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两篇)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7-06-17
简要:下面是两篇信息化管理论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多媒体在各个领域当中都有应用,对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第二篇论文介绍了信息

  下面是两篇信息化管理论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多媒体在各个领域当中都有应用,对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第二篇论文介绍了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项目的实践,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避免信息化教学的误区。

信息安全与技术

  《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多地融入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本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这一课程为例,简析了信息化教学软件在这一课程中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中职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电工电子技术;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并在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就是其较为突出的一个成果。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同,信息化教学手段整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应用的等多种技术,改变了原本简单单一的授课模式,让知识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和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基础学科,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学好这一学科对于夯实机电和电子类专业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特别是相关配套的软件的应用,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有着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教学手段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主要方式,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面黑板,有时再加上简单的几种教具就是教学活动的所有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作为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教师的互动基本就是在回答问题这一教学环节中,其他过程几乎很难全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很显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而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定理公式,仅凭语言的表述很难将动态的实验过程和定理讲解清楚。教学效果就难以得到保证。例如笔者在教学中所教授的《电工电子技术》这一课程,其中关于半导体的介绍,在介绍PN结的形成过程这一内容时,通过对文字知识的讲述,学生很难理解这一过程。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由于初中的相关基础知识的不完善,导致在现阶段的学习中遇到种种问题。仅仅通过讲解定律公式的方法是无法达到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如果能应用白板教学软件,在课堂上播放PN结的形成过程的视频教学软件,那么学生就可以清楚直观的了解这一抽象的定理。很显然,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教学的需求了。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1、灵活运用白板软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完成教学目标。笔者所在的学校购置了白板设备,为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电子白板,电脑和投影仪。上课的时候将电子白板和电脑连接起来,通过投影仪将电脑中的内容投射到白板上,同时还可以在白板上直接对内容进行批注等操作。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备课也更加方便和快捷。课堂中大段的板书也不需要在黑板上书写,直接呈现在课件中,大大节省了时间。

  复杂的定理和实验过程也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中。正如前文所说的半导体中PN结的形成这一知识点,就可以通过课件中的Flash动画来完成教学活动。再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一节中,关于“旋转磁场”的产生。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进而就很难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而有了白板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这一过程可以通过Flash动画生动形象地着展现在学生眼中,学生可以非常清晰明了地理解这一抽象复杂的工作过程。

  再加上网络的普及,电脑与互联网的应用,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拓展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将书本上的知识与专业发展的前沿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2、应用学科配套仿真软件,更好服务于教学《电工电子技术》一书中,包含电工和电子两大方面的知识。其中模拟电路这一部分可以通过相关仿真软件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电路的特性。例如“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这一章节,以往只能通过在黑板上画图的方法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电路的工作过程无法立体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利用Protel软件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上利用白板设备演示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学生可以看到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功能的实现。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让他自己使用Protel软件按照书上的电路图连接,并进行仿真实验。可以验证书上的各种定理。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软件中验证“基尔霍夫定律”,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读图组图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对各种定律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最大程度地与老师互动,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气氛活跃。枯燥难懂的电学知识不再是让学生头疼的拦路虎,学生有了有趣、有乐、有成就感的学习体验,渐渐会喜爱这一门学科,为今后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与电工实训课程配合,更快提升实操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关于电工这一方面内容的教学,采用的方法是边讲解边演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工作量大,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记忆不深,自己实际操作的时候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积极性受挫,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兴趣下降,使得电工操作成为一个难点任务。而引入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后,在教学中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讲授到“三相异步电机的控制电路”这一章节中,应用了模拟仿真软件。在软件中,对每一种控制电路,都分为“电路结构讲解”、“低压原件介绍”、“手动布线”“自动布线”“模拟仿真”等几个模块,通过每个模块的学习,学习在实际操作之前,就可以将每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和控制原件的功能理解透彻,通过手动布线和自动布线的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模拟布线过程,在模拟过程中找出错误,改正错误,最终可以熟练的掌握每一种控制电路的布线方法。这比传统教学手段中,老师单纯讲解,学生边看边听的方法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经过模拟仿真的过程,学生也可以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这为实际动手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减轻了教师在讲解实训课程时的负担。

