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共享单车的伦理障碍及消除方式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8-02-01
简要:共享单车由于便捷、环保的出行特点,受到众多人们的青睐,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也十分受欢迎。共享单车不仅是科学技术的产物,也传承了传统文化共享的理念,落实了生态伦理思

  共享单车由于便捷、环保的出行特点,受到众多人们的青睐,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也十分受欢迎。共享单车不仅是科学技术的产物,也传承了传统文化共享的理念,落实了生态伦理思想。但是共享单车也正在面临着诚信原则消失,自律原则弱化,互利原则缺失等相关伦理缺陷。这就需要我们从道德层面帮助共享单车早日消除伦理障碍,促使共享单车有序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共享单车,伦理审视,健康发展

  近年来,以OFO单车、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因其便捷、环保等优势,解决了城市公共交通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受到人们的热捧,风靡于我国各个城市的街头巷尾。但正如美国学者理查德•A•斯皮内洛所说:“社会和道德方面通常很难跟上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抓住信息时代机遇的同时,却并不总是能意识到和密切关注各种风险,为迅猛的技术进步所付出的日渐增长的社会代价。”

  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交通工具自行车结合后产生的共享单车,在技术上取得了进步与发展,给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人们日常的交通出行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都带来益处,却因技术的不完善、配套制度的不健全、人民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无法避免的产生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补齐技术短板、完善法律法规外,更加离不开道德的支持。充分认识共享单车的伦理意蕴,剖析共享单车所陷的伦理困境,并采取有效措施消解困境,营造良好的道德生态环境,能有效促进共享单车良性健康发展。

  1共享单车的伦理意蕴

  共享单车的诞生受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推动影响巨大,也与文化的积淀与继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享单车既凝结了移动支付、GPS定位、太阳能充电等各类新兴技术,其自身也闪烁着耀眼的人文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伦理意蕴。

  1.1传统共享理念的传承

  共享理念的历史渊源悠久,无论是在伦理思想史中还是当今世界都无法回避,其基本范畴为“仁爱”及“善”,其表现形式为“互助、共享”。《论语》中阐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礼运大同篇》中对大同世界的描绘,墨家思想所提倡的“兼爱”、“交相利”等都体现着质朴的共享精神。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中,柏拉图对“理想国”的追求,欧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向往等许多的著名思想都贯穿着共享理念。2015年习近平同志将“共享”上升为国家发展理念。这些共享理念是共享单车诞生的基石。共享单车的实践,就是将传统共享精神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既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效的传承和弘扬了传统共享理念。

  1.2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自古有之,在当今更是我国五位一体建设的基础。在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酝酿出了博大精深的生态伦理思想。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倡“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着重阐述“道法自然”的重要命题,这些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共享单车的出现则是对这些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与发展。一方面,它正悄悄的改变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而出行方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人们的环保观念。另一方面,它对城市的节能减排、蓝天保卫工作也是功不可没。共享单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使得生态伦理思想得以付诸于实践。

  2共享单车面临的伦理障碍

  共享单车作为人们出行的新选择,同人类其他各项实践行为一样也无法逃避伦理关系的发生。在这过程中既是对伦理的发展与实践,也会对伦理原则造成冲击,面临诚信原则崩塌、自律原则弱化、互利原则缺失等伦理障碍。

  2.1诚信原则崩塌

  诚信原则指的是人与人间的日常交往应真诚信实、无欺,市场经济中应公平交易、兑现承诺。诚信原则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诚信原则是为人的根本。《论语》中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也就是说孔子认为诚信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因此将其作为教育学生的四种内容之一。《论语》中还提出:“主忠信”的思想,印证了诚信对于为人的重要性。其次,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自古以来在交易市场中人们就注重维护童叟无欺的交易秩序,在现代的交易市场诚实信用更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再次,诚信原则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基本要求。《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可见诚实信用是治理国家的法宝,将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诚信原则的重要性不证自明,但在当今社会的许多领域却被不少人屡屡挑战,在共享单车的运行中也没能幸免。许多心怀不轨的使用者不按“契约”支付单车使用费,取而代之的是对其进行换锁、毁坏二维码、涂改车身颜色等一系列的“个性化”改造,变“共享”为“私享”,更有甚者将其作为二手车进行售卖。这些现象的发生映射出了这部分人的“丑陋”面目,也折射出了共享单车的运行过程中诚信大厦的倒塌。

