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通过对工程硕士相关群体的调查发现,我国当前工程硕士培养基本符合工程硕士教育的设置原则,能满足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需求,但依然存在着培养过程不到位、生源单一、服务面向过窄等教育功能狭隘的问题。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企业与学校沟通不够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的欠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对当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多层次的改革与调整,也有待于专业认证、资格认证等各项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现状;调查报告;
《法商研究》,其前身是《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57年初创刊,自1986年复刊至今,发表了大量的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优秀文章,对推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1997年确立工程硕士学位以来,工程硕士教育从1997年的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000多人,发展到2004年的180个培养单位、38个工程领域、年招生3万多人、在校生10万余人。但规模扩大并非工程硕士教育良性、健康发展的唯一指标,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探讨工程学位设置模式的合理性问题,国务院学位办和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共同组成“工程类博士硕士学位体系设置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对我国华北、华中、华南、东北、东南等地区77所不同类型高校的研究生院主管工程硕士教育的负责人、工程硕士指导教师、在读工程硕士、已毕业的工程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的教育培训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发现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所调查的77所院校中,研究生院主管工程硕士的负责人80名、院系主管工程硕士教育的负责人237名对问卷做了回馈。其中在此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者有221人,占67%。大部分人在工程硕士教育工作管理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熟悉工程硕士教育状况。以培养单位指导教师为对象的调查问卷共收回1029份,其中有效问卷1028份,有效率达99%。在读工程硕士的有效问卷是3454份,工程硕士所在单位教育培训负责人的问卷共收回347份,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一、调查的基本结果
1.关于工程硕士教育的评价和发展趋势。
工程硕士教育的总体质量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问卷首先针对这些问题对不同群体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培养机构(高校)主管工程硕士的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对当前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认识基本一致,大多数培养机构负责人(73.0%)和指导教师(71.8%)认为当前工程硕士总体质量一般,有15.2%的机构负责人和16.9%的指导教师认为总体质量较高,11.8%的机构负责人和7.8%的指导教师认为总体质量较低。但从总体看,研究生所在单位教育培训负责人中的大多数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表示了肯定,有15.1%的人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很满意,68.3%的人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比较满意,仅有0.6%的研究生所在单位教育培训负责人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表示不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工程硕士的评价上,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认识存在差异。
尽管当前人们对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有着不同的认识,但不论是培养机构负责人还是指导教师,大多数都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如78.8%的培养机构负责人和73.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尽管当前工程硕士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总体的发展势头依然良好,此外还有11.3%的教师认为工程硕士的发展健康、有序,仅有6%的教师对工程硕士的发展不看好。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多数的(71.5%)培养机构负责人认为今后工程硕士教育在发展规模上不宜过快,应保持适度的规模。
在工程博士学位的设置上,被调查的培养机构负责人中有36.4%认为有必要设置,44.8%和17.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设置或者不好说。至于当前设置工程博士学位的条件是否成熟,被调查的培养机构负责人中有22.1%认为条件成熟,61.5%和14.5%的人认为条件不成熟或是不好说。在指导教师中,28.6%的教师认为目前在我国有必要设置工程博士学位,有46.7%认为没有必要设置工程博士学位,此外还有24.7%的教师未置可否。相应的,有28.8%的教师认为在我国设置工程博士学位的条件已经成熟,50.7%的教师认为不成熟,还有18%的教师认为不好说。
2.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比较。
首先,在工程硕士的招收规模及其与工学硕士招生规模的比较上,调查结果表明,各培养学校在工程硕士生人数上差距较大。在被调查的40所工科院校中,最多的拥有工程硕士2475人,最少的仅有14人。从各校工程硕士人数占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看,3/4以上的学校拥有工程硕士生人数的比例占在校生总数的3%以下;将近1/2的学校拥有工程硕士生人数的比例在1%左右。调查还表明,工程硕士人数与在校生总规模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在校硕士研究生总数有一定的正相关。在校硕士研究生总数越多的学校,培养的工程硕士生人数也相对较多。此外,虽然工程教育的培养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但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比例并没有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还是由研究型大学完成的,工程硕士在在校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小,我国高校仍然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
其次,在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的知识和能力的比较上,研究生所在单位教育培训负责人普遍认为工程硕士在专业知识宽广程度和工作适应性两方面更具优势;而工学硕士则在外语水平和理论水平两方面更具优势;两者在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工作态度方面相比区别不大。
