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硕士论文刊发锌矿床特征及外围找矿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5-03-21
简要:[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开始加大了对找矿的投入,使我国的找矿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以某地为例分析了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潜力。 [关键词]锌矿床特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开始加大了对找矿的投入,使我国的找矿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以某地为例分析了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潜力。

  [关键词]锌矿床特征外围找矿潜力分析 树人论文刊发

树人论文发表网

  1该地矿床特征

  1.1地层

  矿床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石冷水组、高台组、清虚洞组。其中清虚洞组是区内含矿层位,该地层根据岩性特征分为两个岩性段,第二段分为4层,岩性特征如下:第一段(∈1q1)为灰、深灰色薄层条带状结晶灰岩,局部含白云质灰岩,厚12~40m;第二段(∈1q2)根据岩性特征分为4层:第一层(∈1q2-1):上部为灰到深灰色薄-中厚层含泥质白云岩;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层泥质白云岩,普遍含炭质及黄铁矿晶体。厚77~94m。第二层(∈1q2-2):灰色厚层含鲕状细晶白云岩,岩石性脆、节理发育、较破碎,局部白云石化发育,闪锌矿分布在白云石脉或团块中,为Ⅰ矿带含矿岩性段,厚35~140m。第三层(∈1q2-3):深灰色中厚层层纹状泥质白云岩,具有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岩石中普遍见黄铁矿颗粒,厚10~25m。第四层(∈1q2-4):上部为灰色厚层豆状细晶白云岩,普遍含微量炭泥质、黄铁矿,由上至下豆粒逐渐减少,颗粒变细;下部为浅灰、灰色厚层鲕状细晶白云岩,岩石性脆、节理发育、较破碎,白云石化较发育,Ⅱ矿带分布在该岩性段中,厚55~160m。

  1.2构造

  1.2.1褶皱

  该锌矿床由于被燕山期构造运动破坏,难以恢复,但大致可以看出,背斜轴部与早楼断层一致并沿着断层分布,走向55°左右,走向长约16km。该背斜北西侧轴部主要出露清虚洞组地层,南东侧主要出露九门冲组、乌训组、清虚洞组。就该锌矿而言,整体呈现单斜产出,岩层倾向280~355°,倾角10~38°。根据现有工程揭露,矿体在背斜轴部及次级皱曲轴部附近富集,而两翼及向斜构造则逐渐变贫,甚至尖灭。

  1.3矿石特征

  1.3.1矿石化学成分及组成

  矿石化学成分简单,主要有用组分为锌,矿体中含锌2.0~51.07%,平均为5.12%。伴生有益组分主要为镉,矿石中一般含镉0.009~0.20%,平均为0.076%,与闪锌矿密切相关,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铁闪锌矿,次为菱锌矿、方铅矿、异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次为黄铁矿、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等。

  1.3.2矿石结构及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为不等粒镶嵌结构、碎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溶蚀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为致密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团块状构造、球粒状构造等。

  1.3.3围岩蚀变

  围岩主要为鲕状细晶白云岩,其岩石特征与对应的含矿层位相同;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石化、黄铁矿化,次为硅化、重晶石化、碎裂化、方解石化。矿床内分布有两个矿带,由下往上编号为Ⅰ、Ⅱ矿带,含矿层位分别为∈1q2-2、∈1q2-4。每个矿化带由若干个矿体组成。Ⅰ矿带:在矿床范围内该矿带呈单斜产出,赋存于∈1q2-2顶部含鲕状细晶白云岩中,距离∈1q2-2顶界6~32m,受层位控制明显。矿带在区内分布稳定,但矿体在矿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该矿带在矿区以西最为稳定,分布有Ⅰa9、Ⅰa12、Ⅰb4~Ⅰb6、Ⅰb8、Ⅰc1~Ⅰc3共计9个矿体。其中Ⅰb4矿体规模最大,为Ⅰ矿带中主矿体,位于矿区西北部,为一似层透镜状矿体,矿体倾向110°,倾角12°,矿体长300m,宽200m,厚0.31~3.90m,平均厚1.43m,矿体含锌3.25~16.42%,平均为6.62%。Ⅱ矿带:在矿床中呈单斜产出,赋存于∈1q2-4底部鲕状细晶白云岩中,距离∈1q2-4底界10~60m,受层位控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