  2.2自律原则弱化

  自律原则指的是道德主体通过自己的理性判断和选择,自觉地认同道德规范,并将其用来约束和规范自己,而无需外力的制约。简而言之,就是在缺少他人的监督时,道德主体仍然能依照自己内心的道德规范,开展实践活动。自律原则是东西方社会都极为重视的一项伦理原则。亚里士多德曾说:“自律是理性的人类特有的品质,有自制力的人能坚持他通过理性论断所得的结论,••••••,有自制力的人服从理性。”〔4〕马克思曾提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儒家思想也提出“君子慎其独也”的思想,也就是说不论身处何处,不论是独处还是与他人相处,不论是有他人与否都要严守内心的道德规范。在缺乏他律的环境中更加需要自律原则的加持。对共享单车的运行而言,因其开放、自由等特点导致外力监督的不足,更多的需要使用者们依靠自我的理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律原则在此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共享单车运行中,无视自律原则,缺乏自我约束的行为频现。部分人不遵照规范,肆意停放车辆,破坏了公共空间秩序,给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造成阻碍;部分人骑车时将交通规则抛至脑后,出现逆行,将车骑入机动车道等违规行为;而共享单车被整排推倒;坐垫、轮胎等零件被拆除等破坏方式更是层出不穷。自律原则的弱化就像一副镣铐牵制着共享单车的健康良好运行,发挥其应有作用。

  2.3互利原则缺失

  互利原则指的是个体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他人利益的保障,也就是坚持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互利原则对于调节道德关系及经济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其一,互利原则是调整道德主体间利益的基础伦理原则。在我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墨家主张“交相利”的观点,提出:“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中。”〔6〕,也就是告诉人们要坚持互利,在利人的同时自然也会利己。在日常交往中坚持互利原则能够有效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其二,互利原则是市场经济中调节各方利益的经济原则。互利原则能够保证经济活动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展开,经济活动参与者在追求自身正当利益的同时也兼顾他人的利益,使得双方或多方均受益,实现经济活动的互利共赢。如前文所述,共享单车是在共享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自身本就具备互利的伦理意蕴。然而在实践中,互利原则却未能得到真正的贯彻。

  一方面,共享单车的运营商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不是通过提升产品及服务的质量来赢得客户的青睐,而是企图以“车海战术”获胜。他们不顾单车的实际需求量及城市公共空间的承载力而盲目的在城市中投放车辆。这种恶意竞争的手段导致的结果是车辆的过剩,伤害多方的利益,既增加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又挤占公共空间,破坏城市容貌。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停放共享单车时只图个人便利不顾他人感受等利己行为也是屡见不鲜。

  3共享单车伦理障碍的消解

  共享单车面临的伦理障碍既是由定位不准确、车锁不牢靠等共享单车自身的技术漏洞所造成,也有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等外部原因,还包括道德修养不足、价值观扭曲等参与主体的内部原因。本文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具体情况相结合,从打造“技术”体系和牢筑道德大厦等方面共同出击,助力共享单车早日消解伦理障碍。

  3.1优化硬件、改善软件,打造完备的“技术”体系

  完备的“技术”体系由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共同构成,能为共享单车伦理障碍的消解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其中,共享单车自身的硬件技术是基础,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软件技术是保障。

  首先,应优化共享单车自身的硬件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对共享单车的硬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研发更为严密的扫码解锁技术、更为精准的定位技术等,打下坚实的硬件技术基础,能更好的维护道德活动,有效降低伦理障碍形成风险。

  其次,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等软件技术。面对共享单车运行中出现的盗窃、恶意破坏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应加快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抓紧出台相关政策、行业规范等,用于指导具体实践,在实践中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此外,交管、城管、工商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共享单车运营商、使用者等相关主体的监督及管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加失信成本,营造良好的他律环境。

  3.2加强研究、强化教育,构筑牢固的道德大厦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人往往重视技术的力量,而常常忽略了道德的重要性,在共享单车的发展中也是如此。故需要我们通过加强对共享单车的伦理研究、强化对共享单车相关参与主体的道德教育等方式,构筑牢固的道德大厦,为共享单车伦理障碍的消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一,应加强对共享单车的伦理研究,拓展其伦理内涵。我们要克服以往那种每当面对因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时总是寻求技术的解决的片面观念,转向寻求伦理的帮助。我们应从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出发,去探寻共享单车的伦理意蕴,采取“扬弃”的态度,借鉴其中的伦理资源,建构属于共享单车的伦理规范,拓展其伦理内涵。

  第二,应强化对共享单车相关参与主体的道德教育,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教育是提升共享单车相关参与主体的道德修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的主要途径。政府宣传部门、媒体、学校等都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围绕共享单车的伦理意蕴、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伦理规范等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综合、立体、全员、全覆盖的道德教育。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布满了障碍。通过各方齐心协力,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道德生态环境,共享单车定能实现真正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郭丹译注.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申白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李小龙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7〕李芸.共享单车陷入道德困境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1.

  相关阅读:如何让急速而来的共享单车“且行且规范”

  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在逐渐的扩张中,对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