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梯田是坡地水土保持工程重要措施之一,它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创造良好的水、土环境,将“三跑田”变为“三保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按照“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发展”的思路,武山县县委县政府利用武山县作为蔬菜大县这一优势,积极探索推广“梯田+蔬菜”的模式使群众增收致富。 该文以武山县西梁片区为例对“梯田+蔬菜”这一模式进行探讨分析。
谢小凯; 赵小红, 现代农业 发表时间:2019-04-01
[关键词] 梯田 蔬菜 现状 问题 对策
西梁片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地处秦岭北坡西段黄土高原边缘复合地带, 位于县城以东 5 km 的陇海铁路线以南,南接渭河二级支流西河,东以大南河为界,西以南峪沟为界。 涉及四门、洛门、城关 3 乡镇 25 个行政村,5450 户 26000 多人, 土地总面积 10.8 万亩,耕地面积 5.2 万亩。 位于海拔 1560~1850 m 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0.5℃,年大于 10℃的活动有效积温 3200℃,光热资源丰富,年降雨量 400 mm,降雨主要集中在 6~8 月份,雨热同季,复种短茬秋菜条件优越。因此该区域内的农民历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习惯。但由于该区域内主要是以坡耕地为主,机械化耕作难度大,加之坡耕地跑水跑肥严重,一直处于广种薄收的阶段。因此该区域内的蔬菜产业一直难以形成规模,无法使群众增收致富。
梯田是坡地水土保持工程重要措施之一,它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创造良好的水土环境,将“三跑田” 变为“三保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武山县始终坚持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措施,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培育富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这一主题,按照“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发展”的思路,统筹规划组织国土、发改、水保等部门在西梁片区兴修优质梯田 4.1 万亩。 组织城关镇等乡镇积极探索 “梯田+蔬菜”的模式,充分利用该区域内的光、热等自然资源,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使蔬菜产业成为西梁片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
1 武山县”梯田+蔬菜”模式发展现状
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改变传统的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生产方式,提高旱作农业水平,为该区群众找出增产增收的途径,武山县通过扶贫项目推动不断试验示范, 积极引导该区域群众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间套复种、轮作倒茬等旱作农业技术,已形成“4321”协调平衡的种植结构。 特别是大力推广以正茬和油菜茬、小麦茬复种全膜豆角为主的增收模式,错开播种时间,不仅确保了农户从 6~10 月均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而且形成了“梯田+全膜玉米-冬油菜-豆角”“梯田+全膜玉米-冬小麦-豆角”“梯田+全膜玉米-冬小麦-菜瓜”等多种两年三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了粮、油、菜协调均衡发展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其中,“梯田+全膜玉米-冬油菜-豆角”“梯田+全膜玉米-冬小麦-豆角” 两种模式两年三茬作物总产值可达 8000 元/亩;“梯田+全膜玉米-冬小麦-菜瓜”模式两年三茬作物总产值 4600 元/ 亩以上。
经过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目前该区域已成为集万亩全膜玉米、 万亩正茬及复种蔬菜、万亩原膜二次利用于一体的高产、高效、优质的粮、油、菜协调、综合发展的旱作农业示范区,已成为武山县山区通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建立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的增收产业,持续增加农业收入,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展示窗口。
2 “梯田+蔬菜”模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 干旱缺水是限制旱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西梁片区年降雨量 400mm,雨量少且分布不均,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民靠天吃饭,千百年来流传着“穷北山、富南山,苦熬不过西梁山,担水磨面要下山,有女不嫁柏家山”的民谣。
