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决定了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要充分发掘自身价值理性,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全面、深入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社会主义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政治方向、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强化高校教师育人职责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课思政建设理性思维。
本文源自《城镇建设》 > 2020年25期《城镇建设》杂志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建筑期刊。本杂志定位于县、镇、村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中央级优秀学术期刊。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课;思政
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多阶段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善抓关键因素,做到有核心有重点。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守好高校思政教学这一责任田,强化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让各类学科和谐共进,共同为建立学生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服务。
1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
课程思政是近年我国高等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大学所有课程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实现所有大学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这一重大理念有利于坚守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海市自2014年开始探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拓展,2017年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多数高校建立了思政必修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相结合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为我国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课程思政已成为我国建设大学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和《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都提到了“课程思政”的理念,都要求发掘其他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的工作要点之一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推出一批示范课、教学名师和研究中心,全面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工商管理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应积极探索运用课程思想的理念与方法,与高校思政课同向同行,助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1]。
2课程设置的体系性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从学科的整体把握,从思想政治教育全局出发,避开以往的“孤岛”误区,找准全人教育和专业成才的共性,从而建立起稳固的体系。一是纵向构建立体课程体系。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顶层设计和框架的搭建问题。课程思政的课程设置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搭建起立体的课程体系。二是横向构建多维协同课程体系。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我们要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多维协同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大多是以“必修课”、“公共课”出现,构建多维协同课程体系要理清思政课程的站位,让其他课程的教师也要重视起来,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资源互换,共同为国家“立德树人”[2]。
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下的重要一环,也是各专业课教师传道授业的蓝本。课程思政因其独有的课程属性要求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具有科学性,做到专业知识学习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一是教学内容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遵循。高校的理论课程教学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高校学生搭建课程思政课程学习内容基本框架。同时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过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史融入到课程中,培养高校学生继承革命意志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二是在课程思政这一系统工程中,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框架下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学内容的设定需要坚持利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
3工商管理专业课思政建设理性思维分析
3.1辩证思维
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关系管理实践是管理理论的来源与基础。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分析管理与管理实践,去探讨管理理论的一般与抽象的关系,去思考作为管理对象的主体与组织客体的关系,对管理实践的描述、管理问题的分析、管理理论的总结与归纳都应该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
3.2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就是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管理发展的规律管理中的经验主义就是对企业管理中经验的历史总结,总结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为未来企业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该学派以总结企业历史经验为主要任务,总结出一些适于高层管理和创新工作的组织结构总结出集权职能结构类型,并对其适合的企业类型进行分析,组织设计、组织管理都应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管理特点、管理环境,过去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3.3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是以怀疑乃至否定为前提,没有怀疑就不会对传统思维模式或思维体系进行反思与批判,创新思维是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
维的有机统一,发散性思维具有开放性特点,它有助于对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与观察,从而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从创新课堂实践着手,在课堂活动上尝试引用事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彻底告别单调乏味的知识讲授方式,使课堂充满趣味,不断激发学生们参与热情,让大学生有更多思考的动力。
3.4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不仅指企业经营活动内容、方向以及方式的选择要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而且强调企业活动目标的确定要同时考虑期望达到的状况与水平以及目标活动中可以接受的不利结果的范围和程度。企业在组织任何活动的过程中都不仅会遇到希望达到的有利结果,而且可能会面对主观不利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并限定不利情况可以允许的范围和程度。超过这个范围、程度,就要对企业目标活动进行调整[3]。
4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分析
4.1不断挖掘课程思政体系的育人元素
首先,工商管理院校可以根据相关红色作品开展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来探析作品背后的历史内涵以及红色文化。在介绍完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红色文化作品,并寻找打动自己的地方。其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不能依靠单一的学科进行,要融合多个管理形式共同进行,通过多种视角将我国传统文化、爱国文化等优秀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确直观地接受德育教育。最后,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充实自身,在保证专业知识足够的情况下多汲取一些思政知识,这样才能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教育[4]。
4.2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关联,利用思政教育的语境全面地讲述工商管理与思政的相关内容。需要教师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科学地制定相关管理机制,有效地完善课程设计,加强工商管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性,不断丰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将思政的真实内涵融入专业课程当中,打造新时代课程。
4.3加强国情教育
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属性和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加强现实国情教育。财政学是经济学的分支,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公共分配活动及其规律性,培养目标是向具有公共属性的社会组织或其他组织具有公共性质的岗位输送人才。因此,学习研究的实验室和事业舞台即社会。这就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理解中国,而且要特别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现实问题,研究社会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加强现实国情教育又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通过每一门工商管理理论课程的传授和浸润,通过每一门实践课程的训练和熏陶,着力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塑造涵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踏实作风,增进学生对国家制度和改革发展成就的理性认同,激发学生强烈的热爱国家、经国济世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培养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4.4强化法治意识
强化法治意识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之一。树立法治意识,就是要培育法治理念,建立法律信仰,维护法律尊严,严格法律遵从,让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加强法治教育,培育法治意识,可以通过三个层次课程教学实现。第一层次是培养学法守法好公民的法治教育。这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必修课教学及学生自学实现的。第二层次是培养经济管理优秀人才的法治教育。这要通过《经济法》和一系列相关课程实现。第三层次是培养公共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法治教育。
4.5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以文化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高校每一门课对大学生思想信念的引领与培育。这就对管理学课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来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可采用案例教学法。管理学所对应的社会属性较强,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来诠释管理学的内容,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如华为在应对美国对其产品的制裁中,一直在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在全球范围设立研发中心,高薪聘请科学家,形成强大的科技人才储备,在逆势中提升了自己的实力。此案例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管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华为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对我国科技进步的信心。
第二,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在课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可以适当地和我国经济形势、政策环境等结合起来,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对知识进行整理并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应矫正学生的思想偏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第三,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把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来临,各种社会思潮泛滥,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前所未有,给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都落在思政课上,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提出大思政理念,建构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是我国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大教学改革战略。管理学课程作为培育未来管理者的课程,其课程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铸魂育人,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其爱党、爱国、爱民情怀,使其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张海燕,张银银.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4):158-160.
[3]谢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N].人民日报,2019-09-09.
[4]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5]卓宏明,蒋仲仁.“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高职专业课教学改革[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9,31(4):107-111.
[6]沈田青.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以师范生职业道德培育为例[J]. 新乡学院学报, 2019, 36(2): 73-76.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