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茬高度是苜蓿机械收获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为确定其合理范围,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留床面积较大的陇中苜蓿为研究对象,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开展种植第2年和第3年苜蓿3、4、5、6和7cm五种留茬高度对其产量和质量(杂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留茬高度为5cm和4cm区组苜蓿株高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区组(P<0.05);在4~6cm的留茬高度下,苜蓿干草中杂质含量较少,质量较高。
本文源自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20,40(06):43-45+54.《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2-1206/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疾病防控、综述与专论、研究简报等。
甘肃中部地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除河谷川地和部分山源地外,大部分山地(含山地人工梯田)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低、费工费时,收益不高。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一些地方出现了大量的弃耕地。相对于粮食作物,种植苜蓿等牧草具有产出高、费时少、需求旺盛、比较优势大等特点。正常情况下,苜蓿播种1次,可利用6—8年。苜蓿生产最大的成本在收割环节,发展山地牧草的主要瓶颈也是收获难问题。机械收割是解决当前山地牧草收获难问题的唯一途径。除品种、土壤、水肥等因素外,留茬高度也是影响苜蓿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苜蓿收割时,留茬高低首先影响草产量,其次影响再生草的生长速度和质量。我国各地苜蓿留茬高度因地而异,资料显示,对于山地苜蓿留茬高度的试验研究较少。为分析确定适宜的留茬高度,完善山地苜蓿收割收获制度,本试验立足于广泛使用的山地苜蓿收割机械,以种植第2年的陇中苜蓿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留茬高度处理,通过2017—2018年连续两年对产草量和杂质含量的测定,以期获得在机械收割条件下合理的留茬高度,从而提高苜蓿草产量和质量。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位于东经104°47′35″,北纬35°27′114″,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80mm,蒸发量1526mm,年均温度2.5℃,绝对无霜期187d。该试验地2016年夏季种植陇中苜蓿,初试时为种植第2年,海拔高度1380m,属山地性人工梯田,无灌溉条件,其中试验第1年(2017年)降雨量410mm,第2年(2018年)降雨量365mm。
1.2试验方案
选择长势整齐,产量接近的6m×8m的15个地块,随机确定为5个区组,每组3个重复。在苜蓿初花期至盛花期收割,每年刈割3次。每次刈割通过可调留茬高度的手扶山地牧草收割机收割,留茬高度分别为3cm(A组)、4cm(B组)、5cm(C组)、6cm(D组)和7cm(E组),收割时测定株高和苜蓿鲜重,通过鲜干比折算苜蓿干草产量。每个区组随机称取1kg鲜草,分出枯草类杂质、泥土碎石类杂质,分别称重。
1.3测定指标
苜蓿株高、干草产量、枯草类杂质、泥土及石块类杂质含量共4项指标。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时用LSD法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留茬高度对苜蓿生长高度的影响
由表1可知,机械收割条件下,留茬高度分别为5cm和4cm的C组与B组的苜蓿平均株高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区组(P<0.05)。
2.2留茬高度对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苜蓿干草产量随留茬高度由低到高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C组和B组苜蓿干草产量分别为4798.6kg/hm2和4673.6kg/hm2,其中C组较D、A和E组分别高413.3、513.2和661.2kg/hm2(P<0.05),B组较D、A和E组分别高288.3、388.2和536.2kg/hm2(P<0.05)。
表1不同留茬高度各试验组苜蓿株高和干草产量
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2.3留茬高度对苜蓿干草中杂质含量的影响
枯草类杂质主要是前茬苜蓿收获后残留的枯死枝条,缺乏营养价值,部分已经腐烂,对家畜健康和消化不利,是影响苜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苜蓿草中泥土碎石类杂质来源于机械收割时由于地面不平整等因素带卷在收获苜蓿中,这部分杂质在苜蓿翻晒、搂草、打捆过程中会流失一部分,但还有部分会留在苜蓿干草中,影响苜蓿质量。正常情况下,苜蓿草中枯草类杂质含量随留茬高度的增大而升高,泥土类杂质含量随留茬高度的增大而降低,且茬次不同结果不一。
由表2可知,各处理区组首茬苜蓿枯草类杂质含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泥土及碎石类杂质含量则随留茬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留茬高度为3cm的A组泥土碎石类杂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表2各处理区组首茬苜蓿两种杂质含量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二、三茬苜蓿留茬高度与枯草类杂质含量之间有密切关系。二茬和三茬收割的苜蓿,留茬高度越大,枯草类杂质含量越高,其中留茬高度7cm的E组枯草类杂质含量显著高于留茬高度3cm的A组和留茬高度4cm的B组(P<0.05)。泥土碎石类杂质含量与首茬苜蓿呈现相似的趋势,当留茬高度为3cm时,首茬、二茬和三茬泥土和碎石类杂质含量分别达到1.89、1.71和1.32g/kg,在各组中均最高,且与各组差异显著(P<0.05)。
