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恒湿恒氧是比较理想的建筑居住环境条件,本文对恒温恒湿恒氧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探讨恒温恒湿恒氧技术中的一些误区。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季刊)创刊于2009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登记注册,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1.1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N2)约占78%,氧(0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氦He、氖Ne、氩Ar、氪 Kr、氙Xe、氡Rn),二氧化碳(C02)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例如臭氧(03)、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02)、水蒸气( H20)等。
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汽等,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
由空气成分的构成分析可知,把室外空气送入房间时,进入的不仅仅是空气中的氧气,而是把空气中的过多的其他成分也送了进去,例如氮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1.2室内空气质量验收标准是什么
2003年3月1日开始执行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指出对于住宅和办公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为22-28度,冬季采暖温度为16-24度。夏季空调室内相对湿度为40-80%,冬季采暖室内相对湿度为30-60%。夏季空调室内空气流速为0.3m/s,冬季采暖室内空气流速为0.2m/s.新风量大于等于30m3/h.人,二氧化碳日平均值小于0.01%,甲醛1小时平均值小于0.1mg/m3,甲苯1小时平均值小于0.2mg/m3,其他室内空气参数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氨、臭氧、甲醛、苯、二甲苯、苯丙芘、可吸入颗粒物( PM10)、总挥发性有机物、菌落数、放射性参数为氡222等均有明确要求。
201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一些调整,对于像住宅这样的一类民用建筑,以及像办公楼这样的二类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参数分别作了要求,例如对于一类民用建筑甲醛1.小时平均值小于0.08mg/m3,二类民用建筑甲醛1小时平均值小于 0.1mg/m3。该规范指出,对于公共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新风量等应遵循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指出,对于办公室夏季空调室内温度计算参数为25度,冬季空调采暖室内温度计算参数为20度。夏季空调室内相对湿度为40-65%,冬季空调采暖室内相对湿度为30-60%。夏季空调室内空气流速为0.15 -0.3m/s,冬季采暖室内空气流速为0.1-0.2m/s对于办公室新风量为30m3/h.人,对于五星级酒店客房新风量为50m3/h.人。
201f年8月1日开始实行的《住宅设计规范》指出,卧式、起居室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6度,冬季采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8度,对于没有集中新风供应的住宅新风换气宜为1次/h。甲醛浓度小于0.08mg/m3,苯浓度小于0.09mg/m3,对于TVOC、氡等浓度也有相应规定。白天卧室噪声不应大于45Dba,夜间卧室噪声不应大于37dBA。
从上述各标准可以看出,如果开发商所建的住宅或写字楼及其他建筑室内空气各参数没有达到标准规定时,实际上买房人是不能验收通过的。也可以理解成不论是开发商或是买房人均要依据上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建房或验房。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思考,即开发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建筑是开发商应有的素质和基本要求,但现在的市场上却恰恰看到的是开发商把建筑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参数,例如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应供应的新风量等当成了卖点,这必须引起买房人的足够重视,也应引起开发商的深度反思。
1.3市场上常见的恒温恒湿恒氧高科级住宅的宣传
从北京到南京,从山东到山西,从西北到西南,从东南到东北,在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恒温、恒湿、恒氧的所谓高端住宅。此类住宅一般的宣传词类似如下:低碳概念已进入住宅领域,室内终年20-26度的恒温、40-60%的恒湿、1小时更换一次室内空气的恒氧,有的甚至会说再加上智能化家居系统,上班时间也可以遥控开关家里煤气阀门,电饭锅等。
