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要优化教师结构,不仅要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的显结构,更要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的潜结构,它对教师队伍的整体功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效果的核心和保证。
关键词:教师结构,要素,标准
引言
本文研究了教师结构的主要理论。教师结构由显结构要素和潜结构要素组成;提出了教师结构“三高”目标,确定了教师结构优化的标准。
教师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状况,包括教师的分布构成、专业构成、教育程度构成、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和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教师结构有个体结构和群体结构之分。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的,合理的教师结构是合理教育结构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师范教育和进行教师培训的依据。合理的教师结构可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研究教师结构的理论可以进一步分析教师结构的科学内涵,明确教师结构的组成要素——显结构要素和潜结构要素,明确各要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确定教师结构优化的标准。对教师结构的理论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从而”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学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教育的发展,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
系统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自然物、人造物和社会形态——都自成体系,并处在一定的系统中,系统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和运动方式,任何系统都由一定的要素组成。教师结构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呢?学校教师结构的要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显结构要素,另一类是潜结构要素。
显结构要素是教师队伍结构中显而易见的,可具体量化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年龄、学历、职务、专业等,它直接显示教师的质量、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基本状况。年龄结构是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和各年龄段教师分布状况,是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活力及其兴衰的标志。年龄结构合理,显示其后继有人,队伍老化或太年轻化都不利于教师结构优化,必然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学历结构指教师队伍的学历及其构成状况。学历结构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教师学历必须达到或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学历不达标,则视为该教师不合格,高学历教师结构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职称结构指教师队伍内部各级职称的组合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它基本反映教师队伍总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专业结构指教师队伍专业的构成及其分布状况。多门类的专业结构则使教师结构合理,单调的专业结构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潜结构要素是教师结构中不可具体量化,但实际存在的重要要素,如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思想素质是指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有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要有爱心、热心、耐心、诚心;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有富有时代特色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感。业务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当代教师应有广博与精深的知识结构,教师应成为纵横相交的T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在横向上,应具备作为信息社会知识阶层和学生学习指导者所必需的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在纵向上,即在教育科学和所教科目方面应具备精深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复合型,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体。一般的,较广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重要的工具性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构成基础层。1—2门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教师知识结构的第二层面,第三层面由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教育问题所必需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构成,教师要能综合运用。这三个层面知识是互相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的。专业知识的真实整合力量体现现在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体现在教师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上。业务素质的另一方面是专业能力,特别强调的是以下几种能力。一是创新能力,“创造”是教师的生命,“创造性”是教师素养的精髓。二是信息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获得信息的能力,即接受、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善于利用信息的能力,即能够利用信息进行正确判断、做出恰当决策的能力。三是教育研究与教育管理的能力。心理素质是指教师胜任教学所必须的心理素质,当代教师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承担的任务繁重,心理素质的优化尤为重要。
教师结构的两大类——显结构要素和潜结构要素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它们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要优化教师结构,不仅要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的显结构,更要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的潜结构,它对教师队伍的整体功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效果的核心和保证。
合理的教师结构可以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种类上均日益无法满足社会对教师队伍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高质量劳动者,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保障国家长远利益,迫切需要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国中小学教师为中小学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更好的发展中小学教育,应建好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我国中小学教师结构的优化目标应该是“高学历、高素质、高效能”的“三高”。在学历结构方面,学历要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专业结构方面,要合理布局,讲究效益,互补优势、提高效能。高素质是指教师个人及整体素质高。高效能是指教师队伍结构能最大发挥其整体效益和效能。教师队伍整体效益主要通过教师队伍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主要表现在:有效地使用学校人力资源,尽可能组织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队伍,为社会提供量多质优的服务,在潜结构方面,要求教师有高素质、好品德、有适合教师工作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气质素质,有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不同教育阶段呈现有区别的教师结构状态,根据教师结构的构成要素我们认为教师结构优化标准如下:
一、高层次的学历结构。高层次的学历为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提供基础性保证。一般而言,高学历教师意味着教师素质高,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就中小学教师而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情决定,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是不高的——小学教师中师(高中)毕业,初中教师师专(专科)毕业,高中教师师范本科(大学本科)毕业。作为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的教师队伍,我们认为,小学教师中6o%以上应达到大专学历,其中相当部分达到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6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其中相当部分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结业水平。高中教师15%一20%具有硕士学位,其中一部分骨干教师有博士学位。
二、最佳的年龄结构。最佳的年龄结构可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不至于队伍青黄不接或队伍太过年轻,从而更有利于教师结构效能的发挥。一般而言,总体结构以各占1/3左右为合理,小学教师可略为偏青,高中教师略偏老。教育论文
三、合理的职称结构。职称结构基本上反映教师队伍总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合理的职称结构能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效能。组成合理的职称结构,需注意从整体素质和效能上把握各层次职位的设置及数量与质量。从总体来看,在理想情况下(教师队伍供需平衡、财政已有足够的保证能力,教师均具备符合规定的学历、年龄结构),根据我国现实教师晋升情况测算,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结构以下表要求较为合适。
四、多门类的专业结构。多门类的专业结构,使专业更丰富,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小学低年级基本实行包班制,每个班级平均由1.5—2名教师负责。小学中年级起配置学科教师,各学科教师均有承担必修课以外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及指导学生兴趣小组、校外活动的义务。中学的学科教师,尤其是生产、科技性课程和体育、艺术性学科,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配置,使这些课程教学的专业水平得到保证。
五、多元化的来源结构。教师来源多元化可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发挥教师队伍整体效能。要改变教师都是师范院校培养的这种格局,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开辟新的师资来源渠道,不管何种院校毕业的学生,只要其有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当教师。我国中小学教师一直以来都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拓宽中小学教师来源,使中小学教师队伍有新的面貌,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