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1线路故障率及故障修复时间。由于配电网长期处于露天运行,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配电线路在运行中经常发生跳闸事故,严重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但给供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线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绝缘损坏、雷害、自然劣化或其他等原因造成。(1)绝缘损坏是指高空落物,树木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的故障,与沿线地理环境有关;一般认为绝缘损坏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2)雷害造成的故障与避雷器的安装情况有关;雷害故障率大体上与避雷器安装率成反比,与避雷器自身故障率成正比。(3)自然老化引起的故障与线路设备、材料有关;对同一类设备、材料,自然老化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1.2非故障停电原因。非故障停电原因包括35kV及以上的输变电线路或变电站改造、检修、预试以及配电网检修、改造等。35kV及以上输变电线路架设跨越时,要求配网配合停电;变电所主变过载或设备检修、改造等,都会引起配电网停电。特别是近些年的城农网改造以及市政工程,要求配电网配合停电的次数增多,线路停电频繁,影响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1.3用户密度与分布。用户密度是指每单位长度线路所接用户数。因用户负荷的不同,各回线路用户密度一般也不相同。在估计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时,可取平均密度。按现行供电可靠性统计指标,对同一接线方式,用户分布情况不同,可有不同配电质量服务指标。按用户分布模式分析,用户大部分分布在线路前段,线路中、后段故障可通过分段断路器隔离,从而前段线路可恢复运行,故有最佳的评估结果,用户大部分在线路中段的模式次之,用户集中在线路末端的分布模式最差。
2.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1防止线路故障发生。做好定期、不定期的线路设备运行管理工作,对重点线路增加检查次数;为断路器、变压器加装防护装置;及时清整线路、台区内树木等障碍物,尽可能缩小线路因雷、雪等不可抗拒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故障范围;根据季节、天气情况提前做好易发事故的预防工作;对因地理因素而不足条件的线路,建议将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污染及雷害较严重的地区,10kV架空线路瓷瓶可考虑采用20kV等级。做好线路巡视工作,实行24h值班制,建立详细巡视记录,对多用户、常发故障的线路多巡视、早发现、快处理;开展特巡、夜巡工作,消除事故萌芽,确保配电设备、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杜绝各种可能的人为误操作,及时消除外力、人为线路缺陷故障,提高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2.2加强停运计划管理,提高施工进度。线路检修,是造成停电用户数较多的原因之一,做好计划检修管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科学合理的分析、探讨、安排检修作业、优化检修方式是合理高效利用停电时间,减少停电范围的重要环节。抓好停电计划管理,推行一条龙检修,精细停电过程开展设备在线监测、带电测试、状态预试、状态检修,减少设备预试和检修时间。在检修管理工作中,将可靠性管理与生产计划管理紧密结合,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设备,延长设备检修周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设备到期必修的惯例,并对设备缺陷加强技术分析,做好设备故障诊断。安排每项检修时,各站所要积极配合工作、严格把关、根据生产计划需要停电,处理故障向调度申请临时停电,在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夜间检修工作,提高施工、检修质量。对以往同一地点、同一类型的缺陷实行运行、检修分离制度,有利于监督检修和运行工作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加强供电部门与用户之间的配合联系,注意抓好宣传工作,减少重复停电及破坏性停电。在保证不间断供电的前提下,可以试开展对高压电气设备及设施进不停电的安全作业,带电作业以其不受时间限制,及时消除缺陷等优越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3提高软、硬件水平。投入高质量、性能可靠、维护率小的先进设备,采用新技术,使构成配电网的各种设备经常处于正常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其功能,打造电网硬件设施品牌。
对有条件的电力企业,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建立配电网络自动化,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利用故障信息的采集处理功能,对不同故障点进行故障检测、定位、隔离,通过遥控完成恢复供电,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状况,使故障未发生就及时消除。
要使可靠性指标提高,除了具备完善的网络结构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水平,还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细致的管理方法(例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及考核方法,指标完成与否与经济责任制直接挂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保证运行维护、检修、停电等一系列的工作,以提高运营维护管理水平。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配电网络的科学含量不断的提高,电力企业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培训,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解决职工素质问题,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建立供电可靠性基础数据管理,提高客户停电时间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完善事故处理等相关制度,使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日趋完善,尽量减少停电时间,为供电可靠性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
2.4优化电网结构。合理的电网结构直接反映出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可靠率,从安全可靠、经济技术上加大电网改造力度,考虑配电网的优化,改变陈旧的供电模式,增加二次变电站之间的线路、减少迂回供电线路、更换导线载面、调整供电走径、半径是完善和加强配电网架首要条件。我们必须考虑把具有相当可靠性水平的设备组合起来,并与其他系统相联系,构成容易实现一元化运行和维护的最佳网络。在新建、改造线路的设计上,应考虑好各种因素,如避开树林,与道路保持一定距离,主要道路旁线路考虑用预应力电杆,使得其一旦被各种车辆撞击后不会折断。
此外,断路器应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对线路起到分段控制作用,当线路出现故障或计划检修时,以缩小停电范围,提高转供能力,同时要做好断路器定值整定的保护措施,及时调整线路断路器动作电流值。
3. 结语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研究、应用和管理的综合学科,不仅仅是用户的需求,已成为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更是电力企业运行发展的制约问题,对我局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提升自身实力就必须采取新的策略、技术、方法进一步优化流程、有效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的可靠性指标。
参考文献:
[1] 龚亚峰.徐州城区配电网配电可靠性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
[2] 区家辉.提高10kV配电网配电可靠性的措施[J].湖北电力,2005,(3)
[3] 郑宗安.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探讨[J].中国电力,2002,(4)
[4] 陈堂,赵祖康,陈星莺等.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