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初探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8-08-31
简要:通过梳理历史事件,透视历史进程,获得关于湘潭窑湾历史街区文化底蕴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提出文化空间同构的理论思考,并初步探讨了窑湾历史街

  通过梳理历史事件,透视历史进程,获得关于湘潭窑湾历史街区文化底蕴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提出文化•空间同构的理论思考,并初步探讨了窑湾历史街区空间规划与发展模式等相关的问题。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61年,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历史学学术性刊物。《史学史研究》报道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史学史研究》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收录。

  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湘潭市城西,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湘潭市最早的城区之一。历史上由于水运发达,商业发展,曾有“小南京”、“金湘潭”之称。及至近代,水运萎缩,窑湾退去往昔的繁华,复归于简朴宁静,可以说窑湾记载着这座城市千余年来的繁华和变迁,沉淀着湘潭厚重的文化。

  诚然,文化有多种含义,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本文所称文化特指其狭义而言。

  本文拟通过对窑湾历史意义的深度挖掘,使市民认识到窑湾历史街区对湘潭市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空间在承载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提出文化•空间同构的理论,以避免在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造成对其文化内涵的破坏。

  1、现状分析与研究

  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面积为2.72平方公里,共有居民5311户,约1.6万人。

  1.1、现状问题

  1.1.1、原住民出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利用自身有限的经济能力改造建筑,此类建筑多是出于直观的改造,未经设计,严重破坏了街区的整体风貌,在没有外部制度介入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窑湾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消失殆尽。

  1.1.2、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窑湾片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表现出显著的老龄化特征,片区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已经达到15%左右,远高于国际公认的7%的老龄化社会标准。

  1.1.3、弱势群体相对集中,从就业情况来看,片区内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离退休人员和下岗人员比例很高,分别为20%和25%,就业不充分直接导致了片区内中低收入家庭数量较多,弱势群体相对集中。

  1.1.4、经济活力较弱,常住人口以渔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片区既不是制造中心也不是消费中心,缺乏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1.1.5、历史街区受洪水威胁较大,本地段标高多在35.8m~37.0m之间,大部分地段都在5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洪水严重时部分低矮的建筑将被全部淹没。

  1.2历史沿革

  窑湾最早可追溯至晋代,为临湘县(今长沙)西陲村落,因晋时在今壶山建石头寺,便称石湾,晋建兴元年(313年),陶侃为攻打反晋武装盘踞的长沙城,率五千兵马屯兵壶山等地,为保证军需,他率部发展此地商贸,使石湾初成江南小镇,自此,历经唐、宋、元、明、清1700余年的历史变迁,时间空间的层层累叠,赋予窑湾一种皈依大地的美。

  1.3街区格局

  窑湾街巷现状为“鱼骨式”构架,在“鱼刺”两侧为尽端式的胡同小巷,街巷名称采用历史上的原有名称。这种街巷格局是与封建社会的统治以及民居布局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历史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体现。

  图1窑湾街区空间格局图

  尤为难得的是窑湾这一带保存了完整的空间格局,整体感强,一条主道贯穿其间,两侧建筑围合较好,尺度适宜,东向建筑错落有致,与湘江界面形成景观视廊。

  由于是沿河滨水而建,亲水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街巷的布局之中。尤其在唐兴桥一带,街巷肌理突出,建筑与道路的图底关系明显,道路分级层次明显。

  图2窑湾街区小巷

  窑湾东南侧即为湘江,沿江西路东侧的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了亲水性,向湘江拓展了一定的空间,研究其滨水的处理方式不难发现建筑——生活——湘江三者已经有机融为一体。

  1.4建筑特色

  窑湾古街由于时间跨度大,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都坐落其间。建筑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屋顶为双坡顶或木檩小毛瓦屋面;亦有清代、民国时期砖木与纯木结构,做嫩水发戗或老水发戗处理。建筑物的梁枋、七字挑、梳楼、楣额、马头墙等部位多有书法、绘画、雕塑、雕刻等装饰。大部分被改造的建筑中夹留有明清时期的部件。因窑湾商铺众多,故留存至今的建筑多由商铺改造而来,建筑空间前店后宅的布局明显。