表3各处理区组二茬苜蓿两种杂质含量
表4各处理区组三茬苜蓿两种杂质含量
由表5可知,总杂质含量A组最高,达2.137g/kg,B组和C组含量较低,分别为1.557g/kg和1.576g/kg。山地苜蓿机械收获留茬高度为4~6cm时,两类杂质含量较少,收获的苜蓿质量较高。
表5不同留茬高度苜蓿总杂质含量
3、讨论
合理的留茬高度是制定山地苜蓿机械收获制度的重要参数之一。留茬高度与苜蓿再生能力、生长速度、产草量、草品质和越冬性能密切相关。割草高度过高时,富含营养高的部分枝叶仍留于地面,未被割去,草产量降低;留茬过低减少了苜蓿光合作用,影响苜蓿再生和营养物质积累,可降低后期苜蓿产量。苜蓿留茬高度因地、因时而异,适宜的留茬高度应根据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和管理水平而定[1]。机械收割时,割幅、地形、风向、种植密度、机械性能等因素都会影响留茬高度,随之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控制好留茬高度,是苜蓿等牧草收获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的留茬高度可有效提高苜蓿产草量。侯美玲等[2]在华北地区典型苜蓿产地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试验结果表明,留茬高度为5~8cm时,苜蓿全年干草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刘艳等[3]研究表明,当三得利苜蓿留茬高度在2~5cm时,其产量显著高于留茬高度为0、5~8和8~11cm的试验组(P<0.05);董志国等[4]采取0、3、5、8和10cm五个水平的留茬高度研究苜蓿植株高度和产量,结果显示,留茬高度为5cm时,植株高度、草产量维持较高,具有持续高产的特性。霍成君等[5]通过测定河北坝上地区的苜蓿混播人工草地,得出5cm留茬高度情况下不仅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而且品质较好。本试验在黄土高原丘陵区梯田的试验结果与大部分报道结果相似或接近。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干草品质与留茬高度显著相关,并受收割茬次的影响。王坤龙等[6]在华北地区就“WL354HQ”紫花苜蓿留茬高度对草品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翌年第1茬紫花苜蓿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苜蓿干草品质呈上升趋势;瓦庆荣等[7]试验得出,豆科牧草混播草地在不同留茬高度下青绿牧草产量占牧草总产量的百分比随留茬高度的上升而下降,而死亡物质(枯草)的数量占牧草产量的百分比随留茬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卢强等[8]试验结果得出,留茬高度为5~8cm时,其RFV和苜蓿草产量均较高,经济价值最大,随着留茬高度的下降,蛋白质含量随之下降;张培增[9]认为,在华北地区苜蓿适宜的留茬高度为5~6cm,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苜蓿营养物质的积累。各报道依据不同品种、不同生境、不同管理水平和刈割茬次等因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留茬高度对草品质量的影响,大部分报道主要涉及枯草含量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而留茬高度对苜蓿质量的另一影响因素即泥土碎石类杂质含量的报道则很少涉及。
4、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山地苜蓿留茬高度在5cm时,植株高度和产草量较高。在机械收割条件下,泥土碎石类杂质随着留茬高度的降低而升高,二茬和三茬苜蓿枯草类杂质含量随留茬高度的降低而降低。综合苜蓿两类杂质含量指标,山地苜蓿合理的留茬高度为4~6cm,在此留茬高度下,总杂质含量较少,苜蓿草品质量较高。
参考文献:
[1]蔡海霞,杨浩哲,王跃卿,等.刈割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3,33(2):66-69.
[2]侯美玲,刘庭玉,孙林,等.华北地区紫花苜蓿适宜刈割物候期及留茬高度的研究[J].草原与草业,2016(2):43-50.
[3]刘燕,贾玉山,冯骁骋,等.紫花苜蓿刈割和晾晒技术研究[J].草地学报,2014(2):404-408.
[4]董志国,李学森,宋传胜.苜蓿干草收获技术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10,30(6):41-43.
[5]霍成君,韩建国,洪绂曾,等.刈割期和留茬高度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0(4):257-264.
[6]王坤龙,王千玉,宋彦军,等.留茬高度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及翌年返青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6(1):17-20.
[7]瓦庆荣,代志进,卢琪.留茬高度对人工草地牧草产量及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1999(1):65-68.
[8]卢强,成启明,包健,等.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草原与草业,2017(2):39-43.
[9]张培增.苜蓿的机械化收获[J].生态农业,2003(6):32-33.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