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3-03-12
简要:摘要:社会保障是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它的国民提供的安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国家以再分配为手段而达到社会安定目标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内容包

  摘要:社会保障是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它的国民提供的安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国家以再分配为手段而达到社会安定目标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它是工业化的产物。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演变,存在问题

  引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当时根据宪法中“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一规定。在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的条件下建立了具有城乡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

  而在城镇则是建立了以劳动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为城镇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了多种保险和企业福利。1951年2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又进行了修订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项目包括养老、伤残、遗属、疾病津贴、医疗工伤和职业病等。总之城镇职工的生老病死都有保障。该制度由实行劳动保险的各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按工资总额的3%缴费,建立劳动保险基金。其中30%上缴中华全国总工会,作为社会保险总基金;70%存于该企业的工会委员会,用作支付职工因工伤残抚恤费、救济费、疾病和非因工负伤救济费、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丧葬补助费等项待遇。它所保障的对象是城镇企业职工。到1956年,全国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私人企业中的94%的职工都享受到社会保险的保障。这一制度对当时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60年末,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同时保险基金停止了积累,以前积累基金纳入国家财政。社会保险由企业单独负担,逐步演变成了企业保险。这种做法造成了现在社保基金缺口过大,形成一代人养两代人现象的主要原因。这时的社会保险实际上变成了前苏联现收现付制的模式。也就是由青年人来养老年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这种没有积累的企业劳动保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日益暴露其缺陷。

  80年代初,企业由于职工结构不同而出现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即老企业,老职工多,社会保险支出的负担过重,而新企业年轻人居多,社会保险支出就少。于是出现了企业劳动保险社会化的改革要求。从1984年开始,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的改革。者对均衡企业负担,保证养老金的支付起到了重要作用。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形成多渠道的费用筹集机制;改变养老保险现收现付的做法。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规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两种实施办法,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实践。19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核心内容是统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运而生。2001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开展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2004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吉林省、黑龙江省。2005年12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国有企业破产成为现实。失业问题出现。为解决失业人员的保障问题,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实际上失业保险基金从1986年就开始征缴,但那时叫待业保险,1999年改为失业保险。根据缴费年限的不同为失业人员发放最长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1996年工伤保险制度开始建立,企业根据性质不同按不同的比例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发生工伤事故,工伤人员的医疗费用补助、伤残津贴、伤残抚恤费、工亡职工遗属救济费等从工伤保险基金里支付。均衡了企业的负担。

  医疗保险由于企业付费的劳动医疗保险制度产生的道德风险。当时是职工吃药看病不用付费,直系家属看病50%报销。于是出现了不管是否需用,医生乱开方子,职工乱拿药,亲属看病写自己的名字回企业报销等现象。加上建国已经三、四十年,职工的老龄化的开始。这些都加重了企业医疗费用负担。医疗制度到了非改不可的局面。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也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费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生育保险1995年国家也开始实行,我们河北省是去年底才在全省范围内强制实行。至此城镇职工的五险全部建立起来。

  以上只是对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城市中还有广大没有工作的人员,他们的生活没有被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中。由于受到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还是奉行的养儿防老的观念。这也是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之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城市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鳏寡孤独者、社会困难户等一些特殊救济对象进行定期定量和临时救济。这是社会救助的范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城镇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和没有就业的人员。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使贫困人员享受了低保待遇。但并没有解决他们的保障问题。河北省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订了《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其中规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及失业人员可以参加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比例为20%,8%计如入个人帐户。2007年,国家推行城镇合作医疗,随后国家加大投入实行新城镇合作医疗。只要是城镇居民都可以参加。个人拿一点,国家补助一部分。对解决城镇居民的医疗看病问题起到了一些作用。还有一些社会福利项目和社会优抚是民政部门在做。以上构成了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大体框架。

  在农村主要是在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了农民,让每个农民都有地种,都能有饭吃。具体的还是养儿防老在发生作用。劳动力多就获得的多。后来又进行了农村互助合作社然后又到人民公社。生产队依照每个人的出工情况即工分来分配财物。对五保户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使他们的生养死葬等都有了依靠。医疗方面是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这种制度是在政府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农民遵循自愿、互惠、和适度的原则,通过合作形式、民办公助、互助共济建立起来满足农民基本医疗保健要求的农村医疗保健制度。即我们说的赤脚医生。利用平常学习一些医药知识给大家伙医治一些小病。在极有限资金的条件下,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传染病和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78年后,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农村的五保户救助和合作医疗制度也随之解体。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以农户家庭的自我保障为主。1991年出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办法》。进行了试点。但它的保障程度非常低。

  经过试点国家在2003年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河北省是在2007年全面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有加大投入建立新农合。对保障农民的医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最地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制订了农村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家庭成员无劳动能力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庭主要成员在劳动能力阶段,但因严重残疾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保障确有困难者;家庭主要成员因病、因灾死亡,其子女均不到劳动能力年龄,家庭保障确有困难者进行的社会救济制度。这些就是我国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城乡差别的保障制度。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在项目上,还是在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上都大大高于农村。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虽然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但建国这么多年了,却没有从根本上去改变。

  从城镇内部看,城镇职工的保障水平远远高于非职工。可喜的是城镇居民已可以参加养老保险,一样到退休年龄享受养老金。虽然费率偏高,参加的人员还不够多。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率。今年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费由企业支付改为社会保险统筹支付,抚恤费改为20个月的上年度省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这更有利于保障他们的权益。增加他们的参加保险的意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应继续深化。我认为生育保险完全可以合到医疗保险里面,反倒利于人员的参保,也便于管理。

  从农村看,社会保障框架远没有建成,保障项目不全,保障水平不高。受保障的人口极少,离社会保障的目标还很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有着农民的身份却失去了土地。如何保障他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很容易造成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的促进。

  今后将加大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这说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在加快步伐,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人将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中,保障水平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