  图3保存较好的建筑立面

  由于窑湾的建筑历经时间的冲蚀,目前其色彩多为灰色,部分建筑由于后人改造,色彩斑驳不一,对街区的整体性影响较大。

  2、历史文化解析

  目前规划界对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的理论思考多集中于规划领域,较少触及文化的本质问题。笔者认为既然核心是历史文化街区,则对文化内涵的解析、表述和重构必不可少。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提出“文化•空间同构视角的理论思考”的命题,借以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破题的切入点。

  2.1历史脉络清晰绵延——见证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变迁

  自晋代建光元年(313年)石湾初成小镇到今天,窑湾历经1679年的风雨。各朝各代在几乎相同的地方上演了历史活剧,并且都留下了遗迹,如比较著名的唐兴寺,历经唐宋元明清,虽至近代已废,但这之前曾几度重修,体现了薪火相传的文化特征。城市管理者可重修唐兴寺,一来传承文化,二来丰富城市空间形态。

  2.2、历史事件波澜壮阔——战争、宫廷斗争、运输、商业等历史画卷精彩纷呈

  东晋大将陶侃因要平定盘踞在长沙城的反晋武装而屯兵于此。陶侃出生寒门,及至晚年才大放异彩,其暮年犹自奋发不已。《晋书》载:“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又载其珍惜时间的言论:“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可设一文化长廊挖掘先贤警世名言刻于其上,配以图画教化民风。

  窑湾商业的繁华与其水运的发达休戚相关。至明代,地方志记载“杨梅洲至小东门岸,帆樯舣集几二十二里,廛市日增,蔚为都会”。沿江形成三条街道,中间即正街,在它的两边各有一条街,靠江的叫河街,又叫前街,另一条为后街。如今若能重构这一原貌,对提升城市品位意义重大。

  窑湾还从侧面见证了宫廷斗争的波谲云诡,唐永徽六年(656年),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当时的宰相褚遂良竭力反对废立,由此被贬为潭州都督。期间他在石头寺疾书“大唐兴寺”。其不畏权贵的风骨正是今天规划所缺少的核心精神,当今城市规划正是在市场经济中迷失了自我而变得无所适从。

  2.3、历史精神激昂澎湃——历史事件、地域特征耦合孕育了地域文化

  正因为历史的不断敲打锤炼与积淀,才使历史事件与地域特征耦合孕育了湖湘人的地域性格——即不屈不饶,敢于斗争、勇于创新的地域精神。湘潭河西旧城区城市历史文化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融会了本地的荆楚文化、北方的中原文化、南方的蛮越文化、东方的吴越文化和西南的云贵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促进了湘潭河西旧城区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

  2.4、历史底蕴厚重深沉——古代民族战争和近代农民战争、反封建战争、反帝战争交相辉映

  明末抗清名将,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大保、太师、定兴候何腾蛟在湘潭抗清兵败,其就义后,葬唐兴湾陶侃家冠冢右侧后。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杨梅洲设船厂及水师营基地,并于咸丰四年在窑湾等地与太平军激战,在此首次大胜太平军。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湘潭考生3000人在真道巷(今大力巷)焚毁了天主教堂,赶走了天主教西班牙籍主教方来远,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

  1925年春,毛泽东同志由广州回湘潭,落脚原“宽裕枯粮行”老板家。

  窑湾的历史就是多种力量的大碰撞,承载着整个民族在茫茫大道下苦难挣扎、不屈奋斗的意志,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的具体展现,其厚重深沉的历史弥足珍贵。

  3、窑湾保护和发展策略初探

  依据“文化.空间同构”的总体思路,笔者对窑湾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3.1、保护策略

  3.1.1、风貌保护基础工作

  由于经费上的限制,目前不可能实施大规模的整体改造。为了保证长期渐进式的保护工作能持续进行,且在推进过程中保持街区的地域特色、传统风貌,因此基础性的前期调查研究非常必要。在没有条件全面保护街区所有建筑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纪录现状,保存图片、测绘资料、查阅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技术性指导规范。

  3.1.2、防洪措施

  总的原则是“面对现实,沿袭历史”。现状窑湾不存在防洪的工程措施,目前的防洪策略是“水进人退,水退人进”。在将来的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基本应沿袭这一策略,窑湾自建成以来就面临洪水问题,一千多年来在人与水的斗争中形成了目前的窑湾这一整体构成,草率地通过大量工程设施来防洪潜存着破坏窑湾整体风貌的可能。可在建筑结构更新时结合防洪的考虑,创新建筑内外空间,使建筑在平时服务日常生产生活,在汛期可防洪,通过缓慢的更新最终达到依靠建筑抵御洪水的目标。