3.工程硕士入学条件和培养过程的相关因素。
(1)生源。
招生选拔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招生的标准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的生源仍主要来自国有企业中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关于生源选拔的标准,学校与工程硕士所在单位(用人单位)有着不同的看法:对研究生所在单位培训负责人的调查显示,认为应优先选派企业技术骨干去读工程硕士的人占80.9%;但是,就同样问题对承担培养工作的院校进行的调查显示,占被调查人数68.5%的人赞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从2003年工程硕士招生开始,先进行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合格者再参加招生学校的考试的);对培养单位导师的调查中,对该决定表示赞同者达到了72.3%。在工程硕士的实际选派过程中,有60.1%的受访单位所派送的工程硕士中,技术骨干占80%以上,有19.9%的单位所派送的工程硕士中,技术骨干在60~80%之间。
(2)工程硕士的学习动机、能力水平以及学习时间保证。
工程硕士的学习动机。针对在读工程硕士的调查显示,36.5%的人认为他们读工程硕士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充实自己,22.4%的人是为了工作需要,14.9%的人是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其他动机如获得高学历只占5.9%,听从领导指派的占总人数的0.5%,有0.4%的人读研是随大流,0.3%的人认为没有动机,而怀有后面四个动机的人只占很少比例,另有1.0%读研是为了其它动机。可见大部分人选择攻读工程硕士,还是为了充实自己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针对已毕业的工程硕士调查显示,获得工程硕士学位的人转换工作岗位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有83.9%的被调查者依然在原单位工作,86.9%的人仍从事原专业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工程硕士委托培养的性质,另一方面也说明工程硕士在学习动机上还是比较单纯的。
工程硕士的能力水平。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院校负责人、指导教师还是工程硕士本人都认为外语基础、数学基础、专业理论基础的欠缺是工程硕士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关于“所在学校(或院系)招收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的调查显示(非单项选择),院校负责人中有61.82%的人认为是外语水平;有32.72%的人认为是数学基础,有26.36%的人认为是学科基础理论,有19.1%的人认为是学习动机,此外还有8.18%和6.67%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大多数指导教师认为工程硕士不存在工作能力和学习动机上的问题(表达这一看法的比例分别为有效数据的97.2%和95.3%),但有61%的人认为工程硕士入学时普遍存在数学基础差的问题,60.5%的指导教师认为部分工程硕士存在本学科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56.9%的指导教师认为部分工程硕士存在专业知识老化的问题;有68.9%的工程硕士认为自己外语水平一般,62.9%的人认为自己数学基础一般;55.4%的人认为自己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一般;61.4%的人认为对本专业最新发展的了解一般。由此可见,不同群体的人基本上都倾向于认为外语、数学以及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是当前工程硕士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一结果对于进一步分析工程硕士的生源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工程硕士的学习时间保证。工程硕士的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集中进校学习,一部分是学生校外的学习时间。依据规定,工程硕士集中进校学习的总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而针对教育机构负责人的调查显示,仅有34.9%的被调查学校对工程硕士的面授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还有31.1%、25.4%、8.6%的被调查学校的工程硕士集中进校学习的时间分别为4~5个月、2~3月、少于2个月,说明部分高校工程硕士的培养存在与政策规定不相符合的情况。就同样问题对工程硕士所在单位的负责人所进行的调查也显示,工程硕士集中进校学习的时间为6个月及以上、4~5个月、2~3月、少于2个月的比例分别是27.8%、26.3%、26.6%和19.2%,不论依据哪一组数据,工程硕士按照规定在校学习6个月以上者都不足一半,从而使得集中学习时间不足成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
除了在校学习时间外,我们针对目前在读的工程硕士进行了集中学习之外是否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工程硕士学习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3%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充足时间,52.9%的认为有一定的时间,37.5%人认为时间很少,2.2%认为没有时间。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在校外学习这一部分,没有时间或时间很少用于攻读工程硕士的情况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作繁忙(83.3%)、平时应酬太多(5.3%)、家庭负担重(4.8%)以及其他原因(6.6%)。总之,学习时间不足是工程硕士学位攻读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3)课程设置。
“工程硕士课程中问题最大的课程是什么”这项调查显示:培养单位负责人中认为外语课问题最大的人占被调查对象的43.63%,认为数学课有问题的人占33.94%,认为专业课有问题的人占20.30%,认为选修课有问题的人占22.42%。可见存在问题的课程并不具有很强的集中性,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科,其中英语课和数学课所占的比重稍大,选修课的问题也不小。而关于课程设置主要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英语、数学还是专业课、选修课,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都是内容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由于生源背景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理论上讲在课程设置上应当有所区分,但具体的调查显示,虽然工程硕士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比较薄弱,而为他们所开设的课程,不仅数学、外语课与工学硕士的课程区别不大,专业课和选修课也没有体现应有的区分。如指导教师中就有近50%的人认为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外语课差别上存在问题,有53.1%的人认为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数学课差别上存在问题,54.6%的人认为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在选修课差别上存在问题。显然,目前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必须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环境上寻求解决的方案。
