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非常重要,在“预习、引导、交流、巩固”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知识,还可以对知识进行巩固,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在实际运用中,因为农村教学环境和设备存在一定的欠缺,在教学模式中也有出现一定的问题。为此,下面文章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预习、引导、交流、巩固”教学模式应用展开详细介绍。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预习引导,交流巩固,教学模式
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预习、引导、交流、巩固教学模式效果
1.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因为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基础理论,从而为今后数学的学习提供支持。此外,在这一教学模式教学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因为该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学习数学知识,从数学基础知识、解题技巧、课堂交流等多个方面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2.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学生有直接的联系,教师使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知识实践能力、知识总结能力、新知预习能力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会得到提升。与此同时,也会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预习、引导、交流、巩固”教学模式要点概述
1.预习。
在进行数学新课程教学时,预习是学生了解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没有经过预习,那么则会在课堂中出现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在预习阶段,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需要将课程中的要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直线、射线、线段》一课为例,教师针对这一课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要先将这一课重难点进行总结,例如直线、相交、交点、尺规作图、中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定义等。
预习时教师可以制作PPT,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动态地了解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为之后的正式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因为已经有了了解,所以在真正学习时便会得心应手,以此便会真正深入了解本节课知识。
2.引导。
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引导”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便会需要教师通过话语、实践等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并且熟练掌握运用方式。依然以教师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一课为例,学生在学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时存在疑惑,那么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画线段的方式,以实践的方式体会这一点。学生在接受教师指导之后,会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这时再通过习题对该知识点进行巩固,以此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3.交流。
所谓交流,即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讨论,通过有效的交流,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知识。在对《直线、射线、线段》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尺规作图这一知识点进行探讨,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尺规作图的方式与技能。在讨论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在小组中讨论尺规作图的方式,并且由小组出一个作品,教师再进行评判,对画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以此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经过交流之后,也能了解小组内其他同学的想法,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从而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4.巩固。
巩固是整个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目的在于对本节课知识进行了解,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依然以《直线、射线、线段》一课为例,教师在对此课进行教学时,进行到最后巩固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对这一课知识先进行整理,针对不了解之处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或者是直接询问教师,深入了解这节课中的重难点。随后,教师则可以准备一些习题,让学生将本节课中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运用,从而真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知识,学生可以准备错题集,以此让学生对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进行记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预习、引导、交流、巩固教学模式的运用
1.从数学基本知识入手,扎实学生基础。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学生只有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身数学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水平。所以运用“预习、引导、交流、巩固”教学模式时,教师便可以从基础知识方面入手,让学生深入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画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一课基础知识进行预习、了解,例如轴对称图形、垂直平分线等,学生在了解这些基础知识之后,便可以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以便学生更加熟练地画出轴对称图形。
2.合理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初中阶段的教学,除了要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以外,也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协作精神,而“预习、引导、交流、巩固”教学模式恰好能够通过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班级中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进而为其创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以人教版八年级《等腰三角形》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此课教学时,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讨,在小组的交流讨论过程中交换自己的意见。如例举生活中常见的等腰三角形物体。学生对该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时,一方面可以加强同学间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小组内其他同学进行交换。对于该问题,学生可以举例流动红旗、圆锥主视图以及45°三角板等。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此外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节课的基础内容。
3.设置教学习题,高效巩固知识。
在“巩固”这一环节,教师除了基本的教材课后习题以外,也可以搜集一些课外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要注意习题既要包含此课重难点知识,同时也要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习题对本课知识进行牢固掌握。以人教版八年级《勾股定理》一课为例,教师在对此课知识进行课后巩固时,除了教材中最基本的练习题以外,也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一些适合学生且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习题,让学生既能够巩固勾股定理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解题水平,真正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预习、引导、交流、巩固”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巩固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全面突破农村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实现教学与素质的双向提高。
[参考文献]:
[1]章建春.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交流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研究,2009(08).
推荐期刊:中学数学教学教师论文发表期刊
《中学数学教学》(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和安徽省数学学会主办的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期刊。办刊宗旨:研究中学数学理论,传播教改先进经验,提高中学教学质量服务,促进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