  3.1.3、街区肌理

  城市的肌理、历史街区的肌理是指城市、街区的房屋、街道所形成的某种特色,是对描述对象的一种抽象,并不是对象本身。窑湾的街区肌理是保护的核心,应受到严格的保护。

  总体思路是以街巷为“骨架”,里弄、院落为“血肉”形成整体风貌特色。可开发地块和保留地块、保留建筑、风貌街巷等多种要素交织在一起,互相依附。可开发地块上的新建建筑和新的开放空间应融人这个复杂的城市肌理体系,达成一种新的协调和平衡,引导其在原有机体上良性生长,使新老空间在同一地区共生为一体。

  3.1.4、核心历史遗迹

  大唐兴寺历史上几度废弃,几度重修,作为空间地标,建议按原貌恢复重建,以传承其特有的文化。

  3.1.5、空间建筑形态

  3.1.5.1、空间关系

  保持街巷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尺寸比例关系,按照日本学者芦原义信的观点,不同的空间关系可形成不同的空间感觉,结合窑湾的现状我们提出沿江西路D:H以2:1~1:2之间取值为宜,各条小巷尽量做到D:H≤1:2,特殊情况可大于这一标准。

  图4不同D/H下空间感分析图

  3.1.5.2、建筑形式

  要把传统的符号广泛用于建筑的更新、改造和新建中去,这些传统符号包括小青瓦、梳楼、七字挑等。通过对“有意味的形式”的重现来传承建筑文化。

  3.1.6、破坏整体风貌建筑的整治

  对破坏整体景观风貌的建筑宜采用“拆、迁、改”的办法,通过拆除重建,迁走、改造立面等外部空间的方法使其整体风貌得到有效控制。

  3.2、更新策略

  3.2.1、建筑可结构更新

  与欧洲石头建筑不同,我国传统木构建筑由于材料先天的缺陷,不可能实现长久保存,我国传统建筑本身就要求对建筑构件进行更新,具体到窑湾地区,我们提出建筑可以进行结构更新,但是要注意整体的协调。

  3.2.2、现代生活与交通

  历史街区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但又要避免现代技术对历史资源的破坏,笔者建议在历史街区的外围组织现代交通。

  此外还应完善现代生活设施,给水、排水、供电、通讯、垃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3.2.3、与杨梅洲的关系

  窑湾与杨梅洲存在历史互补性,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直是整体演进的,文化上、空间上一直存在同构的关系;此外两者之间还存在功能互补性,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各具特色,分担不同的功能,如果能整体开发则能发挥1+1>2的效果。

  3.2.4、街道空间

  根据现状我们提出基本要求:一定是步行空间,材质要使用本地材料如麻石等。

  3.2.5、发展模式

  任何历史街区都面对“难以阻挡的经济发展需求与为保护物质景观而使这种发展受到限制和控制之间的矛盾”。目前历史街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①自生型

  原居民处于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需求,动用自身有限的经济能力,缓慢的改造着建筑,由于缺乏规划和设计,改造的建筑粗制滥造,破坏了原有的整体空间形象。政府出于整体利益的考虑提出控制要求,考虑到窑湾居民本身经济状况,政府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这种模式改造缓慢,对保存整体性有利。

  ②投资型

  引入开发商,整体改造,通过收取使用费来获得回报,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利益,改造速度快,但是有可能破坏原生态的社会文化结构。

  笔者建议综合两种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整体策略。其拓扑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5以政府为主导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

  4、发展定位

  在对窑湾进行全面的分析后笔者认为其总体发展目标为:以商业、旅游、休闲为主的历史文化名街;主要的保护目标为:发展街区商贸物流经济,保持店铺空间特色,保护历史街区滨水景观,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5、结语

  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对其重新发掘和构建是提升城市品味的重要手段;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其具有的各种意义正在被重新审视。近年来规划界通过学科横向综合的研究对空间所具有的文化、经济、社会意义都有了深入的认知。在此种背景下,认真思考空间与其他学科根本范畴的同构过程及内在机制成为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湘潭市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硬性指标之一,必然要通过设计和建设来保护与提升。这一过程中正确的理论指导对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亦是本文主旨之一。作为空间研究,希望将来能在窑湾的发展中得到具体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街道美学.百花文艺出版社

  [2]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斯/塔内尔•厄奇.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卢健松.中部地区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发展初探——以湖北襄樊市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华中建筑.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