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社科论文范文儒家文化对爱国敬业价值观的意义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6-08-18
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是一篇社科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儒家文化对爱国敬业价值观的意义。

社科论文范文

  摘要:儒家传统文化内含着“爱国”的质朴民族情愫、“敬业”的忠勤理性道义、“诚信”的至上处世准则和“友善”的惠助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丰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忘却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古为今用,底蕴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基于国情现实对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具有丰厚的儒家文化底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P16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西方学说固然重要,但传承民族文化更为根本。儒家文化中关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精华,已超越历史空间的界限,成为滋养现代文明的丰沃土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忘却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一、儒家文化内含“爱国”的质朴民族情愫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其中,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是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一,即源自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集中表现为仁义道德、礼乐制度,经历代学者倡推、承袭补缀,上下几千年传承不断,以至于今日。其所倡导的“忠孝”观,衍伸到政治领域就是“忠君爱国”,是中华民族爱国思想的源本。孔子宣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足见他维护周王一统天下、反对诸侯王君的态度。孔子在讲到“礼”与“仁”的关系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其所讲的“礼”即“周礼”。孔子对周礼的维护寄予了他期望周国天下统一安定的愿望。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礼”思想,在回答梁惠王“天下恶乎定”的疑问时,答曰“定于一”,即统一成一个国家。孟子对春秋以来诸侯争战的状况极为忧虑,企盼有王者出现而一统天下。针对“孰能一之”的疑问,孟子答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不嗜杀”就是反对暴力、暴君,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和“王道”来统一。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孔孟所倡导的大一统思想,认为国家政治上应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应高度集中。其中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衡量人是否爱国的标尺之一。时至今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思想源自于儒家文化,但又不受儒家文化的局限,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纵观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历程,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推翻封建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再到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自由和文明进步的追求一刻也没有停止。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孔孟所倡导的“忠君爱国”思想中的“君”“王”早已被人民所取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吸取儒家文化思想的精华,去除其糟粕,把爱国主义的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2](P53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爱国主义的养分,强调要引导人民树立并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儒家文化所内含的“爱国”质朴民族情愫,具有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就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骨气”和“底气”。

  二、儒家伦理充盈“敬业”的忠勤理性道义

  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敬业”思想在儒家文化中也能追溯到久远的脉络。《论语》记载“子张问政”之事,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关于“忠”的解释,《忠经》中讲到“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其基本的含义即办事公正,没有私心。孔子主张对事业的追求要有终身努力、持之以恒的态度,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论述,告诫人们对事业的追求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只要勤勉进取、勤劳不息,就会不断取得成功。孟子言“君子创业垂统”,强调想要创业需先敬业,要有对功业崇高而执着的追求。《荀子•劝学》是我们都学过的名篇,其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论断,虽然是论喻学习的,但同样可理解为对事业不懈追求的励志警句。朱熹是儒家“敬业”思想传承的代表人物,其把“敬业”解释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告诫人们要安心从事本职工作,其讲到要“竭尽自己之心”,在现代的语境下就是要对自己的服务对象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儒家敬业思想包含着对“仁”的至上追求,表现为对“忠”和“勤”的高度肯定。“忠勤”构成了其敬业观的核心内容。[3]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即对事恭敬,“恕”即对人宽厚,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职业生活中既要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又要能与别人和谐相处,革除私欲,做事尽忠职守,才能发挥最大才干。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家黄炎培先生认为,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具责任心”。“嗜好心”所要求的就是对职业忠诚无私、崇敬热爱;“责任心”所要求的就是在职业生活中勤勉奋发、尽职尽责,这与儒家所倡导的“忠勤”完全吻合。儒家所提倡的敬业思想,虽然受时代的局限,具有对君主效忠、替君主效力的消极的方面,但其精华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为我们今天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儒家思想满含“诚信”的至上处世准则

