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给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乃至其他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基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黄河流域136个县(区)的面板数据,对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来看,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黄河下游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最快;从差异分析来看,总体差异变化呈倒U形,其原因主要是上中下游内部的差异增大,其中上游内部差异最大;从空间格局来看,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且具有相对明显的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资源禀赋、环境质量、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主导因子,驱动因子交互作用类型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关键词:高质量绿色发展;泰尔指数;空间相关性;地理探测器;黄河流域
在經济长期高速增长下,国内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产生“过冲”现象,表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已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1]。绿色发展理念的推行与实施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绿色发展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66年美国学者博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2]。国外有关绿色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发展评价体系[3]、绿色衡量体系[4]、绿色发展模式与方案[5]等方面。我国有关绿色发展的研究始于1978年,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区域选择。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流域、城市群和重点省份等区域,例如,孙才志等[6]从全国视角分析了中国绿色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演化规律。二是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包括构建多指标综合体系、绿色发展绩效指数、绿色GDP指数以及绿色发展效率等,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熵权TOPSIS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和投影寻踪模型等,例如,金巍等[7]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模型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下水资源绿色效率,周亮等[8]采用SBM Undesirable模型研究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三是研究内容。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绿色”概念的剖解与分析、区域间的差异分析、空间异质性分析、影响机理分析等,例如,侯纯光等[9]研究了中国绿色化进程空间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程钰等[10]对中国绿色发展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
高质量发展作为学界很早就在使用的概念,于2017年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1]。高质量发展是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受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政策法律的约束,高度聚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新型理念[12-14]。现阶段,学者们对于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的绿色发展问题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15],金乐琴[16]研究了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实现路径,张旭等[17]基于DPSIR模型分析中国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水平与演化。综上,学界关于绿色发展已有较为完善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可拓展之处。一方面,目前有关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结合所形成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体系,学界并未进行系统研究;另一方面,针对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研究相对较少,理论分析不足。在全球乡村正在衰退[18],乡村地域系统应对外界环境变化与挑战的弹性有所降低的背景下[19],黄河流域各地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薄弱点。本文以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为节点,选取黄河流域136个县(区),对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乃至其他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划定的自然流域范围基础上,将引黄灌区加入黄河下游地区作为本文的研究区域,选取其中136个县(区)为研究对象。以内蒙古河口镇与河南桃花峪为节点,将黄河划分上游、中游和下游[20],其中上游研究对象26个、中游68个、下游42个。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研究数据主要包括5个方面:①专业村数据。通过全国一村一品统计调查系统获取1444个专业村数据,整理出4个节点年份每一个专业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主导产业从业人员占比等指标,采用均值法计算出136个县(区)的数据。②统计年鉴数据。通过《中国乡村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以及各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取,对个别年份缺失数据采用均值法进行填补。③PM2.5数据。通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数据和应用中心(SEDAC)获得。④DEM数据。由美国USGS网站的30m空间分辨率全球DEM数据获得。⑤黄河流域矢量数据由黄河下游科学数据中心提供。
1.3 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
1.3.1 指标体系
以现有研究成果[21-22]为基础,以科学性、代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为原则,从经济活力、资源支撑、环境友好、产出高效、社会和谐5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见表1,表中wa为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wt为指标层对系统层的权重)。
(1)经济活力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专业村是指以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为基础,形成的内部具有紧密联系的基本单元,在乡村地域研究中具有代表性[23]。因此,本文选用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专业村主導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农民人均纯收入来反映黄河流域乡村经济发展状况。
(2)资源支撑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基本载体。本文从资源丰度和资源利用两方面进行考虑,选取人均耕地面积表征乡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表征乡村资源利用水平。
(3)环境友好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内在属性。考虑到近年来空气质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24],雾霾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25],本文引入PM2.5年均浓度表征黄河流域空气质量状况;化肥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26],采用化肥施用强度表征土壤面源污染状况。
(4)产出高效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耕地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础元素,在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总产值、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来表征耕地产出效率。
(5)社会和谐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强力保障。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质量绿色发展成效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采用每万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每万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分别从教育和医疗两方面表征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社会状况。
1.3.2 熵权TOPSIS法
熵权TOPSIS法,首先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来确定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具体计算步骤见文献[27]。
1.3.3 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目标的差异程度,可以分别衡量组内差距与组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本文利用泰尔指数测度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并进一步将其分为上中下游间的差异和上中下游内的差异两部分。具体计算步骤见文献[28]。
1.3.4 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是用于度量某位置上的数据与其他位置上的数据在空间上形成的相关性,可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本文分别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 sI和LISA聚类图测度黄河流域136个县(区)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依赖性及空间异质性。具体计算步骤见文献[29]。
1.3.5 地理探测器
地理探测器是一种探测地理空间分异性规律,揭示其背后驱动因子的统计学方法。本文选用风险探测、因子探测和交互作用探测,分析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空间分异驱动机制。具体计算步骤见文献[30]。
2 结果分析
2.1 时序演变特征及差异分析
2.1.1 时序演变特征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测算出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贴近度及各子系统贴近度,见表2。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