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内容分发中的媒介伦理问题研究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9-12-31
简要:摘 要 智能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内容生产和分发,从自动化机器人写作到个性化推荐,机器人从事智能化新闻传播的形式不断变化,给传媒业带来巨大影响,极大解

  摘 要 智能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内容生产和分发,从自动化机器人写作到个性化推荐,机器人从事智能化新闻传播的形式不断变化,给传媒业带来巨大影响,极大解放媒介传播力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人机协作中的伦理失范问题。文章具体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内容分发中出现的伦理失范问题,以及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新闻内容分发优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人工智能;媒介伦理;个性化推荐;新闻真实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简介: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主要发表和报道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及智能系统等方面研究成果与进展。

  2015年,今日头条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算术:年度数据发布会”,主题为算法。算法的精准推荐能力,使得今日头条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拥有了2.2亿用户,每天有超过2 000万用户在今日头条上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深度融合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从用户画像到算法推荐,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时代已经来临。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列为需要加快研发和转化的五大技术领域,人工智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人工智能欣欣向荣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与新闻价值观、伦理观相悖的问题,人工智能究竟存在哪些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为何?

  1 新闻内容分发中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由McCarthy于1956年在Dartmouth学会上正式提出。学术界认为,它是一种能够模仿人类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的智能技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媒介内容采集、生产、分发等多个环节,给传媒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①。其中传播的关键环节,内容分发阶段,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用户画像技术。人工智能通过大规模挖掘用户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浏览器等多方的使用数据,记录用户使用痕迹,搜索记录,从而进行标签刻画,推测出用户的喜好、兴趣倾向等信息,再根据画像给用户推荐其喜欢的内容。二是协同过滤推荐。主要找到用户相似兴趣喜好的用户群,向该用户群集中推荐相似内容,实现分众化传播。三是热度推荐。主要根据新闻内容的点击率,热度等综合排名,向用户推荐。也存在多种方式混合推荐,即把多种算法综合后进行推荐。

  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不仅大大提高传统媒体内容分发的效率,更改变以往撒网式传播为精准传播,大众化传播演变为窄众化、分众化传播,大大优化用户体验,让新闻内容的分发更显人性化。虽然人工智能助力内容分发,积极意义十足,但是这种个性化推荐服务的背后却充满隐忧。

  2 人工智能在内容分发中的伦理失范现象

  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在《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中提出,媒介伦理是关于职业传播者在他们的行为可能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的指导方针或者道德规则,主要围绕着准确性或真实、公平与处置责任、以及媒体主体的隐私②。国内学术界对媒介伦理范围亦有不同解释。第一种是“狭义说”,认为媒介伦理基本等同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第二种,认为媒介伦理研究不仅应包括媒介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也包括媒介组织的伦理道德③。个性化推荐算法背后的算法工程师,也成为记者编辑之后,又一媒介伦理规范的主体。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今天人工智能技术下,新闻传播主体权利下放,受众有了更多内容传播的选择权,因此媒介伦理规范的对象还应有受众④。的确,虽然人工智能有效提升传播效率,优化用户体验,但也出现了诸多伦理失范现象。

  2.1 新闻真实性的真空断层

  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数据的大规模挖掘,碎片化整合,可以做到对用户的精准画像,对社会热点的整体描绘,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然而这种唯兴趣、唯热点的个性化内容分发的背后,却会让我们深深陷于信息茧房中。受众长时间接受自己兴趣内的内容,不去延展更多的认知需求,局限于自我的小圈子。媒体营造出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有限的内容、同质化的信息,受众缺乏对社会的整体认知,从而置身于新闻真实性的真空层中,极易出现认知偏差。

  人工智能的推荐依据主要是数据的躁动,用户喜好的数据偏向,当时当地内容的点击率等。然而数据量遥遥领先的信息,看似主流舆论的内容,却呈现出客观性和热度之间的断层。社交媒体上传播广泛的往往是强烈呼吁情感和个人价值的噪声,是充满情绪化的声音。此类内容往往充满煽动性和冲击力,感性色彩浓厚更容易直击人心。因此精准量化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此时便成为情绪化内容最广泛的传播者,促使广泛受众忽略事实真相,而关注真实背后的情绪。更多的媒体报道不是对客观事实的探寻,而是忙于迎合主流情绪,戏谑调侃,急于站队表态,众声喧哗下,真相未出,情绪先行。真相与谎言交织,新闻传播便呈现出“后真相”的独特景观。

  关于后真相,2004年,美国传播学者拉尔夫·凯伊斯曾提出“后真相时代”的概念,认为“后真相时代”既存在着谎言和客观事实,也存在着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话语⑤。2018年9月发生的网红saya事件中,事件初始呈现出网红saya极端负面形象。微博名为@刺Ytt的杨女士爆料称,9月9日下午,怀孕32周的自己遭到saya未经拴绳的斗牛犬攻击,理论时狗主人不仅没有道歉,反而与其母亲对当事人辱骂、殴打、诅咒。网络上大量充斥着网红saya与其母亲强势理论的短视频。事实真相尚未曝光,网络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微博上多家专业媒体、自媒体、大V王思聪等发表谴责言论。诸如,网易“网红saya你犯错不道歉还打人的样子真丑!”,凤凰网“人前温柔,人后恶毒,网红saya有两幅面孔”。网民愤怒情绪集体强化,对于孕妇的关心,对于肇事嫌疑人的憎恶在人工智能的推荐下,席卷全网网络,而事实真相及前因后果却鲜少有人追溯。再如2019年1月29日咪蒙弟子杨乐多写作文章《一個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刷屏网络,被大量自媒体以及微博,今日头条等大型新媒体平台转发,阅读量超过10万+,文中讲述一位出身寒门的贫困学生逆袭考取理科状元,辛劳一生却最终染病去世的故事。文中大量渲染青年群体的生存压力和阶级局限,然而在算法推荐下,人们陷于文中人物“寒门教育”“状元”“胃癌”等悲剧现实,以及其中渲染的“好人不长命”等青年焦虑,纷纷感叹转发,有微博网友评论“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每个人努力活着,然而人间不值得”。然而对于文中人物的真实性,以及寒门学子客观的生存环境却欠缺查证,最终,咪蒙平台发布声明,承认文中内容均为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