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扫码关注公众号

涝灾对玉米的影响及灾后管理技术

来源: 树人论文网 发表时间:2022-05-13
简要:摘 要:玉米生产期间若遭遇连续的降雨天气,常常会导致玉米地内严重的涝灾,影响玉米产量甚至出现绝收。该文结合固镇县实际,分析了涝灾对玉米根系、叶片、穗等不同部位的影响,并在

  摘 要:玉米生产期间若遭遇连续的降雨天气,常常会导致玉米地内严重的涝灾,影响玉米产量甚至出现绝收。该文结合固镇县实际,分析了涝灾对玉米根系、叶片、穗等不同部位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玉米涝灾后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尽快排除积水与降低田间渍害程度、及时开展中耕松土、做好倒伏玉米植株的管理工作、防治病蟲害、辅助授粉、合理施肥、适当晚收等,以期为玉米灾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涝灾;玉米;灾后管理技术;固镇县

  玉米是我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安全生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1]。玉米属于需水量大的一类作物,但其对涝灾的抗性不强,在土壤中含水量超过最大持水量的80%时即可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等情况,尤其是苗期遇到涝灾后会出现更加明显的不利影响[2]。一般玉米种子出苗后,渍害出现越早,玉米受到的不利影响越严重,淹水持续的时间越久,玉米受害程度越重,田间积水深度越深,玉米减产幅度越大。玉米连续在积水中淹4d,产量降幅可超过20%。如果玉米植株全部浸没在水中持续3d,即可导致整株死亡[2-3]。

  玉米是安徽省固镇县主要的作物之一,2021年全县总种植面积达4.8万hm2。但由于当地夏玉米生产期时经常遇到连续降雨、高温干旱等异常气候条件,对当地玉米的高产稳产极为不利。通常6月下旬左右开始进入雨季,夏玉米此时正处于苗期,对渍害非常敏感,易导致涝灾。2021年7月份,安徽省固镇等多个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夏玉米生产遇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对玉米授粉结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局部地块出现绝收现象。

  1 涝灾对玉米的影响分析

  玉米田间出现涝灾后,土壤内水分过多,玉米的根系因缺氧正常的有氧代谢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无氧代谢造成根系对养分及水分的吸收能力降低,导致叶片萎蔫、降低光合效率,无法合成足够的有机质供植株生长,进而影响到根系的代谢,最终表现为玉米植株生长缓慢,严重者甚至生长停滞。一般玉米渍害发生时所处的生育期、玉米植株的品种、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均会影响到玉米植株灾后的表现,一般发生的时间越早,对玉米植株产生的影响越明显。如播种期到拔节之前这段时间玉米植株耐渍害的能力弱,发生渍害后危害重,进入拔节期后抗渍害的能力大大增强,发生渍害的程度相对较轻。

  1.1 对根系的影响 玉米田内出现积水渍害,如果持续时间短,排水只需要2~3d即可完成,一般不会明显影响到玉米的生长[4]。如果积水持续时间过长,玉米根系与空气长时间隔绝,影响根系的呼吸代谢,且缺氧的状态下土壤内很多微生物可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进一步损害到玉米植株的根系。如果玉米植株根系受到渍害的程度轻,则根系的颜色转为黑色;受害的程度重,则植株根系全部转为黑色,出现腐烂、翻根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导致玉米根系死亡。

  1.2 对叶片的影响 玉米植株出现涝灾后,叶片上尖部、边缘部位先表现出失水症状,之后叶片上平行于主叶脉的小叶脉之间也出现失水状,最后叶片全部表现出失水状态、干枯死亡[1]。渍害较轻的玉米植株上叶片产生白色的斑点,叶片边缘或者尖端发白、出现失水症状,叶片的颜色由绿转为黄色,玉米植株基部变成紫红色且有枯萎发黄的叶片出现,影响到玉米植株的生长,导致其生长处于停滞状态或者生长速度减慢。

  1.3 对穗的影响 玉米抽雄的时间一般在立秋节气前后,如果处于穗分化后期时遇到涝灾,可对穗的分化、性器官形成极为不利,导致玉米籽粒秃尖、缺少等现象,严重者导致玉米植株空秆、绝收。长时间的涝灾可降低玉米茎秆纤维的韧性,一旦遇到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则植株倒伏的几率增加[3-4]。

  2 玉米涝灾后管理技术

  玉米田内发生涝灾后,补救管理的原则为尊重自然以及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在这些规律的指导下针对性地开展补救措施。如果渍害发生的程度不重,则需要在抢时快救原则的指导下采取灾后复壮、促弱转壮等措施,降低渍害损失;如果发生的程度重,则应结合实际情况迅速毁种、选择其他适合的作物进行种植,确保不会对农时产生延误。

  2.1 尽快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渍害程度 连续的降雨暂停或者大雨后,如果田间积累过多的雨水,可导致土壤中缺氧、不易透气,阻碍农作物根系的呼吸代谢、吸收养分等活动,严重者可导致玉米植株的烂根、烂叶甚至死亡现象,有的还可以引发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因此,需要及时排水。通过挖排水沟、抽水泵抽水等方式及时将田间的积水尽快排走,尽早将沟渠清理通畅,避免玉米植株在积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提高土壤的透气效果,避免发生玉米植株根系腐烂现象。如果玉米植株叶片上有大量污泥沾染,则需要及时清洗干净,避免影响到玉米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如果玉米田间未见到明显的积水,可通过挖沟等方式进行沥水或者通过中耕的方式散墒,以破除土壤板结现象。

  2.2 及时开展中耕松土 水分下渗到土壤中或者田间积水的排走等,都会导致玉米田间流失速效性养分,积水可影响到玉米根系的呼吸及植株生长。因此,玉米田内发生渍害后应及时开展中耕松土管理,一来对土壤内的温度、透气性、水分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二来利于玉米植株根系的生长,降低渍害对玉米植株的危害。渍害后,通过中耕可以将表层与底层土壤之间的毛细管水通道切断,在表层土壤中形成疏松的覆盖层,利于深层水分的快速散失,起到避免渍害发生的效果[2]。玉米苗期渍害为害最为严重,影响到玉米植株的根系活力,增加其倒伏的几率,且利于各类杂草的生长,因此可在排走田间积水的同时、土壤表面稍微干时,选择晴天进行中耕除草1~2次,促使土壤中过多水分蒸发掉。同时,还可将土壤中大量萌发的草芽清除掉,发挥出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板结等效果,为玉米植株生理活动的尽快恢复创造条件,同时对后期玉米植株的倒伏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推荐阅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的演进与发展困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