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思维品质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12-01
简要:[摘 要]读后续写是近年出现的英语写作新题型,它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读后续写教学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指南。基于读后续写和思维品质的相关理

  [摘 要]读后续写是近年出现的英语写作新题型,它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读后续写教学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指南。基于读后续写和思维品质的相关理论,分析思维品质背景下读后续写教学的内涵和策略,并结合读后续写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做进一步的阐述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实例分析表明,教师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裁分析、运用问题链形成写作思路,并给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维品质; 高中英语; 读后续写

  思维品质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

  盘静怡; 李荣太, 教育观察 发表时间:2021-10-21

  20 世纪 90 年代末,王初明最早提出读后续写的写作新形式,鼓励学生通过这种新方法写长文,而 “学伴用随”原则也随之提出,读后续写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1]英语高考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读后续写,它最早被运用于浙江省英语高考书面表达部分。[2]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以此为目标的读后续写这一新型的书面写作题型在其他省份逐渐得到广泛运用。

  王初明指出,读后续写的一些特点是优于其他外语学习任务的,读后续写需要学生同时进行模仿和创造、学习和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效率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4]刘庆思等人提出,读后续写考查学生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能力,包括从阅读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和概括语言特点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表达观点和保持语言内容丰富和饱满的能力,把控语言结构和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等等。[5]然而,当前的读后续写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普遍性问题,如教师对阅读过程中的任务环节设计不合理、学生对文本的感情把握不到位以及学生在续写过程中语言运用单调等,总而言之,学生难以将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结合起来。

  一、思维品质理论研究

  思维品质是指不同个体的智力特征在思维活动中的不同体现,任何一种学科能力都是在思维活动中得以发展的。[3]

  林崇德指出,学生具体学科的能力与其自身所持有的思维品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他认为学生在任何一门学科中展现的能力,都需要在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得到发展,没有思维活动条件的参与,学科能力也无从谈起。[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版) 》指出,思维品质是高中学生接受英语教学应当具备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心智特征上的集中体现,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发现、观察和认识世界,让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事件做出恰当、合理的价值判断。[7]李爱云认为,思维品质是指不同个体的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表现。[8]在完成读后续写任务过程中,学生需要做一些思维难度逐级递增的任务,如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剖析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进而做出价值判断,并依据个人的观点进行创造性表达,最终获得深度的学习体会。

  逻辑性思维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们在表达观点或者阐释事件时会考虑一些关键点,良好的逻辑性思维表现为观点前后的关联性强,不存在矛盾点,段落的上下顺序得当、条理清晰,所用论据能够有效支撑论点,所得结论顺理成章,等等。[9]程晓堂和王建都认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明辨,即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对外部信息的真实性及附着的价值取向做出判断; 而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即能够对知识经验进行重组从而迁移知识用以解决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真实问题和复杂问题。[10-11]

  二、读后续写的理论研究 1985 年,Krashen 首次提出二语习得理论,其核心内容是“输入假说”理论,即向学生增加可理解的、比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略高 的语言知识输入。[12]如果学生所接受的语言知识输入远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会被打击,进而产生挫败感。因此,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读后续写符合此种语言输入的要求,因为写作前的语篇阅读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可理解的输入性语言材料。另一方面,读后续写中阅读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阅读材料的难度不能过高,但需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

  Swain 提出了“输出假说”。他认为,语言的输入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有语言输入而缺少相对应的语言产出,那么学生并不能真正习得第二语言; 学生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语言输出,主动积极地运用第二语言。[13]可理解性的语言产出能给学生带来许多益处: 第一,语言输出的频率越高,语言表达越流畅; 第二,语言输出能加强学生的反思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进步; 第三,语言输出对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语言产出过程中为了适应语言输出的要求,会主动搜索、建构、习得语言知识,从而促进自主有效学习的产生。在读后续写过程中,阅读属于语言的输入环节,而写作作为语言的输出环节,需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也是一个思维创造的过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水平。

  王初明指出,在语言的输入和产出结合的条件下协同效应将会产生,输入和产出结合得越紧密,协同效应就越强,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14-15]学生的听和读的理解技能普遍高于写和说的输出技能,而语言的理解与输出进行互动将会产生外语学习的协同效应。学生通过阅读略微高于自身能力水平的语篇,积累有用的词汇和语言知识点,把理解和产出紧密结合起来,在续写的过程中就能有意识地模仿阅读材料的语言、内容和结构,有意识地运用与阅读材料类似的语言表达观点。

