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分析未来美术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8-11-01
简要:作为一名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师, 笔者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担任美术教师, 在执教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学习知识的学生, 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他们让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

  作为一名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师, 笔者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担任美术教师, 在执教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学习知识的学生, 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他们让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在审美、对生活的渴望情感表达层面上有着同样的丰富性, 同时孩子的天真想象力以及细致的观察能够在教学当中被激发出来。同时在与教学环境以及教育人际相适应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困惑, 以及对未来美术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教育实践与研究(B)

  《教育实践与研究(B)》办刊宗旨:着眼于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势,全国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国做好三个服务,即: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中小学教育管理服务。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研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

  一、引言

  古往今来, 美术一直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是在思想、情感上表达和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用优美的艺术形象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理想和生活, 使他们能接受到更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促进他们的思想感情和道德面貌全面地发展, 与此同时, 美术教育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 并且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要求学生美化环境, 保持整洁, 也有利于健康, 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开展。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强调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互动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强调情感体验, 注重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一) 注重新课程改革之后三维目标的应用与贯通。

  在教学过程中, 知识重在“逻辑性”, 是“认识世界”;技能重在“操作性”, 是“改造世界”。知识与技能是有关联的, 纲要重视“打好基础”。另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在一起使用。通过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学生们最终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对教学模式的认识。

  在个人教育以及美术教学当中, 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尤其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 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从教材到学生, 完成岗位适应期

  在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的角色适应理论当中, 他首次将戏剧表演行业当中的角色适应应用到教育以及社会研究领域, 利用角色的概念来阐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身份和行为。所谓的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当中所处的特定地位以及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而本文阐述的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角色及其适应理论。

  最初进入美术教师工作岗位, 站在讲台上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 笔者做了充分的准备, 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 充分挖掘知识点, 并且运用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融入趣味性的语言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力求达到让学生听懂, 听明白的目标。但是毫无悬念这样的教学方式遭遇滑铁卢, 使自己的第一次讲台教育感到非常受挫。明明准备相当充分, 但是几十分钟的课程下来, 一方面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可以讲的, 另一方面很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当中, 始终以教材为核心, 不断研究教材, 找到个人的不足之处, 但是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调整个人的教学策略, 选择先沟通, 后备课的方式, 大胆地抛弃教材上的刻板内容和教学方法, 关注美术的根本教育目标, 通过情感和审美等方面的思考来给学生们讲解。课堂开始变成了从跟孩子们聊天, 讲讲他们自己身边的故事, 然后从中节选一个主题思想进行美术教学, 最后结合教材的方式,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尝试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 大部分孩子都从对美术不感冒, 开始变得喜欢并且深深地迷恋美术。

  四、走出环境不适, 深入了解学生状态

  人职匹配理论是建立在个性心理学以及差异心理学基础上的, 认为每个人无论从个体的结构还是心理状态出发, 适合不同的职业, 人应根据个人的实际状况来寻找不同的职业, 并且在职业当中获得个人的需求和兴趣,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发展个人的潜力。根据霍兰德的个性与职业相匹配的理论, 美术教师这个职业对于个人的性格和知识技能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对学生的了解上面。尤其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 体会到了了解学生的重要性。

  五、关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认识

  美术课程分目标是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一)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认识和理解色彩、空间、外轮廓、明暗等造型特点, 运用对比、平衡、反复、统一、变化等形式, 进行对造型的确定, 从而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 美术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来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二)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在生活中, 仔细观察一些工艺品, 不仅要了解其含义、特征和价值, 更要去深入分析它的设计程序, 善于思考和发现,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去, 创造出更新颖的作品。

  每一个作品都有其材料的特性, 根据自己的创作思维去选择材料, 正确试用作品中需要用到的工具, 制作过程中应当熟练掌握方法, 更要注重思维的创新。培养善于发现, 勤于思考, 不断创新, 积极学习的良好习惯, 与此同时, 也要注重团体合作精神, “人心齐, 泰山移”, 这句话是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的, 要在合作中发展自己, 不断开拓自己。

  (三)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古往今来的美术作品各式各样, 它们的题材、风格以及流派, 都是非常明显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赏析这一方面, 让学生了解到名家作品以及其作品的含义和历史, 这对学生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有非常大的帮助, 同时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鉴赏名家美术作品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欣赏作品, 诸如对作品历史背景的了解、评价以及视觉感受等, 使学生初步形成审美能力。

  (四)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美术分为很多领域, 它们之间的联系对美术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 同时, 眼光放远看,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 在语文书上, 会插入一些绘图,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 毫无疑问地说, 美术学科的教学应当去结合其他学科一起学习,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生活中, 处处能看到一些美术作品, 所以, 美术与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美术与自然、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都是相融的, 它们的结合为美术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六、美术教师的未来发展思考

  根据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外部环境以及教师的个人因素提出了职业生涯循环理论, 并且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分成了八个基本的阶段。在职业生涯的准备期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进入实习和导入阶段, 是最初担任教师的几年, 教师的职业开始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而在个人能力建立阶段, 主要是完善个人的教学技巧, 提升教学效率的阶段。在热心成长阶段, 是教师的职业能力及水平建立之后, 不断追求自我的实现。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 除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外, 还需要爱岗敬业的精神、谦虚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 精湛的教育教学技巧。

  (一) 扎实的专业功底是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素养的基础。

  一是在思想上要树立起“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教育思想理念, 把美术基本功练习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一旦有时间就要进行基本功训练。二是美术教师之间要有适当的交流和探讨, 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教学观念。例如, 组织教研活动, 互相交流在美术基本功训练方面的心得, 并相互取长补短。只有教师自身的基本功扎实了, 才能有效地去教授学生。

  (二) 谦虚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素养的动力。

  常言道:“学到老活到老。”作为一名教师, 不仅要教学生新知, 还要不断地去学习更多专业知识, 从而进一步拓宽自己。所以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 不断与其他教师互相探讨, 为美术教学成效提供强有力的动力。第一, 教师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断阅读美术专业书籍, 从中汲取美术专业的精华知识来提高教学能力。第二, 美术教师要善于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 互相探讨教育经验, 从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要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教研活动, 认真学习借鉴, 从中汲取先进的教学技巧。第三, 教师还应当善于总结, 经常进行对比分析, 取长补短。

  (三) 精湛的美术教学技能技巧是做好美术教育工作的必备技能。

  一堂课成功与否, 在于教师是否能正确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一是可以在美术作品欣赏中培养兴趣, 投影给学生很多以往的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良好的艺术氛围, 能诱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其创新精神, 同时也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三是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 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关键所在。

  七、结语

  在多年的美术教师职业生涯当中, 个人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主要来自于与学生之间的相处以及个人在美术教育方面的, 不墨守成规, 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的教育方式。当然也希望教育部门更加重视美术教师, 通过提供更好的生活支持、心理支持, 帮助美术教师共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来真正实现美术教师的价值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大均, 江椅.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金忠明, 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