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OBE理念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0-10-19
简要:摘要:新时期,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理念为切入点,基于OBE理念视角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

  摘要:新时期,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理念为切入点,基于OBE理念视角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的教育实施路径,旨在培养品德素养和政治素质高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农家参谋

  本文源自农家参谋,2020(23):196+221.《农家参谋》(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服务农家发展的刊物。本刊始终坚持“面向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办刊宗旨,不遗余力地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最新的致富信息,培育出了一批种植、养殖高手和市场经营能手,无数读者在《农家参谋》的指导下,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至富带头人。

  对于高校教育而言,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充分利用好课程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相互渗透,以达到协同效应,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确保高校学生发展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但是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是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所面临的重要困境。鉴于此,本文通过系统介绍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OBE理念视角如何建设“课程思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1、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理念概述

  1.1OBE理念

  OBE是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的,以学生为本,以能力、目标或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OBE理念的提出,迅速被《华盛顿协议》全面接受,并将其推广应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当中。关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起源于美国,截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且是工程教育国际和工程师资格国际相互认同的重要保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始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并将其核心内容融入到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双创课程建设等方面,直接推动了这些方面的创新发展[1]。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OBE理念的融入,让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育,并倾向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1.2“课程思政”理念

  从“思政课程”发展到“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具体表现形式,强调在各专业各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学科专业知识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和资源,以实现全方位、全程育人目的。同时,要求全体教师摒弃对思政教育的片面认识,充分意识到思政教育并非思政教师的工作,而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并在具体的专业学科教学中树立较强的思政教育意识[2]。“课程思政”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的创新实践,应将思政素质的培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以此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确保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可以发展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3]。现如今,高校专业教学围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共同关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问题。纵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可以发现思想品德、语文、艺术等具有德育内涵的学科,分别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能力提高教学要求,提出了育人目标,体现了各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优秀教师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方位育人;另一方面这些课程实现了专业课程和思政理论课程的有机整合,在满足高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2、OBE理念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的教育实施路径分析

  2.1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融合过程,要求各专业的各个课程共同为育人贡献一份力量,树立协育人理念。“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的在于要求其他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对学生展开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确保“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在育人方面保持同步。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应重视教育体系的构建,以促进育人效果最大化[5]。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应以思政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推进各专业课程协同育人,重视多样化、有效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促进师生互动,以大幅度提高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兴趣,为提高育人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应做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优化。在实践中,应做好如下几点工作,一是强调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应以“第一课程”为阵地,推动“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丰富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将最新思政理论研究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到jiang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进入专业课程及专业课堂,以此不断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二是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以此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最大化。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课程思政”教育更具实效性,所选思政课教学内容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在迷途中辨认正确方向,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应重视“课程思政”教学与社会实践教育的结合,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活动的过程中,接受社会公德教育,以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思政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3重视“课程思政”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执行者。因此,专业课程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应在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将传授专业知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渗透到各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此保证每一门专业课程可以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以此促进“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除此之外,“课程思政”教学中,应重视专业知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生活标准来衡量学生,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提供保障。同时,教师也要关注自身对学生的影响,重视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学生认可且爱戴的教师,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作用于学生,促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且政治修养高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为例,大部分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国外一些主流的计算机程序为主。而为了在此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专业教师可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列举国内WPS、泼辣修图、Snipaste等知名度较高的软件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告诉学生我国之所以可以研发出这些软件,是因为我国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也与我国良好的科研环境密切相关。

  2.4构建网络“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应重视“互联网+”作用的发挥,构建网络“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搭建“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平台,运用大学生喜爱的网络方式来开展有效地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由讨论。同时,教师应把握时代主流和热点话题,有机渗透社会核心价值观,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生活化、时代化发展。除此之外,以德育教育为抓手,将思政课与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让思政教育课从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从理论引向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思政理论内容;并在实践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无声影响,以大幅度提高思政教育效果,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OBE理念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立德树人为立足点,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以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以此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确保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的具体要求,为促进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向宇.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回归与创新”——基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实践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20,37(2):91-96.

  [2]黄泺.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践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16):189-190.

  [3]李荣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究[J].现代英语,2020,(4):62-64,99.

  [4]代俭英.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2):103-104.

  [5]张南南.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以”课程思政”为视角[J].财会学习,2019,(2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