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碳抵消市场因为缺乏透明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导致发展十分缓慢,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区块链发行碳通证不仅体现了碳资源的价值,还运用市场手段促进了碳普惠的发展。目前,大部分文献集中论述基于区块链构建碳抵消的理论设想及必要性,现实应用研究极少。未来要继续探索相关的政策支持、激励机制、计量标准、审核机制,更好地发挥区块链技术对碳抵消市场的积极作用,以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碳抵消;区块链;碳通证;碳中和;自愿碳排放市场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0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为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作出更多努力和贡献,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通过消除二氧化碳的量,来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达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目标。碳抵消(carbon offset)作为实现“零排放”的有效途径,在未来碳排放交易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及发展空间。目前,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有待完善,国外碳抵消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区块链使用场景的不断拓宽,这些问题将在区块链中通过碳抵消来逐一解决。
1 相关概念
1.1 碳抵消的概况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对“碳抵消”的定义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与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抵消。也就是说个人或组织通过有效措施获得相应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可用于抵消本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现时世界上被广泛认可的碳抵消有两种:核证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ER)和自愿认证减排量(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VER)。对应的,碳排放市场也分為强制性交易市场和自愿性交易市场,自愿性交易市场一般是指除了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外,自愿参与减排项目,通过购买认证的减排量进行抵消的交易市场。自愿认证减排量是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根据国际公认标准验证,不受《京都议定书》排碳“总量控制及交易协议”的约束,可通过购买自愿认证减排量即“碳信用”来抵消他们的碳足印。碳抵消机制体现了碳交易体系的灵活性,也是其重要补充(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一方面有助于碳信用更加市场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群体的加入。
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计注册约14550个碳信用项目,碳抵消体系所覆盖的行业也有所不同,其中覆盖较多的领域为林业、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等(杨宇,2021)。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作为全球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基于国际规则的温室气体排放登记、减排和交易平台,其创始人Richard L.Sandor在2021年中国未来金融峰会上指出,全世界碳抵消发展前景巨大。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在印第安纳州有一个除碳项目,该项目通过无人机等技术对土地生产能力进行监测,预测未来二十年农户的收入水平并实现碳抵消。如果让世界各地的农户有动力来参与到类似的减排项目并积极推进碳抵消,就有助于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1.2 区块链及碳通证
2008年,区块链技术由于比特币兴起而备受关注,因其具有去中心化、资料可追溯、防篡改、共识机制等技术特征,开始被各行业关注、研究及应用。目前,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集中于金融、产品溯源、数据查证等领域,具有跨国转账费用低、效率高、数据安全及准确度高等优势(吉斌,2019)。
区块链中的通证化(Tokenization)是将实物或权益转化成区块链上的通证,由区块链保障其安全性并在各个区块中记录其流通,持有者可以便利地享受通证流通所带来的收益。通证,需要具有高流动性、快速交易、快速流转、安全可靠的“通道”,区块链技术为通证提供了交易和流转的基础设施,带动了通证的不断发展(Yongfeng,2018)。
如图1所示,碳通证是将碳消除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消除量通过加密上链变成可以流通交易的通证。形成的碳通证可以用于直接抵消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可以继续持有。碳通证交易比传统碳抵消交易更加安全便捷,可以容纳更多的投资者,境外购买者可以通过平台购买碳通证来抵消自身产生的碳排放量,提供碳消除项目的供给者能通过平台获取相应的碳补偿。
2 发展基于区块链的碳抵消的意义
自愿性交易市场和抵消机制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加强气候合作及解决公平问题,然而,执行的过程不尽人意。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曾在碳抵消标准的报告中表示,部分学者认为,碳抵消的计算方法不够准确,难以证实真实的碳消除情况或支持“碳中和”的实现。同时,自愿碳抵消市场因为缺乏透明度、质量保证及非官方标准而饱受批评。
2.1 解决碳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
碳排放量的审核工作,一般是委托第三方核查组织对企业或项目上报的碳排放实际情况进行核查。在这个过程中,被核查对象与委托人之间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果第三方核查组织没有负责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使企业隐藏了碳排放的真实情况,就会出现碳排放造假(袁莉莉,2020)。同样的,在碳抵消过程中,如果现实中的碳消除量无法验明真伪,除了会影响其自身价格外,还无法抵消现实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将会严重扰乱碳排放市场的秩序,不利于碳市场的长期发展。
潘晓滨 (2018)认为自愿减排项目是强制性碳排放交易制度的重要补充,因此减排项目所产生的碳抵消信用具有真实性、额外性、可核证性、永久性及可执行性。当前,碳抵消信用系统缺乏透明度导致过度信贷和双重支出,高额的交易成本将财富转移给经纪人和代理人。因此,需要结合区块链技术创建碳信用生态系统,以便为碳市场带来更高的透明度、可访问性、流动性和标准化 (Saraji ,2021)。
推荐阅读:区块链方向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