(4)师资与学生指导。
双导师制的实施。在被调查的3454名在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中,学校和单位都配备了研究生导师的占42.3%;只有单位配备了导师、学校没有配备导师的有2.5%,就是说,总共有44.8%的在读工程硕士所在单位为他们配备了导师。只有学校配备了导师、单位没有配备导师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0.9%,还有18.1%的工程硕士学校和单位都没有配备导师。调查说明,真正按照“双导师制”接受培养的工程硕士不到半数。比较之下,用人单位在派送导师上表现出比学校更高的积极性。针对指导教师的调查也显示,只有37.7%的导师严格按照“双导师制”培养工程硕士。这说明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并没有真正实行双导师制。而当问及“双导师”制的必要性时,研究生所在单位的教育培训负责人普遍认为实施“双导师制”非常有必要,占被调查对象的74%。这种情况表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工程硕士“双导师”制落实工作。
导师的联系与指导情况。在被调查的3454名在读工程硕士中,35.4%的被调查者表示和学校导师有一定联系,17.9%的被调查者经常和导师联系,17.5%的被调查者和导师有偶尔的联系,还有17.5%的被调查者和导师没有联系。针对同一群体的调查表明,34.7%的在读工程硕士研究生认为所在单位的导师对自己的学习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有16.5%的人认为所在单位的导师给予了很多指导。8.8%的人认为单位导师对自己学习的指导作用不大,还有13.3的人认为单位导师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由此可见,工程硕士在校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指导是不够充分的,甚至还有一些人处于放任状态,指导教师对于工程硕士的指导有待加强,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应加强教学和人事管理工作。
(5)论文与论文质量。
选题来源。在对指导教师的调查中,关于其所指导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来自所在单位实际工程项目的占总数的71.5%。来自导师课题的占总数的17.3%。来自其他方面的占总数的11.2%。针对工程硕士的调查也与前面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有68.3%的人的选题是结合工作自己选定的课题,19.8%的人是所在单位指定的课题,而学校导师指定的课题占很小的比例。这说明工程硕士的论文选题基本能够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针对性较强。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学生论文选题为研究型的占总人数的6.4%,选题为设计型的占总人数的9.7%,选题为实验型的占总人数的11.3%,选题为技术应用型的占总人数的19.2%,选题为工程管理型的总计为1100人,占总人数的19.7%,选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型,研究及设计型为17%和16%,这种情况也与工程硕士原来的工作岗位多集中于研究设计工作和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有一定的对应性,大多数工程硕士的问题意识产生于实际工作之中,硕士论文研究多围绕实际问题展开,这也符合工程硕士教育自身的设置原则。
论文指导和评价。关于工程硕士论文选题上最常见的问题,针对培养单位研究生院负责人的调查显示:近一半(46.97%)的被调查者认为论文的学术性不强,16.96%的人认为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够,13.33%的人认为工作量不足,学校对工程硕士论文的基本评价是:学术性不强的问题很突出,其他问题不很严重。这说明培养单位对工程硕士的评价比较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因而往往把注重学位论文选题的学术性问题作为把好工程硕士质量关的关键。针对指导教师的调查也显示,指导教师认为工程硕士论文有学术水平的占总有效答卷的18.6%;认为工程硕士论文有创新性的占总有效答卷的40.1%;认为工程硕士论文有实用性的占总有效答卷的88.7%;认为工程硕士论文有经济效益的占总有效答卷的22.6%;认为工程硕士论文有其他价值的占总有效答卷的1.7%。结合工程硕士选题来源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当前工程硕士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基本得到了指导教师的认可,但其学术水平却不被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研究生院负责人所看好,由此反映出当前工程硕士教育的提供者(包括相关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在工程硕士学术论文评价标准上与工程硕士自身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学术水平是否应当作为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评价标准?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论文的评价标准应当有何不同?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
(6)企业的参与情况。
校企联合培养是工程硕士教育的主要特点。在问卷中,我们也对企业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研究生所在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调查结果显示,26.0%的人认为学校(或院系)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与研究生所在单位的配合密切,61.8%的人认为能够配合,有12.2%的人选择配合有困难。对于“配合”的内涵,调查结果也令人深思。当调查具体到学校与研究生所在单位的配合与沟通上,对“最困难的方面是什么”这一问题,44.42%的人认为是教学时间安排,13.9%的人认为是选拔研究生的标准,其次是学位论文选题、落实研究生所在单位的导师问题,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最小。这突显出工程硕士教育中校企联合的不足,尤其是工程硕士所在单位对于与高校配合的理解,主要从自身的眼前利益考虑,还停留在工作时间安排这一层面,而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对于课程设置、师资、学生评价等关键性的培养环节中企业参与的必要性显然认识不足。以下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调查结果还显示,66.9%的被调查者只对高等学校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有一定了解,而深入了解者只占被调查对象的18.9%,具体到研究生所在单位在委托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硕士的过程中是否参与了培养方案的制定这一问题,选择主动参与者不到被调查者的半数(41.2%),有36.9%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当学校向我们征求意见时,我们才参与”,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学校的教育培训负责人完全没有参与。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