  三、思维品质背景下读后续写教学的内涵和策略

  在新高考背景下,英语高考的写作题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后续写题型充分体现了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新动态: 考生需要阅读 350 词左右的语篇,根据段落开头语( 一句或两句话) 和画线的关键词( 大约十处) 提示完成续写任务; 续写的短文应当与所给语篇在逻辑上衔接合理、在情节和结构上恰当且完整,字数为 150 词左右。[3]读后续写,阅读在先、写作在后。在读后续写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时常忽略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学生思维品质对其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帮助学生培养这三方面的思维品质,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

  ( 一) 把握阅读文本的体裁以及深度研读文本( 逻辑性思维)

  许立新等人指出,学生运用体裁知识分析文本体裁类型能够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16]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标题对体裁进行推测,以不同体裁具备的基本要素为基础,在头脑中形成阅读文本的大致思路框架,进而通过把握阅读文本关键词汇和信息,总结出文本的语言特点,为接下来的续写做准备。同时,教师要准确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以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 二) 问题链辅助形成写作思路( 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链,问题链的设置在逻辑上应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其次,学生根据问题链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基本的写作思路。最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续写。以问题链辅助写作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吴滢指出,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逐一解决问题链上的子问题,能够促使认知图式与文本信息产生互动,从而达到建构文本意义、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的目的。[17] ( 三) 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 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呈现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让各小组根据评分标准,对各自的续写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然后再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自评和互评为各小组提供了分享续写成果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在续写上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续写能力。麦灵等人提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够促使学生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思考文章的写法,加深对文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认识和理解,建构批判性思维。[18]

  四、思维品质背景下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 一) 逻 辑 性 思 维 的 培 养: 把 握 文 本 体 裁类型,深度研读文本

  第一,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三种类型的体裁: 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文本的标题对文本体裁进行推测,以 记 叙 文“Lobster Walking into the Party”为例。第二,教师引导学生指出记叙文包含的六个要素,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信息( 时间、地点和人物) 以及事件发展全过程( 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记叙文的六大要素是 When,Who,Where,Why,What 及 How,简称“5W +1H”。第三,在明确了阅读文本的六大要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厘清阅读文本的人物关系以及故事的明线和暗线。第四,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的逻辑关系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测,为故事续写做好铺垫。

  该环节让学生明确了阅读文本的体裁,并明确了其包含的六大要素,这六大要素相应地形成了六个不同类型的问题,相互串联起来就形成了阅读文本的故事链,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结构。教师通过设置关联记叙文六大要素的六大不同类型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从低阶到高阶的思维活动,包括观察、对比、分析、猜测、归纳、构建、批判、创造等。[19]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度解剖,包括对角色性格、文章层次、故事明线和暗线的分析以及对故事逻辑关系的推理和判断。

  思维导图将人们发散性的思考集中、具体地呈现出来,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加强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组织和创造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20]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思维导图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前期的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解读和分析课文,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认知,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出故事发展的线索,实现深度学习。在前期阅读中形成的线索可以为学生后期续写环节提供语料补充,让学生续写的内容更加充实、合乎逻辑。在后期的续写环节中,思维导图的构建能够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持,指明故事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广度和宽度,厘清写作思路,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 二)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培 养: 以 问 题 链 构 思续写情节

  为了引导学生明确续写的对象和故事情节发展的可能性,教师可以根据题目“Continuation writing between little brother and people present”和开 头 句 “He took a deep breath and walked onto the dance floor”罗列出以下六个问题: 第一,How did the man feel at first? 第 二,How did the man feel a moment later? 第三,Why didn’t he run away immediately? 第四,What would he do on the stage? 第五,What was others’reaction at the party? 第六,What would he say to people off the stage?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上六个问题,其讨论成果将引导他们思考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最后,各小组利用 20 分钟的时间合作续写故事,将故事字数控制在 150 词左右。

  该环节以问题链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明确续写内容,包括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以及情节的发展变化两方面。教师在该环节更多的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例如,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自由发表观点,互相学习和借鉴,创造性地进行故事情节的续写。因此,问题链的设置不仅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

  ( 三)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续写成果的自评与互评

  在续写完成后,小组成员根据评分标准,如表 1 所示,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计算出最终续写得分。在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指导下,学生批判性地看待续写成果,对续写成果的流利性、连贯性、丰富性以及准确性提出相应的批评建议。在课后,学生可以在原本的续写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续写建议进行修正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和批判性的思考,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读后续写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以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小组合作交流可以促进思维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和批判性思维。[21]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解读阅读文本,带领学生从知识记忆、理解和运用的低阶性思维逐步转化为分析、综合和评估的高阶性思维。思维导图和问题链的运用在写作前期对阅读文本的分析以及后期续写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在读后续写的教学中,根据阅读文本和续写的内容通过问题、情境、任务、活动等,有意识、有目 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