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我国苜蓿生产的区域优势与布局变化特征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9-10-18
简要:[摘要]通过综合优势指数、地理联系率指数、苜蓿生产重心和牛羊存栏量重心的移动和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苜蓿生产优势在区域之间差距显著,并且效率优势区域

  [摘要]通过综合优势指数、地理联系率指数、苜蓿生产重心和牛羊存栏量重心的移动和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苜蓿生产优势在区域之间差距显著,并且效率优势区域与规模优势区域不匹配;第二,我国苜蓿生产与畜牧业地理联系不密切;第三,我国苜蓿生产重心受政策影响移动幅度较大,与牛羊存栏量重心之间存在严重不匹配现象。建议合理规划苜蓿区域布局,增加科研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将苜蓿纳入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关键词] 苜蓿;生产区域;综合优势;地理联系率;生产重心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是在较高层面上反映中国农业灾害研究与技术成果的学术性刊物,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安徽吴楚科技文化传播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1 引言

  苜蓿具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耦合到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并且由于苜蓿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种植苜蓿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近年来,我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对苜蓿产业的重视力度。在学术界,王明利(2015)提出了“推进实施‘粮+经+饲+草’的四元种植结构”的新思路。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目前我国苜蓿产业带已经形成,包括灌溉产业带和雨养产业带两部分。未来,苜蓿种植区域还会有进一步发展。百里不运草,千里不运粮。

  苜蓿产品本身体积大,但是自身单位价值比较低,如果苜蓿产地远离畜牧业,那么苜蓿的运输成本将会占据苜蓿总价值的50%或者更高比例,大大降低了苜蓿的竞争力。由于早期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导致我国现在苜蓿种养分离情况严重,加大了物流成本。苜蓿与地境耦合问题以及苜蓿与家畜耦合问题,成为影响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吴渊,等(2018)运用用重心模型,在苜蓿生产视角下分析了我国奶业的空间布局。研究表明,苜蓿种植重心与牛奶产量重心之间严重不匹配,短期内难以扭转。总体来说,我国对苜蓿生产区域研究大多为描述性分析,缺少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应用综合优势指数、地理联系率指数,通过计算苜蓿种植重心与牛羊存栏量重心,对我国2001-2017年苜蓿种植区域优势以及苜蓿生产重心和畜牧业重心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优化苜蓿种植区域布局提供建议。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综合优势指数法

  由于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农业资源,所以各区域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目前,大多采用综合优势指数法测量某种作物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对于农作物而言,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规模是影响作物产出的重要因素,因此主要采用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规模作为测量农作物区域优势的变量。

  2.1.1 效率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反映某时期某区域内某种作物土地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它可以体现当地自然资源禀赋与物质和技术投入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AIi表示i省苜蓿生产效率优势指数;APi表示i省苜蓿单位面积产量;AP表示同期全国苜蓿平均单位面积产量。PAIi>1表示i省苜蓿与全国苜蓿单产相比具有比较优势;PAIi<1表示i省苜蓿单产与全国苜蓿单产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PAIi值越大,表示i省苜蓿生产效率比较优势越大。

  2.1.2 规模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是指某时期某区域内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在区域内所占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可以体现市场、资源、制度的共同作用,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AIi表示i省苜蓿规模优势指数;GSi表示i省苜蓿种植面积;TSi表示i省全部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GS表示全国苜蓿种植面积;TS表示全国所有农作物种植面积。SAIi>1表示i省苜蓿种植规模具有比较优势;SAIi<1表示i省苜蓿种植规模不具有比较优势。SAIi值越大,表示i省苜蓿种植规模比较优势越大。

  2.1.3 综合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综合了效率和规模两方面因素,在反映某地区某作物生产优势程度方面更加全面。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TAIi表示i省苜蓿生产综合优势指数。TAIi>1表示i省苜蓿种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综合比较优势;TAIi<1表示i省苜蓿种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TAIi值越大,表示i省苜蓿种植综合比较优势越大。

  2.2 地理联系率

  地理联系率主要用来衡量苜蓿种植与畜牧业在空间地理上联系程度。其公式为:

  式中L为地理联系率;Gi表示i省苜蓿产量占全国苜蓿总产量的百分比;Pi表示i省牛羊存栏量占全国牛羊存栏总量的百分比。L值越大,表示两经济要素地理联系越密切;L值越小,表示两经济要素地理联系越不密切。

  2.3 重心分析模型

  重心源自物理學概念,后来广泛应用于经济研究领域。苜蓿生产重心是指苜蓿产量或面积分布在某个区域上的力矩平衡点。重心计算公式为:

  Xt和Yt分别表示第t年苜蓿生产重心的经度和纬度;Xi和Yi分别表示i省省会所在地的经度和纬度(数据来源于谷歌地图)。Mit表示i省第t年苜蓿产量或面积,n为省份数量。

  重心距离计算公式为:

  D=E

  D表示苜蓿生产重心与牛羊存栏量重心之间的距离;E为常数,取值为111.111km。Xs和Ys表示苜蓿生产重心坐标的经度和纬度;Xd和Yd表示牛羊存栏量重心坐标的经度和纬度。

  2.4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苜蓿数据,包括产量数据和面积数据,均来自《中国草业统计》。其他作物面积数据、牛羊存栏数据均由《中国统计年鉴》获得。选取2001-2017年数据进行分析,对缺失值采用相邻年份均值的办法进行处理。由于个别省份苜蓿种植量少,数据难以获得,所以本研究选取我们苜蓿主要产区的23个省份作为研究区域。苜蓿产量、面积重心,牛羊存栏量重心均由ArcGIS软件计算得到。

  3 结果分析

  3.1 我国苜蓿种植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2001-2017年,我国苜蓿生产具有效率优势、规模优势、综合优势的省份变动趋于稳定,但是省与省之间差距比较大,说明我国苜蓿生产区域非常集中。具体来看,我国具有苜蓿生产效率优势的省份数量波动不大,平均为14.47个。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均值为1.42;最高的省份是贵州,值为3.33;最低省份是内蒙古,值为0.57。2001-2017年持续具有生产效率优势的省市有9个,分别为天津、山西、江苏、江西、河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我国具有苜蓿生产规模优势的省份数量波动不大,平均为8.12个。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均值为1.74;最高的省份是宁夏,值为9.39;最低的省份是江西,值为0.00074。

  2001-2017年持续具有生产规模优势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我国具有苜蓿生产综合优势的省份数量波动不大,平均为7.88个。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均值为0.96;最高的省份是宁夏,值为3.00;最低的省份是江西,值为0.03。2001-2017年持续具有生产综合优势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由此可以表明,我国苜蓿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在区域之间存在偏差,没有能够在最有效率的省份形成合适的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