  4、利用互联网技术,巧用智能化手机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几乎所有学生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媒体都和网络打交道。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操作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在班级建立一个QQ群,用来交流讨论在《电工电子技术》这一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作业也可以通过发送群文件的方式传送到群里,方便教师批改讲解。教师在网络上看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知识讲解、微课视频等等,都可以传送到群里,供学生共享学习。学生用起来很方便,积极性也很高,大大增强了互动性。

  同时也延伸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智能手机的发展,也促使了APP的大规模发展,学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也课程学习相关的APP软件,在软件中自主学习。极大地扩展了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学生可以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到专业知识。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三、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避免信息化教学的误区

  信息化教学手段虽然给传统教学方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笔者认为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合理化使用,不能过度依赖信息化手段,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特征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网络上的信息多而杂,课件等相关学习资料也多如牛毛,这些学习资料的质量却是参差不齐的。作为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做好筛选,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资料,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同时更不能简化弱化教师的授课作用,多媒体课件再精彩也替代不了教师的作用,如果课堂教学中,全程播放课件,过度依赖教学软件,教师不做讲解,不参与教学,则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对《电工电子技术》这一课程中的教学促进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和学校应努力完善信息化教学系统,提高信息化教学手段,建立更广阔的资源平台。将这一工具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工作中,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方位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欣.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专业教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

  [2]吴智.浅谈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实践中的应用[J].课外阅读,2012(16).

  [3]周坤亮.信息化教学手段综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欧娟娟 单位:安徽滁州技师学院

  《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项目的实践》

  摘要: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教师教学比赛,在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开发与应用,促进学校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与推广,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以2015年国赛一等奖作品《食全食美》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食品专业;中职组;

  一、引言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0年开始举办至今,赛项几经更迭,唯一没有发生改变的是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该项目强调设计理念。鲁中中等专业学校自2011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至今共有18名教师进入国赛,其中教学设计赛项获得国赛一等奖4个,国赛二等奖7个,积累了丰富的参赛经验和信息化教学推广经验。笔者2015年作品《食全食美》于获得中职组国赛一等奖,轻纺食品类组内第一的成绩。现以该作品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二、选题是关键

  食品专业课程很多,选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专业基础课中的《食品营养与卫生》和专业技能课中的工艺类、检验类方向。考虑到当前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做到科学合理调配饮食以促进身体健康,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是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实际问题,关注度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因此我选择了《食品营养与卫生》中第二部分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开篇之作《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该课题中营养配餐过程数据处理过程复杂,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掌握,正是信息化手段的着力点。同时,课题的名称很重要,要一下引起听者的兴趣。推敲课题的名称的时候,团队成员推敲了很多,如《舌尖上的营养》、《舌尖上的健康》《食全食美》……,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食全食美》最能凸显营养配餐的目的,营养素全面、适量,食物搭配合理,才能既美味又健康。

  三、设计是灵魂

  第一,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脉络,其确定要有理有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懂知识、会操作。因此本课结合课程内容、公共营养师岗位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确定本课知识目标①:了解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知识目标②:掌握能量、营养与搭配的相关知识。

  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典型标志就是能编制食谱,营养配餐,因此,确定能力目标①:利用配餐软件,灵活编制食谱;进行公众营养改善,是公共营养师的岗位职责,是食品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确定能力目标②:利用营养APP软件,助力公众营养改善。在情感目标的设计上,从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入手,情感目标①:关爱父母,提高家庭素养;让孩子利用所学,为父母制定食谱。这样,孩子们在与父母交流,观察记录父母生活习惯的过程中,能深刻体味父母的节俭、辛苦以及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情感目标②:利用“微时代”工具,增强参与公众营养改善活动的意识,提高社会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传播营养知识,时刻培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而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在配餐时对于“食物到底应该如何搭配才能保证能量摄入均衡、改变营养不足或过剩的问题”难以掌握,因此将“把握食物的搭配与平衡”其确定为本课重点。而营养素的计算繁琐,学生即使掌握了知识也难以编制出合理的食谱,因此将“编制营养食谱”确定为本课难点。

