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丁真现象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互联网资讯异常发达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然要重视和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课程思政教育的因势利导,将此类现象转化成润物无声的正面教育。在丁真现象中,我们要注重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生态观教育和审美教育。正确挖掘此类互联网衍生现象的价值,是当代青少年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合理利用和关注“丁真”这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网红案例,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对青少年合理地进行引导、演绎,让他们在青少年的人生轨迹中发挥积极、正向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丁真;课程思政;价值;引导策略
朱秀敏; 宋金民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1-06
不久前,一段不到 10 秒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吸粉无数, 视频中的主人公是一位 20 岁的小伙子丁真,家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县下泽通村,这里是中国条件最艰苦、气候最恶劣的地区之一,2020 年 2 月,理塘县才刚刚脱贫。视频中的丁真身着传统的藏族服饰,古朴、单纯,有着野性与甜美的微笑,吸引了社会上不同阶层群体的关注,包括青少年群体。据统计,截至 2015 年 12 月份,我国 25 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总人数已高达 2.87 亿,占到全国青少年总人数的 85.3%。 另据《2016 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统计,2016 年我国的网红人数已超 100 万, 其中大多数为 85 后、90 后、95 后, 甚至 00 后也不在少数。可以说, 类似的丁真现象与当代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 对他们这一群体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资讯异常发达的今天,应当重视和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课程思政教育的因势利导, 将丁真现象转化成润物无声的正面教育。 如何看待此类一夜爆红的“丁真” 现象,正确挖掘此类互联网衍生现象的价值,是当代青少年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注重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
丁真在爆红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放牛娃, 他的一夜走红,凭借的是个人原生态、纯真、健康、善良的形象。 丁真走红后,在接受采访时,他用藏语告诉记者,他很高兴能出名,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名,也不知道有多受欢迎,他很乐意为自己的家乡做宣传,他说:“虽然世界很大,但我仍然更爱我的家乡。 ”丁真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被迫辍学, 他说他想把大家寄给他的书读完。丁真作为“当代网红”中特别的一员,为青少年们释放出的是积极、自强的正向价值,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丁真现象,为我们展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和祖国壮丽山河的美好,为青少年提供了积极向上、乐观自强的典型示范。
青少年尚处在价值观不断变化、形成的阶段,这种懵懂使他们看待事物、 现象时有时不免偏激或片面,严肃、正面、高姿态的课堂讲授或谈话说教很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这些“丁真”们则通过生活化、娱乐化的方式,打动、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些代表正能量的丁真现象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可以起到更新和引导的作用。
青少年的价值认知体系毕竟还不够健全, 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为了避免仅仅依靠互联网上的图像、声音、言语等,成为“脑残粉”,对一些网红表现出狂热的追捧和效仿,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帮助青少年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个体选择各种媒介信息,理解、质疑、评价、创造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1]4。 我们要精心培育青少年的价值观生态系统, 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对互联网上网红们制造的海量信息能够辨别真伪,始终保持冷静、客观和警惕,以宽容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 避免极端和激进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尽可能多地、全面了解事实后,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轻信、不片面、不盲从。习近平同志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2]168 对青少年的成长来说,树立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是第一位的,在生活实践中,要努力发挥像丁真这样正面的网红的示范作用, 培养他们对社会、家庭、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注重对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教育
丁真的走红和他的家乡理塘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地国资委下属的一家国有公司主动与丁真签约,使其成为国企中的一员, 当地文旅部门更是适时将其打造成当地的旅游、文化、公益形象大使,把线上的网红热度和线下的实体文旅及时结合起来。 2020 年 11 月 25 日,旅游宣传片《丁真的世界》在丁真的家乡理塘上线,截至 11 月 30 日,短短 5 天的时间,该正片微博已获得超 54 万次点赞、2.5 万次评论和 7.6 万次转发,引发舆情的广泛关注。丁真在热搜、微博上已经“霸榜”近月余,除了单纯、古朴、甜美的个人形象, 网友们更关注丁真家乡的自然景色和藏族文化。 雄伟的雪山、高原,纯净的冰川、白塔,神秘的寺庙和民族文化,迅速掀起了“理塘热”。 有数据显示,“理塘”的热度从 2020 年 11 月 20 日起开始大涨, 到 2020 年 11 月的最后一周, 搜索量激增了 620%。
