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表象性,忽视数学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教育极为不利。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是大势所趋。采用因材施教分层次的教学形式能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在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柳州师专学报》本刊长期以来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弘扬学术为己任,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刊理念。本刊从2008年第一期开始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并重点推出“美学与人类学研究”特色专栏,欢迎专家、学者赐稿。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在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通常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级分化会越来越严重。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同时还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班内分层教学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的分层和对教学内容的分层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一、努力创设有利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很重要,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为了不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的整体优化。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的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的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注重师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信息的反馈,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出好的学习氛围。
二、将全体学生层次化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照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基础层、重点层、拔尖层三个层次:基础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能在教师和拔尖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教材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的习题;重点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这些学生能掌握教材的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拔尖层同学请教;拔尖层是拔尖的优等生,这些学生能掌握教材的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的习题,可以主动帮助和解答重点层、基础层同学的难点,能与基础层的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协商、灵活分层的原则。
教师先向全体学生宣布上述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的认识;之后教师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对自己进行评估,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的结果。这样能使学生既分到合适的层次上,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后,学生可以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对分层进行必要的调整,最终达到基础层逐步解体、重点层和拔尖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三、努力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实施因材施教
1.教学目标的层次化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三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程度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
拔尖层:对这层学生按高考要求进行教学,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点明其内部的联系及相关的规律,把形式的、表面的、零散的知识整合成有机的、缜密的知识体系;结合高考实际,加大数学问题的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并注意重点培养拔尖学生。
重点层:教师要教会这层学生掌握所有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法则等基础知识,为这些学生进入更高的层次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层:对这层学生应立足于课本的知识,注重实效性,教会学生如何听课、如何完成作业、如何复习与小结,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层次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分组教学时,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尽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和小结,又有分层分组的教学、反思和合作探究,还有分层次的各种练习和单独辅导。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前半节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启发式教学,重点解决全班学生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指导基本的学习方法,在这段时间里,拔尖层与重点层的学生能基本掌握新课所学的内容;后半节课要对拔尖层与重点层在简单地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基础层的学生仍然存在困难,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理解巩固基本知识,通过个别辅导了解他们的困难,再讲解指导,使他们达到基本的要求,此时拔尖层和重点层同学思考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若仍有疑难,同样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而基础层无疑难的做课后练习,之后注重培养学习方法,最后课堂上要及时检测、反馈和更正。
3.布置作业的层次化
把学生的作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课上练习,另一类是课后作业。这两大类作业都需要分成基础题和提高题两部分,对不同学生在作业的内容及作业的数量上都要有所区别。基础题着眼于使所有學生达到基本要求,提高题则偏重于概念的深化和理解,注重综合运用和创新,尽量要求一题多解,掌握解题的规律。面向三层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采用不同的作业批改方式:基础层——基础题,易错题,老师当天全批,学生当天改正;重点层——基础题,老师全批全改;拔尖层——基础题,提高题,老师略批作业,学生核对,同层学生互查。作业的处理实行教师批改和学生批改相结合的形式,对各层学生出现的知识性错误,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避免错误长时间积累。
4.评价的层次化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基础层学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对于重点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要指出缺点和不足,又要点明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拔尖层学生应采用竞争性评价,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培养缜密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在充分保护他们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评价。
5.课外辅导的层次化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基础层学生辅导答疑,给拔尖层学生增加拓展练习和提升训练,并及时给予点拨。这样可以进一步使基础层的学生奋发向上,拔尖层的学生充分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四、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学生的分层是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估完成的,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了学生,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觉到轻松自如,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都比較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优化了课堂的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学生的数学成绩必将有一定的提高。
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量变得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方法,必定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是一项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还有待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黄彩仁.浅谈如何通过差异教学实现优化高中数学的相关途径[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1,(23).
[2]吴海涛.差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49).
[3]戚新林.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1).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