  第二,教学策略要符合我国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真正运用和实施。本课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针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知如何做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结合学校学生集体用餐的情况,与学校膳食科合作,设置真实工作任务“为学校餐厅编制一周营养食谱”,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通过配餐软件进行练习、操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是实现了课堂的延伸,其教学过程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根据上述课前准备。课前,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动员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在活动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或者通过平台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微课,并完成在线测试,从而掌握学生知识能力上的薄弱环节,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本课的课前准备为:①信息准备平台任务——搜集社会公众关注的营养问题,加强职业岗位认知。平台任务——通过校园网发布调查问卷,获取我校学生群体信息。②知识准备平台任务——搜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平衡膳食”的记载,并尝试用现代营养学知识对照解说。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载体和手段要突出“信息化”,图片、视频、FLASH动画、微课、课程网站、虚拟仿真等都是信息化的体现,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遵循两个原则:①必不可少;②合适使用,切勿“堆砌”。

  本课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部分:①学营养理论:本部分由三个环节组成——探能量、论营养、习搭配,通过FLASH动画和视频交互学习软件,场景串联,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能量、营养与搭配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平台在线测试,及时掌握了学生学习情况,达成知识目标。所用信息化手段:FLASH动画、视频交互学习软件必要性:场景串联、寓问题于情景,使学生灵活掌握三餐搭配要点,突破重点。

  ②配平衡膳食:本部分由四个环节组成——探需求、选食材、列食谱、做调整,引导学生根据服务对象的能量需求状况,利用食材手册APP挑选食材,利用配餐软件列出食谱,并通过量的调整和类的更换,对营养素过量或不足情况进行调整。所用信息化手段:营养配餐软件(食材手册APP辅助)必要性:营养配餐软件是本课核心的信息化手段,它依据服务群体身体状况,确定其营养素需求量。之后学生选择食物,餐品的营养素含量会以柱形图的形式直观显示,其中蓝色代表营养素含量过高、橙色代表过低、绿色代表正常。学生通过更换食物的质量或者种类,实现营养素含量与推荐摄入量之间的平衡。这有效的解决的营养素种类繁多,计算繁杂的问题,轻松化解难点。

  ③评一周食谱:本部分主要由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组成。课后,将学生编制的食谱交由膳食科工作人员评价。而对于学生的综合评价,以学生的参与度作为评定基础,不仅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效果,更多的关注到自我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所用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教学平台。必要性:实时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掌握情况,实现过程性评价。课后拓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庭素养和社会素养。

  四、见解是境界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展示时间只有10分钟,让外行听懂作品中讲授的知识,让内行认同作品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参赛教师必须对知识点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对信息化手段有灵活的运用技巧,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具体地说,在选题确定以后,一方面,教师在授课经验基础上,要借助网络,查阅他人的博客、论文,了解其他人的经验以及当今社会对该方面知识的研究进展情况,集众家之长而深化认识,形成对知识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要观摩各种信息化赛事,揣摩信息化手段应用技巧,提升眼界。

  2012年—2013年,微信发布任务,QQ群交流互动,还会被认为是一种信息化手段。2014年,专家目光就开始关注教学平台对学生的时时监控、对教学结果的及时反馈,以及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2015年的《童言语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校企合作同步课堂”,利用信息化通道,将教室与幼儿园实时同步连接,教学效果的优劣,学习结果的好坏由幼儿园老师与孩子们进行评价,是将“传感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结合的优秀作品。

  《单嵌钱袋的缝制》是以产品生产为纽带,以模拟生产活动为目标,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作品的同时,又利用信息化手段线上销售,为“互联网+教学”模式提供了启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教育需要教师高度的专业和情感投入、智慧投入,中国教育信息化变的永远是技术,不变的永远是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柏景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解析——以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12):43-46.

  [2]兰益,刘勇,申晓萍.高职插花技艺实训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全国一等奖课件为例,广西农学报,2016(6):63-66

  作者:高红霞

  推荐阅读:《信息安全与技术》杂志是我国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领域集学术性、技术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为一体的国家级月刊,面向中国信息安全与技术领域,展现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成果,创建中国信息安全与技术领域第一交流平台,以期提高我国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