有的宣传词作了更多一点解释,例如南方某恒温恒湿恒氧住宅并宣传为室内温度恒定保持在20 - 26℃,没有严寒酷暑,生活中不再需要空调暖气;室内湿度常年维持在30-70%,没有黄梅天困扰,有效减轻老人关节疼痛,让人既能欣赏一线江景又可以不受江边潮气影响;24小时持续置换新风,空气中饱含鲜氧,二手烟不再对家人构成危害,生活也就时刻新鲜;隔音低噪设计,始终控制室内最佳环境声级,营造出了属于个人的宁静世界。科技的发展已让人们超前20年入住未来,生活充满健康。
许多恒温恒湿恒氧高科技住宅甚至获得了多个奖项,例如当代MOMA(北京)被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为“2006年世界七大建筑工程奇迹”,且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有的开发商为了打造所谓名符其实的恒温恒湿恒氧高科技住宅,不惜重金请国外机构做相关设计,例如当代节能置业请国际知名建筑大师主持了当代MOMA全过程的设计工作;奥地利建筑事务集团是当代节能置业固定的合作伙伴,MOMA万万树二期、上地MOMA 和万国城MOMA(长沙)项目均由该机构主持设计。
1.4湿恒氧高科级住宅的质疑
恒温恒湿恒氧住宅自从概念一提出,就得到各方的不断质疑,实际运行中恒温恒湿恒氧高科技住宅却有很多问题已引起国内同行和媒体的关注,认为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好,也不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几大媒体2006年观点:别拿恒温恒湿误导市场
2006年《华夏时报》报道,“恒温恒湿”这个技术不是非常成熟,如果一旦管道在混凝土里发生漏水的话,就要把楼板凿开,非常麻烦。而且哪一段破损还不太清楚。《北京晨报》报道,恒温恒湿技术是用一层交接的顶板和二层的交接的顶板做水管,提供恒定的水温,来保证冬天的采暖。按照科学原理,冷空气往下沉,热空气向上飘移,地下室采暖保证不了。整个空气调节的温度也很差,很不科学。《中国建设报》报道,某些写字楼中的白领患有空调病,是因为人体的免疫力跟外界的变化不适应。而恒温恒湿技术应该比现在正常的空调系统更精密,相对来讲,能使室内跟室外的环境差别更大一点,所以对于人们的适应性和免疫力考验就更大!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观点:恒温恒湿不节能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指出,如果简单地堆砌“节能技术”,而忽视了对技术的鉴别选择和科学的运行管理,建筑物的实际运行能耗很难真正降低,很多情况下还会大大增.加。报告援引了北京某新建住宅项目作为例证,该住宅项目采用了高效率的中央空调,实行“全时间、全空间”的恒温恒湿控制,被誉为建筑节能的典型案例。但实际上,该住宅项目夏季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能耗为传统空调能耗平均值的8倍。报告指出恒温恒湿环境既不利于建筑节能,也不利于满足居住者的健康、舒适、便利的生活要求。26C并非夏季空调温度舒适范围的上限,而是下限。将空调温度设定为不低于260C,反而有利于保证室内人员的健康,减少“空调病”。而且,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可达到29qC以上。
2010年1 1月1日多家媒体网站发布的解密绿色建筑“金字招牌”真相观点:恒温恒湿恒氧住宅能耗高
2010年11月1日凤凰网、搜狐财经等多个知名网站发布了解密绿色建筑“金字招牌”真相文章,在文章中指出当代MOMA,这个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建筑并非想象中舒适和节能。为了保证恒温恒湿状态,此建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在10月份既不需要空调制冷也不需要暖气的季节,该建筑依然需要通过全天候采取制冷、采暖系统和置换式新风系统才能达到普通建筑“开开窗”的效果,能耗浪费可想而知。
1.5买房人怎么办不要被不切实际广告欺骗
作为买房人不要被不切实际的广告欺骗。例如有些楼书上或销售人员说他们的科技住宅可以让人不在家时遥控打开煤气阀,的确智能化发展可以遥控打开煤气阀,但如果没有核查其他措施你就这么买了房子,那么会有无穷后患。例如你要确定真的遥控打开煤气阀,是否应该在这之前遥控打开排风扇呢?前提还要是你离开家前已放好了水,盖了锅盖等等。否则就会出现如下长春住宅小区的问题。2012年8月9日下午14时26分,长春市绿园区民生家园20栋一楼道内弥漫浓重的煤气味,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绿园大队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对楼道内的住户_二一进行排查,最终锁定煤气味来源于二楼的一住户家中。但这户居民并未在家,为了避免给居民造成大的损失,消防员利用二节拉梯攀登到二楼,通过窗户进入室内。进入室内的消防员,立即找到煤气阀门并关闭,然后将门窗打开通风。
应该学习相关规范
作为买房人应该学习相关规范,目前国家已出台多个规范,例如室内空气质量规范,室外环境噪声规范等等,前边已讲过室内空气质量验收标准在10年前就规定了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以及甲苯、甲醛等控制参数。新的住宅设计规范中也对新风量、房间噪声、采光系数等有了更明确要求,例如面积为 100m2,层高为2.5m的住宅,如果不是集中送新风,则要求室内的新风量宜为250m3/h,如果是一家三口人,则每人应达到的新风量平均为83m3 /h,显然超过了现在很多开发商宣传的为了保证恒氧,而提供每人50m3/h的新风。只有知道了这些内容,才知道现在开发商宣传的很多是规范中的要求,有些甚至对规范中的要求并没有达到或宣传。
