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论如何采用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提升人居环境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3-04-08
简要:本文就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进行人居环境的建设展开讨论,并针对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寻求具体对策,以此创造出符合广大群众审美需求的美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摘  要:本文就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进行人居环境的建设展开讨论,并针对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寻求具体对策,以此创造出符合广大群众审美需求的美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关键词:城市化;加速进程;人居环境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 how to do the livlun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city process, and looks for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some problems faced, to create a good living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which consistent with the people aesthetic demand.
 
  Key words: city; speed up the process; living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国是在农业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脆弱的情况下推进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1950年到1978年的28年,城市化率由11%增加到18%,增加了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8个百分点。属于慢速发展的城市化阶段,自1958年起实行严格的户口改革,限制农村人口进城。从1978年到1998年城市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1998年城市化率达到33.35%,20年间平均每年提高0.77个百分点,中国的城市化开始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从1998年到2005年,全国总人口从12.47亿增加到13.075亿,城市化率提高到43%,年均增长1.42个百分点,城市人口达到5.63亿(其中主要是有统计口径变化的因素,实际不可能有这样的超高速增长)。
 
  1.问题的提出
 
  1.1盲目追求“城市化率”
 
  城市化率高不等于你的城市化水平就高。我国在统计口径就有多种标准,这是因为我国市镇设置标准多变,“撤县改市”和“县、县级市改区”等等,都朝着扩大城市行政地域范围的方向发展,造成行政地域概念的模糊。盲目追求“城市化率”,还使我们的城市在非正常的状况下发展,据调查,全国有40多个城市在策划实施CBD,其中七、八个城市已经在建设中, 180多个大城市要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
 
  城市化加速进程往往随着建设量的增长,城市的不断扩建与新建,使城市的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在此我们应提高警惕,面临出现的新问题,充分考虑人类生存环境和资源利用的承受能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早在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展《人类环境宣言》即指出: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的时候,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我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害。反之,有了比较充分的知识和采取比较明智的行动,我们可能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在一个比较符合人类需要和希望的环境中过着较好的生活。
 
  1.2城市用地急剧膨胀
 
  目前城市化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尽管与世界水平相比还较落后,水平比较低,现状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加速城市化发展是必要的,这就引起资源需求与资源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的数量与国土、人口相比都是很不协调的,由于城市数量少,城市对人口承载已处相对饱和状态,一定程度上负荷运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受经济利益驱动,许多城市都以招商引资的多少作为年度的经济指标之一,而忽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多城市已将规划区内大片的土地卖出去,进行商品房的开发,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当地农业发展的停滞,逐渐形成财政依赖型的土地开放热。另一种情况,地处市中心的工厂、仓库、行政事业单位等不断外迁至市区边缘,其用地被改建商品房、写字楼、商场等,加剧旧城已有的矛盾,基础设施不堪负担,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一些未经论证,仓促上马的工程,更是后患无穷。从几年前“炒地”的“繁荣”,到现今的“圈地热”,盲目的城市扩张非但无益,还将给经济带来巨大的负担,其对环境的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对此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完善良好的人居环境
 
  2.1城市规划理论技术的更新
 
  城市规划作为资源的配置手段,对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势头及城市建设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我国的城市规划逐渐暴露出其不完善的弱点: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形势,可能造成建设上的失误和今后规划的被动,因此不能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遵循城市规划应有的整体性、长远性、城市规划也就推动意义。因此众多专家认为我国城市规划正面临转型期,提出要调整城市规划,以规划自我调节来适应迅速变化着的形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新的人居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现有的城市规划理论却不敷使用,现行的分学科研究的方法难以适应,极待建立人居环境科学。吴良镛教授就多次著文倡议建立人居环境科学,以提高社会共识、推进更为综合的科学研究。
 
  2.2城市化进程中的宏观调控
 
  城市化进程中,有人认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房地产业发展来实现,许多城市房价快速增长,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因为八亿农民要进城,房价必然攀升。旧区改造、新区建设,有实力的地产商纷纷圈地建房,并提出“圈地建镇”构想来启动“新市镇”开发计划。如此城市化,带来的将是丧失住房的城镇居民、丧失就业机会的下岗工人、丧失土地的农民。据统计,我国这类弱势群体大约有3亿左右,两极分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不稳定压力和环境的恶化。鉴于此,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发文,调整住房结构,稳定房价(国6条),及时抑制房价疯涨。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是缓解或延缓释放城市化进程中矛盾的有效手段。
 
  2.3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定义
 
  人本原则是城市规划的要旨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的追求由物质转向精神,人们对人文精神需求越来越大,对建设艺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科学技术含量的要求也将愈来愈高。21世纪人居环境该如何定义?设计大师蔡镇钰概括了人居环境需满足7个方面的要求:空间环境要满足人的居住活动的需求;生态环境要有益人的生理要求;视觉环境要适应人的心理要求;人文环境要照顾人的交往要求;智能环境要预计人的信息要求;管理环境要符合人方便要求。
 
  2.4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已被人们确认为全球性的城市发展战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和保护人类聚居环境,也为世人所共识。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激发了地球的环境生态问题。而忽视了生态平衡,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生态环境面临持续的高负荷压力,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这种误解,且误解有愈演愈烈之势,高指标的绿地可以改善城市或住区的生态状况。一个时期以来,“高尚住宅区”的出现便是例子,精明的开发商以其低密度、园林化的住区作为新的“理念”包装,以此为买点广而告之。毕竟这是无可厚非的。它确实改善了本系统的居住环境。但我们还应看到其潜在的因素,不加节制在城市郊区无休止地兴建高级住宅区,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及生态环境、景观品质较好地段,加剧了城市的膨胀,同时激化社会阶层的对立。而真正生态城市首先应是“紧凑”城市,城市尽可能集约占地并最大限度保护自然资源,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可持续发展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急功近利的建设,已不可避免地成为阻碍创造良好环境的障碍。
 
  2.5创造特色的城市文化环境
 
  城市特色是人类聚居活动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特征的反映。当前,中国的建筑充满了千篇一律的现象,中、小城市简单地模仿大城市高楼大厦的模式,旧城改造中,一批批破旧的房屋被拆除,取而代之是一批批烦人的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住宅小区。原有的地方特色几乎被统一模式的建筑所代替,地方个性逐渐淡化,这势必造成经济上过重投入,必然影响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人戏称为“城市化”惹的祸。这种城市雷同现象极快地蔓延,局面已刻不容缓,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振臂高呼“城市拒绝克隆”,应该说只注重眼前利益,一味发展经济而造成的城市雷同,集中反映了许多城市仍然维持着一种低水平的发展状态,城市化的质量不高,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城市量化的指标,更应是追求一个具有城市特色的价值观。“城市化”的意义,除去发展社会经济之外,还在于使城市成为人们传播文化、交流信息以及联络感情的广泛社会活动的依托。
 
  3.结束语
 
  1987年,以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早已指出,我们今天的发展应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文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主题。如何营造美好、宜人的人类家园是规划师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吴良镛等著《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毛刚《广东高品位住区的城市反思与研究》《城市规划》1999年第7期
 
  3、陈为邦《讲求实际,力求浮躁》《中国建设报》2006年4月28日
 
  4、连玉明《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十一五规划战略重点》《四川建设网》200年9月29日
 
  5、周一星《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1期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