  “诚”与“信”是儒家学说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词,分而言之多,合而言之少,无论分与合,都在讲天道与人性的统一、做人的至上标准。关于“诚”,儒家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将之解释为“真实无妄”。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自有天道,“真实无妄”被认为是人性的本体和根源。荀子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意即一个人要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做到“诚”是基本的要求,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关于“信”,儒家认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也即说话算数、言行一致才称得上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即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言而有信,即使在生疏的异地他乡也能畅通无阻,如果言而无信,即使置身于本乡本土也寸步难行。可见“信”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有学者认为,儒家的“诚”和“信”是一对意境相近、内涵各专的互生词,这一表述不无道理,从《说文解字》中也能得到印证。《说文解字》解释: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诚,信也,从言成声。所谓意境相近,是说都有真实不欺之意,所谓内涵各专,是说“诚”重内心之纯洁,“信”重行为之表现。无诚难以立信,无信难以修诚,诚信合一,言行一致,方可知行至善。由此可见,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诚信观,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源远流长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历久而弥新,已经深深积淀在中国人的血脉里。虽然儒家的诚信思想主要基于地缘和血缘基础上的人际交往,具有历史局限性,但仍然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诚信”观念的根基。挖掘儒家诚信价值观的合理内涵和潜在价值,梳理和萃取其思想精华,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对社会成员价值观的要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四、儒家学说饱藏“友善”的惠助价值观念今天我们能够追溯到的儒家的友善观,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意思:一是“善兄弟为友”。《论语》中有“孝乎惟孝,友于兄弟”的论述,这是儒家早期的友善观,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中兄长对小弟应有的友爱与和善。二是“同志为友”,“友其德也”。孔孟之后,儒家的“友善”观念逐渐拓展与演化,友善的主体由血缘的兄弟拓展为非血缘的朋友,强调的是一般人际关系中“以善交友”的友善。“同志为友”是说志同道合者方可成为朋友,强调“友之以善”或“因善而友”,是否友善成为对人的道德品质的一个判断。儒家友善观的思想基础是“仁爱”,孔子以“仁者爱人”奠定了儒家的“仁道”思想,“爱”即“友善”。孟子提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人的“性善论”,提示“仁爱”与“善”的一致性。儒家认为,“友善”表示一种人际关系,从外部特征看,是一个人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友好姿态;从内在品质看,是一个人内在善良质地的自然流露,是“善”的愿望和“友”的动机的辩证统一,即“内善而外友”。因此,儒家所提倡的友善观,在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代代相传,成为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准则。在儒家思想中,友善是双向的、相互的。荀子说:“友者,所以相有也。”单方面的拥有不能构成友善,它体现的是一种双向对等关系,是“互惠精神的模范表现”。这种思想不仅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提供了价值依据,也为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提供了道义上的保障和激励。友善既是对别人提出的一种道义上的指向,也是对自己明示的一种心灵上的坐标,自我存善心、怀善愿,而后通过自己的行为将善心善愿传递给他人,为他人带来庆幸和美好,则是友善的过程,也是友善的互动。互动的过程也是惠助的过程,无论这种惠助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彼此给予的惠助,增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诚然,儒家的友善观仍局限于个人亲朋或某个小集团之中,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但撇开儒家友善观的时代局限性,其仍然具有“古今通理”、“古为今用”的重要理论价值。毫无疑问,儒家文化中的友善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友善”理论的萃取源地。虽然目前的研究还限于对儒家典籍中贤言警语的引述与借喻,但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儒家友善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会不断得到深刻发掘和系统整理,能够“继续为当代中国社会提供有力的价值支持,促成社会和谐进步”[4]。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张萃萍.儒家敬业观与社会主义敬业精神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0,(1).

  [4]段江波.友善价值观:儒家渊源及其现代转化[J].社会科学,2015,(4).
  社科论文投稿期刊推荐《社科纵横》以“追踪时发表展大潮,汇集最新社科成果,展示西部开发风采,再现丝绸古道风情”为主旨,紧贴时代脉搏,服务社会现实,突出地方特色,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刊物涵盖政治、经济、法学、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搭建理论宣传普及、学术交流探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