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博物馆纷纷依托馆藏资源广泛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但在馆校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发布将对规范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机制,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源自赵瑶, 传媒论坛 发表时间:2021-07-08
关键词:馆校合作;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
《意见》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政策的形式公布的有关开展馆校教育结合的指导方针,其对博物馆如何利用馆藏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给予了充分的指导,以期进一步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使得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更好地融入学校教学,提升馆校双方依托文物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效用。
一、《意见》提出的背景及制定思路
截至2019年底,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已经达到5535家。[1]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职能之一,多数博物馆都设置了负责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部门,组织设计、策划、开展各类博物馆教育课程。中小学生群体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受众之一,许多中小学校利用教育部门提供的研学经费或自筹资金到博物馆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来提升学习效果。以笔者就职的中国铁道博物馆为例,2019至2020年间,我馆接待的中小学生团队达一百多批(次),累计接待学生总数近万人。
近年来,馆校合作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但从目前馆校合作的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短板和可以提升的空间。此次出台《意见》正是基于此背景制定的,具体分析如下:
(1)中小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与博物馆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学校到博物馆开展校外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将博物馆独有的馆藏资源作为学校教学的有效补充,以完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但有些情况下,学校并不了解博物馆的实际资源,或者说博物馆的实际服务能力并不能完全达到学校的需求。学生在学校就已经可以消化和吸收博物馆教师准备讲授给他们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学校没有必要大费周折带学生到博物馆里学习。因此,校方对于博物馆方提供的教学内容不甚满意,双方后期的合作就可能不会长久维持。
(2)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趋同,博物馆教育形式单一传统。不同于学校的传统书本教育,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在教育活动中要以馆藏资源为依托。现如今,多数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仅停留在参观游览及简单的手工制作上,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书本教育趋同,并且博物馆老师大多也是采用单向式的教育方法,即老师讲授,学生理解。然而,由于博物馆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学生大多不能专心听取老师的讲授,使得学生在博物馆的学习处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层次,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3)馆校双方缺乏可供量化的合作机制。博物馆和学校分属于不同的管理机构,尽管双方有着相互合作的意愿,但是在具体的沟通对接环节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就目前馆校合作的情况来看,由于双方缺乏可供量化的合作机制,双方的合作没有有效的衡量标准,因而双方的合作存在着束缚和复杂性。综上,规范化馆校合作机制的作用不言而喻。
二、《意见》的具体举措及作用影响
《意见》的出台能够对利用博物馆展教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起到何种影响,又能从哪些方面促进中小学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先对《意见》的具体措施进行梳理后再展开分析。
《意见》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合作机制、为博物馆教育提供组织保障等。例如,《意见》中提出要丰富博物馆教育内容,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这其中还特别要求了“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会同教育部门和学校,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2],开发活动课程及实践活动,这对应了前文提及的“中小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与博物馆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的问题。只有双方真正能够将合作过程落实落地,能够以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校的教学需要为基础开展教学设计,才能够维持馆校合作。
《意见》中还针对上文提到的“博物馆教育形式单一传统”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要求,如“加强博物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本区域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对接,扩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3]。这一意见在数字化时代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促进博物馆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共享,特别是有助于农村地区以及博物馆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享受和其他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缩小差距、推动不同地域间教育水平的均衡化发展。此外,《意见》中还大力倡导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其中的重中之重是要求博物馆能够根据其环境、展品、展览等内容,通过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增强博物馆教育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这一方面的要求非常恰当的对应了上文提到的目前博物馆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博物馆开展的教育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其特殊性,必须要以博物馆特殊环境、展品、展览等内容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并且运用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才能够挖掘出博物馆教育独特的“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以及实现将所学内容“直接经验化”的优势。[4]
此外,《意见》中还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差异化的教育目标要求[5]。例如,小学生以了解内容和背景为主,兼顾趣味性和故事性;初中生能理解观点,兼顾实践性和体验性;高中生能独立思考,兼顾探索性和研究性。这一方面是对博物馆因材施教地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对应了上文提及的目前博物馆教育存在“走马观花”式学习的具体问题。具体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开展实践性和体验性的学习,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则需要提出进一步深入思考和表达自身观点,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够停留在浅显的参观阶段,而是要基于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展“探究式”的实践学习,这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独家优势。
《意见》中还针对推进馆校合作共建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这对应了上文提及的“馆校双方缺乏可供量化的合作机制”的问题,其中特别提及了需要加强双方工作人员的交流和了解。这一方面的内容极有针对性地说明了目前在馆校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难题。馆校双方由于互相缺乏了解,导致博物馆人员不能很好地把握讲解内容,容易造成重复教学的问题,而中小学校也不了解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往往对一次参观学习能够达到的效果估计地过于理想化,如此一来就造成了馆校合作不理想的局面。因此,《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求博物馆做好与学校的沟通,博物馆需要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并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和跟踪反馈机制。
总结而言,《意见》以学生群体实际为出发点,鼓励多方力量参与博物馆资源开发,以促进馆校合作水平进一步深化;也对博物馆课程设计指明了方向,同时要利用好优秀课程的模范效果,通过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积极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针对《意见》的出台,博物馆和学校双方应该如何将其真正落实,从而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最终目的呢?
三、馆校双方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的各项要求
(1)资源建设坚持针对性、均衡化、广覆盖。作为博物馆来说,首先要充分理解学校及学生的学习目标,建立完善的学生活动体验、学习效果评估、服务满意度评价等跟踪反馈机制。关键在于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的特色馆藏资源,研究开发相适宜的教学课程,针对不同种类的课程,分别设定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方式及考核办法。因材施教,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此外,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还应该注重形成覆盖面广、均衡性强的格局。教育部门与文物部门增进合作,充分利用数字化与融媒体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博物馆资源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加入到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中,提升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接收面和接收方式。还需认真思考探讨,设计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博物馆研学课程及线路,构建博物馆研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功效。此外,针对博物馆资源相对薄弱的城市及农村地区,多组织开展博物馆进校园、下基层等流动展览和教育活动,经常性地筹划开展受众面广、实操性强的博物馆教学实践活动。
(2)博物馆教育服务应贯穿教育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一次完善有效的博物馆教学,绝不是简单的参观浏览、听取讲解就能够概括的,这一学习过程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共同体现。首先,课前服务要注重创新。时刻以学生学习为目的,提升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双方在事先经过密切的沟通,交流互相的需求后,可以共同起草和制作博物馆手册、导览图、辅助读物、口袋书、动漫等学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博物馆的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其次,课中服务要注重融合。博物馆教学的另一项特殊优势是博物馆资源包含的内容往往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涵盖多学科,具有综合性的,这正弥补了学校教育中难以体现的“跨学科学习”内容。因此,中小学的各学科教学内容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并可以通过博物馆的教育内容将这些学科的部分知识实现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馆方还要不断改进完善博物馆的学习方式,增强博物馆教学效果。最后,课后服务要注重常态化。教育部门及学校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的区域,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针对性的学习专题活动。此外,各地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加强馆内研学课程的设计和“博物馆进校园”等项目实施,促进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相吻合。
四、结语
尽管我国已经针对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指导意见,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的博物馆教育仍位于起步阶段,我们期待《意见》的出台成为指引博物馆开展中小学教育的一盏明灯,指导博物馆与中小学校更好地合作交流,使得教育功能不断完善、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将馆校合作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全年龄段的学生,帮助学生们全面、高质量的发展。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