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发表论文论如何将网络运用到教学环境中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4-06-09
简要:论文摘要:网络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的自主学习。那么,学习者自身就应增强主体意识,选择自己的学习难度、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元认知在学习者的学

  论文摘要:网络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的自主学习。那么,学习者自身就应增强主体意识,选择自己的学习难度、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元认知在学习者的学习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学习者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实践时,应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日常学习中,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匹配不同的学习策略,加强元认知技能训练。

  关键词: 网络教育,创造思维,创新精神

  引言

  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突破常规、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网络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的自主学习,网络教育本身的特点,就是以个体主动学习为出发点的,表现出明显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因此,探讨两者的共同性和相关性,以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条件为依据,设计网络学习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学习者高效、快速的学习。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与网络教育个性化;网络学习中元认知能力培养以加强学习的自我管理;网络协同学习与网络教育交互作用。

  一、 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与网络教育个性化

  人的认知有两个既独立又联系的基本代码或符号系统负责处理:即言语系统和非言语系统。因此两个系统是通过词和像关联起来的。人们在处理信息时,两个系统同时存在于加工过程中。人的思维活动包括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一系列的有目的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需要产生新的程序问题解决叫做创造性问题解决,使用现有程序的问 题解决叫做常规性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的思维中,我们可以使用许多加工方法。推理是人的一种认知能力,利用各方面的信息对所要理解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得出新的信息或新的理解,即从已知或假设的事实引出结论。 问题作为科学发现的出发点,从而伸发出一系列的想象或假设,促你思考、叫你寻根究底。问题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能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是科学进步的标志。科学应被看成是从问题到问题而进步的,随着这种进步,问题的深度也随之加深。科学从问题开始,并通过问题的转移而进步的模式给人以启迪,从而有所发现、建构出新的理论。可以说,问题就是科学的血液,就是科学的生命。

  利用网络设置及相关软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并帮助学生推理、比较、鉴别和分析。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励其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要以学生 “ 能够 ” 和 “ 需要 ” 为前提,问题的设计,一要指向明确,二要难度适宜,三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四要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有内在的启发性。

  教学中时时把握网络教育的个性化特点和网络优势,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献和网址,向学生介绍学术前沿。鼓励学生建立逆向求异思维的思考方法,实现求异式思维与求同式思维的统一。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能自己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入学习的 “ 随心所欲 ” 状态。学习贵在创新,知识贵在探索。在网络学习中,学生构筑知识网络结构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把知识按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进行系统整合,注重知识体系的有序性与完整性,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体系,又可以提高学生整合、处理知识和交互信息的能力。

  教育个性化是教育现代化思潮的重要体现,网络教育的个性化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里借鉴日本教育的个性目标,目标原则具体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提出教育必须以维护个人尊严和尊重个性为基础,培养学生对于自由的增加而带来的更加重的责任具有承受的能力; ② 必须重视学生 “ 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的培养; ③ 必须改善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环境条件,努力使教育环境 “ 人性化 ” ; ④ 扩大教育选择的自由,增加 “ 教育选择机会 ” 。 在网络教育个性化方面,以往人们所关注的是学习者智力和已有知识的差异(认知),成就动机及其相应的个性特征(情感)很少研究。影响学习者意志行动方面的因素 —— 学习风格。所谓学习风格,即指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学习倾向,由于它经常被个体所使用或表现出来,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构成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学习风格在网络教育的环境设计而言,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习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二是学习者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前者对于网络教育而言是很容易达到的。我们重点是讨论后者,我们认为网络教育中要达到教育个性化的效果,就是要根据学习风格的有关理论要求,设计一个系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风格,达到 “ 随心所欲 ” 的学习状态。为此,在系统的设计中应包括四个部分:诊断、计划、教学与评价。诊断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其中包括学习者发展的特征、学习风格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通常学习风格是诊断中最易忽视的因素,但它却最重要,因为它直接参与学习之中并监控着整个学习过程。学习风格的诊断内容主要包括以上所述的三个层面五个部分,一是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部分:知觉风格、信息加工风格(同时加工与继时加工)、记忆风格(趋同与趋异)、思维风格(分析与综合、发散与集中)、解决问题风格(深思与冲动)。二是学习风格的情感要素部分:理性水平、成就与动机、焦虑等。三是学习风格的意志行动要素:学习坚持性、积极性、动脑与动手、保守与创新等。这三部分组成学习风格的心理层面。四是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对学习时间的选择、对视、听、动感的偏爱、学习外部环境的安静与否等。这部分为学习风格的生理层面。五是学习风格的社会性要素:独立学习与结合学习、竞争与合作。可以设计一些问卷于系统环境中,让学习者在进入实际学习内容之前进行回答而实现。计划就是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倾向以后,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明确自己那些要学,那些是自己学习的难点、疑点,自己准备怎样学,等等基本问题在脑中有一个清晰的 “ 心灵地图 ”。这点可以通过老师的提示窗口,给学习者以提示。教学是通过前面的两个环节之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诊断结果与学习计划,选择情景、内容和方法进行学习,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一个阶段结束之后,要给学习者一个信息反馈,对其学习效果有一个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计算机软件给出,也可是学习者发出电子请求,由教师或同学给出。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为我们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从而为我们的思维开辟新的路径。必须明确,发展个性,提倡自由根本不同于放纵、不负责任、无纪律、无秩序,一方面要享受自由,一方面又必须为自由尽自己的义务,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网络学习中元认知能力培养以加强学习的自我管理