丁真的走红与他独特的地域性分不开, 蓝天白云、白马少年、草原雪山、牧牛策马,山野的灵气和纯净的微笑,这些都是独特的地域赋予丁真的,他为青少年展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 更贴近青少年单纯、简单、朴实的内心世界。丁真能够走红,与藏区文化的独特和神秘分不开,丁真走红后,能够为家乡代言,则更有传播效应。丁真的愿望是希望他的小白马在比赛中拿第一, 他没有其他网红们的唇红齿白和精致的妆容,而是真实、淳朴、天然的高原红肤色和些微的皱纹,这更贴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家国情怀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 体现了一个人对家乡、 社会和祖国的归属感、责任感和深情大爱。 宗族观念、家国情怀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留下不同的烙印,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我们绝不能高高在上地对学生进行空洞地说教, 恰好可以利用像丁真这样贴近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案例,组织类似“我爱我的家乡” “比比谁的家乡美”等的专题班会讨论,了解和宣传家乡和民族的风俗文化, 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家乡的变化, 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感悟和共鸣。《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120 爆红的“丁真现象”恰是个体和社会密切相联的完美阐释。 把家国情怀教育具体化、细致化、生活化, 更有助于青少年在心理上和感情上的理解和接纳,从内心深处激发起他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家国情怀才会内化成青少年一生的文化心理密码,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激励他们为家乡和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注重对青少年的生态观教育
丁真的迅速走红,凭借的不仅仅是个体的美,更多的是家乡藏区大自然的生态美, 作为家乡美的旅游形象大使, 爆红的丁真可谓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完美代言人。 丁真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向往,是未被物质生活侵蚀的淳朴,是山水田园的美好,是脱离了功利庸俗的灵性。 在丁真身上,青少年们更能发现自然风景的独特之美。《丁真的世界》为青少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观教育课。继丁真走红并为家乡代言后,新疆昭苏县 70 后副县长贺娇龙也身披红色斗篷,策马踏雪,为当地旅游项目代言,白雪皑皑、美丽壮观的场景也一度登上热搜,网友们直呼“气势如虹”“景美人飒”。 李子柒在乡野山涧、春华秋实的映衬下,将日常生活的本真和传统与田园的诗意完美结合起来, 这种世外桃源的生活方式, 让对物质生活略感倦怠的都市人找到了心灵上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让普通的一日三餐与时序交替带有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意义。丁真、贺娇龙和李子柒们没有什么响亮、高大上的口号,却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画、人的有机结合诠释了中国的生态文化观。这种诠释不是形而上的,而是更切合当前国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不说教、不做作、不刻意、不膨胀,尊重自然山水,尊重生命,才是生态观教育的本真。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选择。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广大青少年自然要从小树立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保护环境、低碳发展、绿色共享、节约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诸多生活理念。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生态观教育方面的课程,也未有此类的教材可供参考,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启发、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享用大自然、享用生活的同时,自觉养成关爱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和觉悟, 而丁真现象的出现和爆红正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素材。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受雪域高原上白马少年带给我们的显性教育, 也可以合理拓展课外实践活动的隐性教育,例如植树造林、参观生态保护基地、废品回收利用、生态环境调研、环保宣传和演讲等,让学生从感性的直观体验中热爱、敬畏生命和自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青少年进行生态观教育,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从他们关注的“丁真现象”等兴趣点做起,引发他们对自然生态的思考和关注,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素质。
四、注重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们自然也不例外,他们对“美”有着天然的好奇和追求,但是这种好奇和追求常常是发自内心、 自觉自愿的。 如何将这种 “美”与真、善有机结合、统一起来,转化为青少年们内在的精神素质,是教育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然要求。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席勒强调“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4]118。 青少年精力旺盛,富有朝气,对美好的事物比较敏感,对喜欢的事物反映强烈,容易接受。无论从内容还是特点来说,审美教育都符合青少年的年龄、个性特征和喜好。 审美不仅仅是对日常生活中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简单、直观的评价,更是一种敬畏、尊重生命的意识和理念。在具体的美育实施过程中,切忌对青少年进行高深莫测的理论灌输,而应该用形象、生动的案例产生随风潜入夜的效果。丁真们“天然去雕饰” 的本真美很容易打动、 感染年龄相当的青少年们,他们讨厌说教,更容易亲近类似的富有感性的榜样。 蔡元培认为“有礼则不可无乐。 礼者,以人定之法,节制其身心,消极者也。 乐者,以自然之美,化感其性灵,积极者也。 礼之德方而智,乐之德圆而神”[5]20。从根本上来说,审美教育其实是一种情感教育,外在美好的事物通过对人们情感和心灵的触动, 使他们产生自觉的积极行为,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审美教育能够帮助教育者把其他形式的教育带动起来, 成为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
五、结语
目前“网红”已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绕不开的话题之一,甚至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和交往方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年龄偏小,社会阅历不深,价值判断能力不强,同时对各种新鲜事物、社会现象充满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和模仿能力, 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网红现象在 00 后为主体的青少年中间有着广泛的传播基础,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成为他们了解大千世界的重要渠道, 也为对他们进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 一定要合理利用和关注青少年这一获取多种信息的重要窗口,将它们开发为第二课堂,发掘丁真这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网红案例, 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合理地进行引导、演绎,让他们在青少年的人生轨迹中发挥积极、正向的影响和作用。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