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用精炼文字概述某一历史阶段简要情况的能力。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大 革命失败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占了30页。这段历史,各种政治力量斗争错综复杂,历史事件层出不穷,但 另一方面,这段历史线索清楚,因果关系明朗,是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教材,我曾限定300 字让学生概述这段历史,在练习中发现,平时语文成绩好、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就能抓住重点、文字简法、概括 增强;反之,文字拖泥带水,重点不突出、脉络不清楚。
引言
历史高考问答题从90年代开始增加了‘紧扣题意,条理清楚’的要求,每题占1分,共占3分(旧科目 组)。并在标准答案中明确指出:“考生答对问题的全部要点,但有答非所问、条理不清的现象至多得9分( 按:每题10分),遗漏个别知识点,但能按题目要求条理清楚地回答问题仍可得扣题条理分。”91年评分 标准仍有类似要求。92年的第49题、第50题的评分标准有以下说明:“虽以要点记分,但不切题意之处 ,或条理不清扣1分。”在《考试说明》中第10项能力要求更明确提出:“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述 ”。可见,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字表 达能力。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
一、加强历史教材的结构教学,注意教材的层次分析、教材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依据。教材为 各种能力训练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材料,教师要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在文字表述方面,教材提供了结构严谨、文 字精炼、层次清楚的典范,我在讲课中十分重视对教材结构的分析,使学生对本章(节)教材有个大概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层次,选修本第20章的“北宋初期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个子目,首先 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为此文,引导出措施的具体内容,在叙述这些内容时,教材用“第一、第二、第三”这 些序号来逐一说明,显得条理非常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但有些内容的叙述,提细不够醒目、层次不够清楚 ,在教学中也要向学生交侍清楚,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教材能力。如选修本在讲述“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成 长的阻碍”时,由于删掉了旧教材中“清朝的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起来”一段文字,而在子目下面一点却叙述 “清朝前期,在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比明朝增多了……”,使学生不知所云。在 这里,教师要对学生启发和引导,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有了缓慢发展和具体表现,这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文字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用精炼文字概述某一历史阶段简要情况的能力。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大 革命失败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占了30页。这段历史,各种政治力量斗争错综复杂,历史事件层出不穷,但 另一方面,这段历史线索清楚,因果关系明朗,是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教材,我曾限定300 字让学生概述这段历史,在练习中发现,平时语文成绩好、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就能抓住重点、文字简法、概括 增强;反之,文字拖泥带水,重点不突出、脉络不清楚。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反复练习,自然能提高学生的 文字表达能力。
三、向学生讲述典型高考例题,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高考例题答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答题方法和文字 如何表述。例如91年第50题“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 原因和结局。”此题的答案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段落,层次十分清楚。该题涉及到的时间概念有:19世纪 初期,1840年鸦片战争;19世纪中晚期;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后、30年代;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1949年。这是以时间为线索回答问题的例题。再有93年第43题:“简要说明在民主革命 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效果”。此题答案以目中提到的五个历史人 物为线索分为五个段落逐一加以叙述,这是以提问为顺序逐一回答问题的例题。还可以找出许多不同回答问题 方法和划分段落方法的例题让学生学习。
四、通过作业或测试,自拟一些问答题,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同学在作问答 题时存在以下问题:(1)到了“一揽子”叙述,不分段落,层次不清,没有序号(2)不会用“演绎论证法 ”,观点不明确,不会列提纲(3)叙述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逻辑性不强,想起什么答什么,心中无 数不会利用草稿纸拟出答案要点。在练习中对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要及时指出。启发学生如何圆满、准确回答 问题。如果反复训练一定会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考试说明》中的第10项能力要求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问答题是训练学生这种 能力的典型题型,根据这几年的评分要求,明显的可以看这样一种趋势:如果考生不善于文字表达,即使答出 全部知识点也不能得满分。所以历史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