不要被多个恒字欺骗
作为买房人不要被多个恒字欺骗,现在开发商为了竞争有优势,不是重点考虑如何从实际上如何降低买房人购房成本和运行费用,而是攀比谁家提出的恒字多,例如某开发商刚提出恒温恒湿恒氧三恒科持技住宅,就有开发商提出恒温恒湿恒氧恒洁净四恒科持技住宅,然后又有开发商会提出恒温恒湿恒氧恒洁净恒低噪声五恒科持技住宅,之后又有开发商会提出恒温恒湿恒氧恒洁净恒低造成恒采光系数六恒科持技住宅,如果此风不刹住,就会出现依据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各指标要求提出1 0恒甚至更多恒科技住宅。
作为买房人实际上只需要关心房价是多少,住房是否达到国家相关验收标准,例如室内的噪声是否达到了要求,开发商提供的窗户是否达到了隔声、隔热等要求,未来的物业费是多少(包括空调费、采暖费、电梯费、卫生费、水费单价、电费单价、燃气费单价等是多少)。
了解一些常见的恒温恒湿恒氧技术
作为买房人应了解一些常见的恒温恒湿恒氧技术,目前常见的恒温恒湿恒氧技术,通常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和顶棚辐射等系统,宣传中一般会写这样的技术从地下常温层中提取能量,再由顶棚辐射的科技方式传导至室内,可以保证各个角落的室温均匀分布,且无吹风感。但很少有宣传实事求是的说这样的系统要把能量从地下约100m的土壤中与室内进行交换,需要相关水泵不断运行,从而比分体空调等多消耗部分能量。再比如开发商宣传恒温恒湿恒氧外墙保温温系统,以先进环保的节能方式实现室内适温,有效解决了空调综合症,但很少有宣传实事求是的说就算上不是恒温恒湿恒氧房间也需要同样的外墙保温。有些开发商会对的恒温恒湿恒氧技术进行过分宣传,例如某家地产宣传说在长三角地区规模化开发了大面积的科技节能住宅小区,节能效果每平方米/年可以节煤32.6公斤,减排二氧化碳 90公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1.6公斤,相当于可以节能量约为5000万KW.h/年,C02减排量约5万吨/年。如果买房人了解了相关恒湿恒湿恒氧技术和一些常规住宅的能耗就会知道在长三角地区,恒温恒湿恒氧住宅并不能比普通住宅一平米一年节约32.6公斤煤。就算上不了解这些技术,反问一下售楼人员,既然这么节能,那么每个月的空调、采暖费应该交多少钱呢,一比较就会发现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一点儿。
掌握相关合同技巧
作为买房人应该掌握相关合同技巧,应要求开发商在售楼书中明确写明未来交房的标准名称以及相关的标准指标,这样在验收房屋时就有了依据,也知道了开发商宣传资料中哪些是满足国家标准的,哪些是超越国家标准的,哪些是有意隐瞒而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
1.6开发商怎么建
作为开发商,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切实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件事,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实事求是的列明所开发的房屋哪些是满足国家标准的,哪些是超过了国家标准的。例如通常所说的恒温20-26度,作为开发商应该告诉客户,在冬季肯定不能达到26度,否则室内太热了,那么每个月室内温度是多少呢,如果开发商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想到在成都地区,3月份室外温度适宜,室内不用恒温,而是随室外温度波动而波动,但这样空调不开,业主不用交空调费。对于室外温度合适,但空气不好时,物业会要求业主关掉窗户,而通过新风系统的净化过滤把干净空气送入房间,但带来的问题是由于窗户关闭室内热量散不出去,所以要开空调,要浪费一些能源,需要业主多交电费等等,开发商如果把上述情况真实的告诉买房人,未来就会少些争论,也会让买房人有个明确的判断,是否愿意购买此房。
1.7卖房人怎么谈
作为开发商的销售人员,更应该站在客户角度,而不是一味的通过花言巧语让客户下决心买此房。而应该实事求是的把买此房的好处、缺点等等一并告诉客户,让客户决定是否买。例如有些开发商把恒温恒湿恒氧住宅楼板和地板均布置了不保温的可以同时本层住宅、上层住宅、下一层住宅供冷供热的冷、热辐射板,作为售楼人员应该客观的告诉客户,这种房子室内温度很难或无法由自己根据需要控制,例如夏季楼上要控制成24度,楼下要控制24度,本层要控制成25度,作为楼上、楼下控制是要多供冷水,但本层是要少供冷水。而本层的楼板和地板也要负担上层和下层的空调,因而陷入了控制逻辑的矛盾。这些应该给客户讲清楚。例如很多售楼人员无法回答一个月到底应交多少空调费、采暖费,以及为什么要交这么多空调费和采暖费,这是目前开发商销售人员应该急需提高的地方。
结语:
本文针对恒温恒湿恒氧建筑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从市场调研、媒体报道,专家观点等各方面给读者进行了分析,尤其是从买房人、开发商、售楼人员应共同关注的内容,从不同侧面进行了剖析。旨在引起各位同行的深度思考,切实做到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共赢。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