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经济受到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冲击时, 各国政府从需求侧入手、发放消费 券或者现 金补贴刺 激居民 释 放 消费需求,并 以此激活 消费潜力、带动消 费回补,推动消费市场复苏。 文章在分析消费券和现金补贴的区别、剖析其刺激消费机 理的基 础上,通过 政策模拟 发现,同等政策成本下, 消费券的政策效果更好;同等政策目标下, 消费券的政策成本更低,因此,相对于 现金补贴,消费券推 动消 费复苏的效果更好、能力更强!
本文来自马若兮, 中国集体经济 发表时间:2021-07-09
关键词:消费券;现金补贴;消费复苏
一、问题的提出
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可能会对餐饮、商品零售等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 1~2 月全国社会消费品 零 售 总 额 52,130 亿 元 , 同 比 下 降 20.5%,其中,餐饮业收入 为 4,194 亿元,同比下降 43.1%;商品零售收入为 47,936 亿 元 , 同 比 下 降 17.6% ( 国 家 统 计 局 , 2020)。 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对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打击,居家隔离、保持社交距离、减少社交活动等防范措施使得经济社会近乎处于暂时停顿状态,居民因恐惧以及收入的骤降而减少外出和消费,消费市场总需求急剧下降,如果不对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导致的消费下降加以干预,就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为应对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刺激消费回暖、拉动经济增长、帮助受损行业快速恢复,截至 2020 年 5 月底,全国 28 个省市、170 多个地区已经发放总额约 190 亿元的消费券(商务部,2020)。 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则采取向居民发放现金补贴来应对突发事件、提振消费。 无论是发放消费券还是现金补贴,只有居民用这笔补贴去消费, 才会起到推动消费复苏、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什么我国发放消费券,而不直接发放现金? 应对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及其引致的消费萎缩,消费券和现金补贴哪个更有效?这两个问题受到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此进行解析,期望提高公众对应对突发事件的财政政策认知,并为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二、消费券与现金补贴的区别
消费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链。消费者需要支付货币、购买商品来满足自身消费需求,只有当消费者支付的货币到达商家手中,商家才有钱支付上游的货款和员工的工资,上游的商家收到货款后才可以进行再生产、员工收到工资后才能购买商品、满足个人及家庭消费需求,只有这样整个经济链条才能运转起来,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阻滞,经济链条就会断裂。 因此,在经济发展陷入停顿的情况下,很多政府选择的是财政政策推动消费复苏。个体的消费需求取决于价格、 收入预期、消费偏好、需求的迫切程度、补贴或税收政策等多种因素,因此,应该根据各种因素对需求的影响程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消费刺激手段。消费券和现金补贴都是经济运行受到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冲击时,政府从需求侧入手、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释放消费需求, 并以此激活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回补,推动消费市场的复苏、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一)消费券的由来
