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听元素是构成纪录片的材料,视听语言是构成纪录片的方式。它不仅可以为纪录片在文献价值层面提供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也可以在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层面形成风格、在纪录片的传播价值层面建构叙述者和被述者形象。作为江苏地方题材的纪录片,其视听语言应该具有鲜明的地域元素、时代特征与叙事风格。它决定着江苏地方题材纪录片的艺术气质,影响着江苏地方题材纪录片的叙事风格。研究江苏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表达,就是要研究江苏的故事怎么讲,如何讲好的问题。
关键词:江苏;纪录片;视听语言
《对外传播》——研究对外宣传工作追踪对外传播案例。原名《对外大传播》,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
一、文献价值层面的可读性
纪录片不是纯粹的历史书,也不是历史资料的集合。它除了记录历史、表现真实的文献价值之外,同时还是一门影像艺术,所面对的不仅是学者或专业人士,更要面对社会大众。因此,纪录片应该具有可读性与可接受性,需要以视听语言作为载体,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向观众传播。所以,历史用纪录片来表达就成了“说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就是视听语言所要起到的功能和作用。江苏作为中国境内跨江滨海的鱼米之乡、文化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同时又作为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全国第一的省份,可谓人杰地灵。要用视听语言讲述江苏这一方水土的故事,就需要接江苏这一方水土的地气。
(一)怀古思今的接续感
江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中對名胜古迹的良好保护、对历史资料的大量积累,使得历史的珍贵史料得以完好保存。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中,创作者无需进行情景再现就可以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的风貌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就算是进行情景再现或搬演,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二度创作。比如明清城墙、江南古镇、大运河、中山陵、瘦西湖,再加上红色景点、名人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这些地点或事物的影像本身就是历史在今天的重现。因此无论该纪录片所要表达什么样的立意或中心思想,在江苏很容易能找到具体的承载和依托。例如常州在2009年联合江苏省广电总台等多家机构联合摄制的《永远的青年》,讲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位早期革命家的纪录片,第一集就从瞿秋白故居的影像开始。又如南京电视台在2017年摄制的五集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展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古往今来,特别是将历史影像与2016年南京长江大桥封闭维修的当今影像结合起来,反映了实实在在的时代变迁。再比如《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采用倒叙的手法,直接从当今日本战犯的后人对于祖辈侵略中国的反思切入,体现古今对照。
(二)以小见大的渐入感
小切口是纪录片惯用的叙事手法,这一点在江苏题材的纪录片中比较常见,具有普适性。它一般是用具象的物品作引子展开叙述。这个具体的物品作为纪录片的一种符号,为叙事赋形。比如2011年江苏广电总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就是从郑和船队的档案这一关键物件的搜寻开始进行叙事,从而带出郑和下西洋这一历时长久而过程复杂的事件。又如2017年南京灿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失落的下邳国》,其第三集《失落的繁华》中就将对古邳州的繁华历史的叙事集中在了考古出土的一对鹦鹉螺杯上。再如2015年由江苏多家媒体联合制作的五集纪录片《青果巷记忆》,将一众江南名士的故事用一条巷子串起来,随后又在次年制作了四集纪录片《青果巷印象》,青果巷作为纪录片中的具象符号,唤起当代人珍惜常州这座城市哺育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韵中有律的格调感
韵,是纪录片中所体现的抒情性的意蕴;律,是纪录片中有规则的逻辑结构。二者紧密结合而又有机统一,既让纪录片有抒情写意的艺术升华,又让纪录片按照逻辑,有章法地进行讲述。现场拍摄所得到的声音和画面,是富于真实感的生活图景;但如果按照蒙太奇的创作方法进行剪辑、声画组合,就能在生活图景中呈现出诗意。例如2019年南京市委宣传部和南京市文联联合摄制的21集电视文化系列片《金陵吟》,每一集都介绍一首传承金陵文脉,吟诵南京的历代诗词,邀请中华诗词节名家俞律先生吟诵,将古诗词的声律与内容中所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这种每集固定的模式将21首古诗词统一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金陵文脉的一幅组照,而音乐、吟诵的同期声以及画面,三者的融合为这幅组照赋予了格调,产生了富于音乐感的氛围。在电视纪录片中,音乐以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和总体情感为依托,利用其富于节奏感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实现对复杂情感的有效展现。[1]
二、艺术表达层面的风格化
(一)秀丽的画面质感
作为南北交汇之地的江苏,既有中原地区的大气豪迈,又有江南地区的清丽婉约,体现在纪录片的摄影画面中,根据题材的不同,画面质感是富有反差的。但总体来说,柔性的气质较我国其他地区更加突出。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2]水所具有的影像特征有三:一是为纪录片画面提供镜像的功能,不同质地和透明度的水就像镜子一样反射现实景物,丰富画面的表现手法;二是为纪录片画面提供丰富的光影变化,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水体,在不同的环境光线下,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造型,能够很好地提升纪录片的写意功能;三是作为江河湖海的象征,特别是对于有长江、东海、淮河、秦淮河、京杭运河、太湖、洪泽湖等水体的江苏,水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们,可以说有水的地方就有一方独特的文化。地域文化中体现群体人格的深层文化是判断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主要依据。[3]比如《中国大运河》、《城河》、《太湖美》、《淮河六章》等反映江苏境内水体风貌的纪录片,还有反映人与水体关系的《福根治水》、《崇启大桥》、《泰州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纪录片,水乡和人民成为了江苏纪录片重要的视觉元素。
(二)淡雅的色彩影调
城市或一个区域的色彩使用是一个集体性的表达。在城市领域,它不再反映个体或主观选择;当它赋予某个地方以特定身份时它就成了文化符号。[4]比如以江淮文化为代表的南京城市建筑的色彩主要以青瓦白墙,辅以民国建筑的白、蓝;以园林和吴文化为代表的苏州建筑的色彩以碧蓝、草绿、白色为主;以玉石和汉文化为代表的徐州则以翠绿、黄色为代表。虽然这些只是城市建筑外观的色彩,但纪录片若能根据题材的所异,将城市建筑色彩贯穿到全片之中,使城市色彩成为纪录片中的一种色彩体系,能有效地树立观众的视觉印象。创作者对于色彩影调的把握,除了关注场景的色彩之外,还应该关注不同季节与天气下的色彩变化。江苏是文人气息比较浓厚的一个省份,正如纪录片《江南文脉》中所体现的影像风格一样:其配色是清新淡雅,超然精致的。但江苏纪录片的配色不意味着完全在光谱上相邻,也有对比浓烈的配色情况,比如《烽火淮安》、《新四军1941》、《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朱瑞将军》等红色题材,鲜明的革命红色体现在传统的烟雨江南画卷之上,使人眼前一亮。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