多年来,该片区群众与大自然做斗争,尤其是近年来在该片区兴修梯田以后,积极探索采用地膜覆盖等各项保水保肥措施,合理安排作物结构,积极探索形成“梯田+”的模式。 但干旱缺水仍然是该片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始终影响着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步伐。
2.2 小农经济,管理粗放
现阶段的“梯田+蔬菜”种植模式主要以一家一户的种植为主,还处于管理粗放的小农经济时代。 不能有效的利用资源大规模发展, 不能形成经济聚集效应。规模小,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就差,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就大,往往会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挫伤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不利于群众增收致富。
2.3 缺乏科学的种植结构,不能使效益最大化
由于西梁片区“梯田+蔬菜”种植模式产业化程度低, 当地群众主要以打工为主把种植蔬菜作为副业。从事蔬菜生产的一般为老人或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小农意识较浓,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般的种植模式为“梯田+大田作物+蔬菜”这种两年三熟的种植结构,不能使种植效益最大化。
3 “梯田+蔬菜”模式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3.1 引水上山,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
梯田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地跑水跑肥的问题,山地也可以像川地一样浇水灌溉。 可以说只要解决水的问题就解决了限制该片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私人参与的 PPP 模式,实施引水上山工程。 在该地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兴修菜地水利工程、排灌设施。 “梯田+滴灌”的配套和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将极大提高山地蔬菜生产水平,实现弯道超车,引领传统山地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
3.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产业化经营体系
依托产业扶持资金,积极培育一批带动力、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组织形式,发展“订单农业”,构建农户与专业合作社之间新型托管关系, 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 加快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步伐,大力推广轻简化机械作业,大幅度提高蔬菜种植机械化操作程度,以现代高新工业技术“武装”蔬菜产业。
3.3 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安排种植模式
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使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将“梯田+大田作物+蔬菜”这种两年三熟的种植模式调整为“梯田+蔬菜+蔬菜”这种一年两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海拔 1600 m 及以下地区,是喜凉的十字花科蔬菜及其他叶类与喜温的瓜豆茄类蔬菜的交错分布区,大部分蔬菜作物均能正常生长。 海拔 1600~1800 m 地区,是喜凉的十字花科蔬菜及其他喜凉蔬菜集中生产区;萝卜、大白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红菜薹、苋菜、 茼蒿、 生菜等喜凉蔬菜可大面积发展; 菠菜、香菜、莴苣、胡萝卜、大蒜、草莓等选择适宜品种及播期可适量发展。 根据该片区的实际情况,主要推荐以下两种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
3.3.1 早熟菜用马铃薯+架豆。 早熟菜用马铃薯于 3 月上旬种植,6 月中下旬收获, 亩产马铃薯 4000 kg,按价格 1.0~1.25 元/斤计,产值 0.8 万~1 万元,扣除马铃薯生产成本 0.2 万元,亩纯收入 0.6 万~0.8 万元。接茬 7 月上旬种植架豆,60~65 d 收获, 亩产 4000 kg,市场价安 1.0~1.25 元/斤计,亩产 0.8 万~1 万元,扣除成本 0.1 万元,亩纯收入 0.7 万~0.9 万元。 “早熟菜用马铃薯+架豆”两茬合计,亩产值 1.6 万~2.2 万元/年,亩纯收入 1.3 万~1.7 万元/年。
3.3.2 早熟菜用马铃薯+蒜苗。 早熟菜用马铃薯 3 月上旬播种,6 月中下旬收获,亩产 4000 kg,按市场价格 1.0~1.25 元/斤计,产值 0.8 万~1.0 万元,扣除马铃薯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成本 0.2 万元,亩纯收入 0.6 万~0.8 万元。 接茬蒜苗于 7 月上旬种植,11 月收获,亩产 5000 kg,市场价 0.8~1.25 元/斤计,亩产值 0.8 万~1.25 万元,扣除成本投入 0.45 万元,亩纯收入 0.35 万~0.8 万元,“梯田+早熟地膜马铃薯+蒜苗” 两茬合计亩产值 1.6 万~2.25 万元/年,亩纯收入 0.95 万~1.6 万元/年。
由于早期马铃薯市场价格优势和蔬菜高原夏菜优势,“梯田+早熟菜用马铃薯+架豆(蒜苗)”栽培模式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