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南新公园曾是克拉玛依市的垃圾填埋场,生境多样且破碎化,它是展现荒漠植物景观和群落类型的公园。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克拉玛依南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南新公园植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较少,但特有植物较多。共有维管束植物33科107属142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种,中国特有植物1种,新疆特有植物19种。含10种以下的单种和寡种科、属在公园内占有绝对优势,区系优势现象明显。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北温带分布为主,泛热带、旧世界温带、地中海等其他地区均有交流。根据植物资源现状及区系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资源保护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干旱荒漠区荒漠植物公园的管理和科研搭建基础数据平台。
关键词:南新公园;植物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保护措施
《农业灾害研究》是在较高层面上反映中国农业灾害研究与技术成果的学术性刊物,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安徽吴楚科技文化传播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1引言
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植物是公园绿地的主体,其物种的多样性及其配置直接影响城市公园的景观效果、群落的稳定及生态功能的发挥。精确的掌握植物多样性信息是城市公园规划和管理科学决策的基础。
克拉玛依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是北疆地区重要的交通、信息枢纽,也是新疆加速城镇化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全疆突出发展的10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随着建设美丽新疆的快速推进,克拉玛依依托其地理优势,重点打造城市旅游。南新公园作为克拉玛依首个以本土荒漠植物为主体、外来园林植物为辅的展现荒漠植物景观与群落类型的公园,摸清其植物家底对该地区以后的荒漠植物引种和公园建设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研究多局限于城市外围的自然荒漠植物群落,城市内部公园内的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南新公园的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多样性及其植物区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当地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本底资料,为干旱荒漠区荒漠植物公园搭建基础数据平台。
2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南新公园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南区域,距克拉玛依河约500 m,距金龙湖约为300 m。属山前冲击坡地,是戈壁荒漠区,区域内部由于常年积水形成次生湿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破碎,最大高差25 m左右。公园中部为冲沟洼地和雅丹地貌,外侧为人工垃圾填埋区,其他大部分地区均为小丘陵、洼地和沼泽,总面积37hm2。该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8.7℃,年平均降水量102 mm,年蒸发量高达3545 mm,为降水量的35倍。克拉玛依市风多且大,年平均大风(8级以上)日数71.3 d。研究区地表土壤以戈壁砾石为主,砾石含量为30%~50%,土壤含盐量较高,可达1.3%~1.5%。土壤贫瘠且盐渍化严重,胶泥土面积过大,常规园林植物很难成活。
2.2研究方法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法,于2017~2018年在研究區内多次进行植物资源调查。详细记录了植物的物种、生境、生活型及其主要观赏特性等信息。采集植物标本并进行室内鉴定,共采集标本100余份,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依据标本鉴定及参考资料编制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依据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2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2007)、珍稀濒危植物依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2004)、IUCN物种红色名录(2012)、《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13)、《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一高等植物卷》(2013)确定。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依据吴征镒的《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及其修订《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等文献确定。
3结果分析
3.1植物种类多样性分析
根据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文献资料检索,统计出克拉玛依南新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33科107属142种,占克拉玛依总科、属、种数的74%、54%、39%。这144种植物均为被子植物。其中单子叶植物有4科14属15种,双子叶植物有29科93属127种,说明被子植物在项公园内占有绝对的优势。栽培种为21科34属41种,占公园总种数的29%;除去栽培种后,公园内的野生维管柬植物为24科80属101种。由此可以看出公园内以本土野生植物为主,同时引入了部分外来栽培植物。
3.1.1植物组成特征分析
从科的水平来看,克拉玛依南新公园含2~10种的科在公园内种子植物中最多,有20科,占该地种子植物总科数的60.6%;含1种的科位居第二有11科,占总科数的33.3%,如裸果木科(Paronychiaceae)、榆科(U1-m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苦木科(Sima-rubaceae)、槭树科(Aceraceae)、葡萄科(Vitaceae)等,这些科的70%多为栽培种所在的科;大于20种的科在该地仅有藜科(Chenopodiaceae)和菊科(Compositae)2科,仅这两个科就含有52个种。由此可以看出公园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种类趋向在有限的少数科内,这些较大科对本区系的构成作用最大(表1)。
3.1.2植物生活型分析
植物的生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研究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南新公园地处荒漠带,种子植物生活型可分为7小类。其中乔木有7种,占总种数的4.9%;小乔木10种,占总种数的7.0%;灌木13种,占总种数的9.2%;半灌木13种,占总种数的9.2%;藤本3种,占总种数的2.1%;多年生草本44种,占总种数的31.0%;一年生草本52种,占总种数的36.6%。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植物生活型多样,以草本和灌木为主(表3)。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