  既然,网络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的自主学习。那么,学习者自身就应增强主体意识,选择自己的学习难度、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元认知在学习者的学习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学习者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实践时,应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日常学习中,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匹配不同的学习策略,加强元认知技能训练。

  (1) 提升元认知自我调节能力

  元认知自我调节简而言之,就是指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过程的认知、调节与监控。其基本的假设是,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预期结果、思维过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能清楚地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么就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个善于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较好地激活背景知识,集中注意学习材料的有关信息并对材料进行推论

  因此,学习者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实践时,应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元认知自我调节的能力培养贯穿于日常学习中,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匹配不同的学习策略,同时加强元认知技能训练。

  (2)提升信息素养能力

  根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教育技术专家和计算机教育专家的意见,最能体现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这种与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有关的知识可以简称之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相应的能力可以简称之为“信息素养能力”。

  这种知识与能力即是信息素养水平高低和信息素质优劣的具体表现,又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学习者应该不断的培养自己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克服认知负荷。

  (3)自我约束能力培养

  自我约束能力亦是影响认知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无关信息如果使学习者产生兴趣,而学习者又不能及时的跳转回主要目标,就会导致认知资源的浪费,短时记忆中存储上一些无关信息,影响对主要目标的学习。在相应的时间内关注最需关注的信息,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好认知资源和认知容量,完成对目标的学习。因此,学习者应注意培养自己的毅力和对锻炼高效的学习,不被“冗余信息”所左右。

  三、网络协同学习与网络教育交互作用

  由于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强调对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以及强调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学,更由于建构主义的主导地位,致使我们当网络教育出现以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究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上了。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是网络教育本身所具有一大优势,能较好的使学习者处于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中其中有个知识构建团体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与他人,与外界的环境,与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团体中,相互作用、相互构建产生的。在这样的一种教与学的环境中,学习者参与知识的传播,他们在教师帮助设定的目标、指向自己的问题并监控自己的理解,运用可得的资源设计获取知识的环境。在这种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通过建设性的争论,推测、质疑、批评、摆出证据来学习。在这种知识构建团体的学习构想中,学习者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更加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网络空间本身是虚拟的,教师与学生不在一个物理空间,如果教师不主动与学生接近,学生就会缺乏归属感,这样对于学生学业的完成会起到阻碍作用。网络教育须更加重视协同式学习和网上的人文关怀,教师须有很强的责任感。在网络课堂上教师会通过学生发言、小组讨论、学生提问等多种互动形式,不断刺激学生,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尽管教师学生相互看不到表情,也没有眼神的交流和情感沟通,但学生一进入自己的学习空间就会觉得备受关注,所以营造良好的网上教学的人文氛围非常重要。网络课堂应要求用实名登录,这样教师对于学生的参与率能够了如指掌,同时通过形成性考试来提高学生上网的自觉性。网络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的隐秘性很强,没有与教师面对面的紧张感,因而教师的教学设计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住学生,是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条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自律精神、自主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网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有效发挥交互作用,依据交互的对象、内容以及知识的获取方式,交互划分为人际交互、与学习系统交互和自我交互。人际交互通常是指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它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交互方式。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交互也包括学习者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存取学习材料和沟通教育者与学习者、学习者相互之间的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这种交互我们称为与学习系统的交互。知识的获取总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或重构产生的,它总是与个人内心思维反应联系在一起,因此称为自我交互。基于网络的人际交互有利于协作学习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和经验,使个人的知识水平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这种交互也会促进个人认知活动能力提高,影响和改变自我观念,使学生产生相应的自我评价,这样就会逐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及学习的动力。自我交互是学习者个人内部的心理反应,是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和深化,使其对所学内容不仅从表面上了解,而且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加工和处理。基于网络的学习中,虽然人际交互的渠道和频率增多,但自我交互才是掌握知识的最重要活动,是知识获取的内因,它有助于将新的知识和经历,与已存在的知识结构整合起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与学习系统的交互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与学习软件、学习资源库之间双向交流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相互链接的技术,学习者与机器交互。这种交互形式通常是操作----反应过程,它包括窗口的点击、反馈信息等。网络教学中的交互具有以下的特点:

  (1)交互的多维性

  基于网络的交互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网络中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采用个别化学习方式的自交互(与内容的交互)进行学习;也可以采用多向互动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2)交互的多向性

  从学习者的角度,交互的通路呈现多向性。基于网络的学习可以以网络课程或者是某个信息资源站点作为学习的主线和信息获取主要来源,也可以向在线专家请教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与教师和学习伙伴协作学习共同探讨,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独自探索。

  (3)交互对象的多样性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交互通常是学习者和教师直接交流。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面对的交互对象可以是教师、专家、其他学习者以及网络访问者,交互者之间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道德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交互内容的丰富性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程;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选择学习资源;可以就学习内容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参与各种议题的讨论。交互双方采用的媒体信息可以是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这不同于课堂教学中语言交互、形体语言交互。

  (5)交互的主动性

  网络中的教学过程应坚持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以“学”为中心赋予学习者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学习进程、方式、学习内容基本是由学习者决定的,学习者往往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与交互,这是完全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的。

  在网络教学中,只有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才能让学习者在交互中掌握主动权。为了使学习者具有学习的主动地位,就必须使学习者能够选择自己认为相关或有用的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习的时间、过程和空间具有更多的支配权,能够方便地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测试,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总之,网络有着自己的突出特点,对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这种教育对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批判能力及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谭顶良 . 《学习风格论》 [M]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2、 南国农 , 李运林 . 《教育传播学 . 》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3、 马时来 《计算及网络使用教程》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七月第三次印刷

  4、 高金岭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5、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