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教育论文刊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文科技素质教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5-03-27
简要:论文摘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以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高校纷纷开设了人文科学素质教育课,但实际效果不佳很

  论文摘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以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高校纷纷开设了人文科学素质教育课,但实际效果不佳很值得我们思考。本文详细分析了现阶段大学人文素质科技教育课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必须用网络技术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如何用网络技术提高人文科技素质教育课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式。

  论文关键词:教育论文刊发,网络环境,大学生,人文科技素质教育

  对于一般高校而言,未来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坚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为目标,以文理学科渗透为方向,以课程的设计的完善为重点的教学教育的改革,坚持专业教育和人文科技素质教育相互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全能型人才。人文科技素质教育已经引起各类高校的普遍关注,纷纷通过开设人文科技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但随着各高校的连年扩招,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在分配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有限的学时时,高校往往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专业教育,而人文科技素质教育或多或少的被边缘化了。出现了人文科技素质课往往被安排在晚上或周末,教师往往以讲座的形式进行灌输式的传统教育,学生对此毫无兴趣,上课时,逃课、开小差、看其他书籍、混学分的现象是随处可见,与学校开设人文科技素质课的初衷背道而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和教学资源内提高人文科技素质课的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各高校应当认真探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人文科技素质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文科技素质教育模式的单一和内容的陈旧,限制和弱化了教育的效果

  就教学模式而言,目前人文科技素质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上大课,听讲座的数量型,任务型,单项式教学,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与素质教育提倡的个性化,研究式,交互式质量型教学有相当差距,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当脱节。教学内容上以教师讲义为主,学生往往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即使有也可能过时。不能反映当前人文科技素质教育方面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削弱了人文科技素质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对自身人文科技素质的提高寄希望于教师的引导,由于高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虽然绝大部分高校规定担任人文科技素质课的教师有较高的职称,但现阶段教师专业课教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为了完成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投入到人文科技素质教育课精力往往有限。另外,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教师特别是中轻年教师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一种欠缺人文科技内涵的教育,其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量大面广的教学规模和不断增加的学习需求面前,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培养方面,不少教师感到束手无策。

  3.课业负担繁重导致学生难以兼顾人文科技素质教育

  对一般的学生而言,除了要学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分外,还要应付外语过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加之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要参加第二学历,各类证书考试等等,这些均会花费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些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当繁重,所以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就很难兼顾,对人文科技素质课的热情也就自然不高了。

  4.当前市场经济导致学生轻视人文科技素质教育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大学教育越来越紧跟市场经济,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决定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学科的建设。这样一来,与市场不密切的人文学科技素质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加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给莘莘学子造成很大压力。实现就业仍是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第一学习目标。所以重实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在学生中较有市场,使学生误以为自身的人文科技素质远远没有考试分数,奖学金,特级证,资格证和毕业证书重要,所以人文科技素质教育就不会有大的吸引力,甚至部分学生认为人文课程对将来自身发展没有作用,在学习上更加忽视。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异,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时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增加竞争力,高职高专学生大都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对素质教育却形成一种偏见,把素质教育仅仅看成一种理论说教,忽视了“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形成一种误区。

  5.校园人文科技环境欠缺导致学生难以获得人文科技素质教育

  近年高校办学条件的发展多专注硬性指标,例如,各高校校园网硬件投入较大,而校园网上真正用于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别是人文科技素质方面的资源却十分有限,这显然不利于营造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

  二.网络环境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科技素质具备的特有优势

  1.网络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人文科技素质学习情境

  在网络信息中,除文本信息外,还包括大量非文本信息,如图形,图像,声音信息等。网络环境正是综合了许多的媒体的特点,网络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也从静态的文本格式发展到动态的多媒式连接,使得教学信息能以多种方式呈现,从而提高了学习者的人文科技素质教育的学习效果。

  2.网络环境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人文科技素质方面的学习资源

  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可为学习提供大量的可利用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大的资源库,学生可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到他所需的资料,还可以通过e-mail,公告栏等找教师或专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另外随着动态网页技术逐渐趋向成熟,资源的获取也变得越来越生动,感性。学生在获取这一类信息时,不仅学习兴趣巨增,而且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3.网络环境能为大学生提供相互交流与协作平台

  网络环境下提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上的其他专家学者的多样化交互与协作,人文科技素质教育再不是传统的课堂学习和孤单的个人自主学习,而是可以利用网络协作平台,如qq,e-mail,视频会议系统等在交流与交互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克服了传统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障碍,拓展了学生人文科技素质教育的活动空间。

  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面对面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通过网络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科技素质的途径与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认文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要求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按照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遵循大学生素质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大学生素质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首位,把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转变教育观念,重塑人文科技素质课教师的角色意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分清崇高与卑下,逐步提升人格,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应当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打破因袭或仿照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性实施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学校应不断的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美化校园,增加各类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

  我们知道,在现代传播环境下,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对象不仅看书而且看电视,看光盘,与网络连接的一代。他们习惯于通过画面快速接受新知识,习惯于在虚拟的场景中倘佯;他们更善于通过感觉印象理解图像信息或身体语言。一个固守传统教育观念,或仅仅“立足三尺讲台“的人文科技素质教育工作者,已经远远落后时代的步伐。网络环境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与传统的师生关系有着截然不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之本,与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倒不如说教师是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者。因此,他需要教师做到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知识,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树立新的师生观,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特别要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金鹏 曹源 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 顾爱群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 【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 (22)

  3 赠央偶 对网络环境下教育创新的思考 【j】 科技创业月刊 2003 (8)

  4 江强安,陈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