)流通性。通过学分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进行量化表示,有了这一量化标准,就为学习者在校际间进行同一学习内容学习成果的互认融通提供了条件。
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不够。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理实一体化教室和“双师”素质的师资,实施学分制,对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挑战,不仅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师数量要增加,而且对仪器设备种类和教师能力有了更高要求。(2)课程资源不足。各专业学生在自主学习获取学分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图书、参考资料、课件等多种媒质资料,而高职院校这类教学资源远不及本科院校。(3)教学管理滞后。学分制实施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拥有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教学实施计划,必须设计多方向、多类别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教学安排、教材管理、考务安排、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二)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优化了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管理的条件
遵循开发式教学规律及现代信息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改变的要求,通过教学及管理信息化的推进,改革或完善了职业教育推崇的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做(评)”合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实现了学习者泛在学习(即指学习者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的可能。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在优化数字化校园硬件环境的同时,更注重专业教学立体化课程资源、仿真实习实训软件的开发,以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更注重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平台的搭建,使教学管理更为规范有序。
基于教育信息化管理手段
推行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规范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实施教学的行动指南,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文件。推行学分制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准确把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更要明确职业岗位群对专业的普适要求和特性要求,科学构建包含人文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及职业习惯养成教育在内的课程体系。在深入企业、市场调研时,将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一一列出,详细分析这些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再对这些要求进行分类汇总,把共性与特性区分开。然后,根据行动领域对能力的需求确立对应的学习领域内容,再将学习领域内容归纳划分成一个个学习模块或项目或课程。行动领域共性需求是每个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为必修内容;特性需求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我人生规划进行自主选择的内容,为限定选修内容(学习者在修学期间必须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无论是必修还是限定选修部分,必须在教学计划中确立一些包含相同学习内容的相近课程供学生选择。除此之外,根据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专业教学计划中还必须设置部分促进学生能力拓展、可持续发展的任选教学模块或课程。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规范时,要在学分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计划制定程序上做出明确规定,专业教师在有规律可循的条件下才能开发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弹性的、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
(二)合理淡化课程的概念
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上理解,谈及一门课程,都应拥有比较系统的教学内容。而根据当前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及高职生学习特点,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关键的职业技能是教学的重心。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为了避开课程对所陈述、呈现内容的系统性要求,淡化课程概念,使教学内容的职业针对性更强、知识与技能点组合的灵活度更大,可以将专业教学内容划分为一个个“学习模块”或“学习项目”,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教学模块手册中,只是准确地描述了各教学模块必须包含的教学内容、考核标准与修学时间,不会指定教材,教授的讲义及相关学习资源与信息都是该模块的学习资料。这样,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只局限在一门课程、一本教材,可获取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多样,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方式更多,学习成本也会更低。教师在共享优质资源的基础上,也可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教学内容如何紧跟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更新,创建更具特色的个性化教学资源供学生使用。
(三)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当前,网络迅速普及,通讯技术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困难与重点不是硬件建设,而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学院的内涵水平。基于云平台和泛在学习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训练点打碎,应用信息软件制作动画等教学资料传递能演示工作原理、分解操作步骤、重现工作过程的学习信息,再根据学习者学习思维递进规律,采取扁平化思路将各类资源进行集成。这样,对高职学生来说,借助信息技术系统开发的大量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既直观、方便实用,又具有吸引力。这就解决了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过程中课程学习资源不足所带来的困扰。
(四)改革教学与考核模式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学习形态的改变、教授方式的变革,“面授”的形式不再只局限在占有一定物理空间的教室,网络空间、信息平台成为了能传播声音和光线的介质,这种打破时空局限的师生(知识、技能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互动,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启发式教学模式(问题驱动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教师指出矛盾与错误,学生再思考解答……)转化成翻转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通过教师或查阅学习资料解答,再提出问题再解答),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再是被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选择更具自主性和独立性,更适应学分制的实施。
通过基于信息技术仿真模拟训练,使现场实际操作困难(如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现场实训较难)的矛盾得以解决,且这种训练不再局限在学校固定的仿真实训室,学生通过空间账号进入网络模拟训练系统,不但系统能自动评测,教师通过网络终端能进行适时监控指导,解决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选课教学条件不足的困扰。
基于云平台的在线测试方式和云空间能实时记录学习过程,改变了一纸试卷定学习效果的检测考核模式,使学习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增强了开放式教学中异地学习与考核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
(五)优化教学管理手段
实施学分制对学生选课、教学计划落实(排课)、教学督导、学分互认等教学管理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教育信息化技术优化、改革教学管理手段,运用云平台,建立网络空间资源库,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和教学资源,给学生选课提供更为开放、自主、公平的空间;合理选用管理软件,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及网络平台的功能,实现选课、排课及常规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创新应用网络空间跨越时空、实时记录等功能,按照管理碎片化和流程再造的管理思路,优化调课、请假、项目建设等申报与审核的手段,改革教学文档管理、教学资料检查、听课评课等教学督导方式,使管理更规范、便捷和有效;利用网络架构校际间师生互动桥梁,促进学校间教师互助成长、学生跨校选课等校校合作管理,加速中高职教学衔接的管理改革进程。因此,通过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可以解决教学管理改革滞后给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所带来的一些矛盾。
(六)探索创建学分银行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推进,建立在终身学习理念之上的“学分银行”管理模式的应用意义越来越明确。关于“学分银行”管理模式的构建,杨黎明、赵宏宇、吴钧等专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笔者认为,在当前管理体制下,高等职业院校探索构建“学分银行”可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微观角度考虑,对某一门课程学习而言,由于教学信息化发展,课堂教学开放性越来越大,就同一门课程,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模块内容特点和个人学习习惯来选择学习方式——面授或网络学习等,那么,用“银行”管理模式来记载学习者的课程学习情况很有必要,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第二,从中观角度看,就是针对某一专业进行试点,通过信息化手段记录学生某专业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完成效果,换算成学分“存储”,在对口升学中使用,解决中、高职及三年制大专与四年制高职本科衔接时可能出现的重复学习问题。第三,从宏观角度探讨,就是社会培训与服务。企业员工等社会学习者由于职业更换、岗位变更、技术技能升级等对学习需求不定时、变化快,针对各类培训对象建立“学分银行”管理模式,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积攒”自己的学分,而当换岗换证需要时可“取出”学分使用,这种灵活、方便、能有效服务学习者的培训体系搭建可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的培训领域,提升其培训管理水平。看来,学分制与“学分银行”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学分银行”管理模式必然建立在学分制的基础之上,这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之一。
参考文献:
[1]王素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王冰.高等学校学分制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1/2):158-160.
[3]李国成.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制约因素和应对策略[J].职业,2012(8):27.
[4]柴福洪,陈年友.高等职业教育名词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93.
[5]张运霞.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比较[J].理论月刊,2005(7):71-73.
[6]杨黎明.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13-14.
[7]赵宇红.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设想[J].成人教育,2012(31):29-32.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