消费券是经济不景气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发放的一种专用券及支付凭证,它通过补贴的方式来激发消费欲望、释放消费需求,最终实现推动消费复苏的政策目标。消费券只能用于购买商品、不能兑换成现金,一般都具有明确、短暂的使用期限和一定范围的适用商家,因此,它对于特定领域的支持更为精准直接, 拉动消费的撬动效应更大, 短期内会带动消费增长出现新高,特别是在消费券重点支持的领域会出现消费快速增长的局面。 在文化旅游、餐饮服务、健身等价格弹性较大、跨期替代效应不明显的行业,发放消费券可以较好地刺激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复苏。此外,消费券带有货币的标记功能,可以记录每一笔消费数据, 这便于政府对政策进行快速诊断、评估经济刺激政策效果,为政策灵活调整和实时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全球第一张消费券诞生于奥地利的奥尔格小镇,当时称为“沃格尔币”,1933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刺激极度低迷的经济,德国政府每周向市民发放小额的消费券,用于购买食物、衣服等日用品, 此举使得德国的消费市场快速恢复,消费券取得了预期效果。 此后,在历次经济萧条时期,世界各国(地区)政府屡次使用消费券刺激经济复苏,比如,1999 年日本政府为应对经济泡沫破灭而向每位 15~65 周岁的国民发放 2 万日元的“地域振兴券”; 2009 年我国台湾省给全体民众与具有长期居留资格的住民每人发放 3600 元新台币的“振兴经济消费券”、泰国向登记申请并获准的低收入国民每人发放 2000 泰铢的 “救国支票”;2003 年为应对 “非典”、 2008 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也曾经发放过消费券来刺激居民消费,消费券的种类包括食品券、健康券、文化券、家电券、购房券、旅游券等众多种类。 此外,美国、 澳洲等地也推出过类似的政策措施,各国(地区)政府发放消费券的目的也基本都是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促进经济增长。尽管消费券无法改变居民对于未来收入增加的预期,其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也是暂时的、一次性的,但消费券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被世界各国(地区)的广泛认可从侧面佐证了其政策效果,消费券作为短期刺激的政策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二)现金补贴
现金补贴是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向居民直接发放现金,其目的是减轻因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冲击社会正常经济秩序而给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冲抵由此带来的收入下降, 并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激发其消费需求、刺激陷入停滞的经济。
现金补贴的使用不受限制,它既可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帮助穷人购买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推动资金流转和交易发生;也可以让负债的居民能够有收入偿还债务,部分居民也可能在领取现金补贴后将其存储起来,中国居民有更强的储蓄动机,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世界各国居民平均储蓄率为 21.5%、中国居民储蓄率为 3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9),即使在收入下降的 2020 年第一季度, 我国仍然有高达 50.2%的家庭通过减少消费来增加 储 蓄 ( 中 国 家 庭 指 数 的 调 研 报 告 , 2020), 这意味着如果在中国发放现金补贴, 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把现金存入银行,而非去购物中心、超市或餐厅消费;还可以用来买房或者投资炒股等虚拟经济,现金补贴流向这些政府不希望的消费领域可能会推高资产泡沫,使得消费不仅不会回暖复苏反而会继续下滑、 引起通货膨胀,这些都可能会降低政策效果、偏离政府发放现金补贴刺激消费的政策初衷,因此,大水漫灌式发放现金补贴可能导致消费刺激的粗放和走偏。
三、消 费 券 和 现 金 补 贴 刺 激 消 费 的机 理
为了更好地解析消费券和现金补贴刺激消费、推动消费复苏的机理,本文采用消费者均衡模型对其加以解释说明。 为简化分析, 本文假设居民的收入可以简单地分为消费和储蓄两大类,如图 1 所示,横轴表示消费量、纵轴表示储蓄量,在经历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冲击后, 居民的收入约束线为 AB, 与无差异曲线 I 相切于 E,此时,居民的消费量为 X、储蓄量为 Y。
(一)消费券促进消费的机理
消费券的使用规则是满减, 以 2020 年 3 月 NJ 市发放的餐饮消费券为例,它的使用条件是消费每满 200 元减 100 元,消费券的这种使用规则相当于餐饮消费价格的下降,根据消费金额不同,消费价格下降幅度从 25%~50%不等, 消费券对在消费与不消费之间犹豫不决的边际消费者刺激效果尤为明显。 消费价格下降,居民既有的收入将可以消费更多的商品,在图 1 中表现为居民的消费量将从 B 增加到 B1,此时的收入约束线也从 AB 移动到 AB1,与无差异曲线 I1 相切于 E1,对应的消费量为 X1、储蓄量为 Y1。
消费券在发放过程中,多个城市设置零点预约或者抢购,有的还需要通过“摇号中签”、甚至是通过有奖答题来领取,这种方式增加了消费券的获取成本,识别出对价格敏感、需要消费券的人群。 消费券的获取成本越高,浪费消费券带来的沉没成本越大,因此,付出更多获取成本抢到消费券的居民会更加倾向于使用消费券。由于消费券使用的规则是满减,即使用消费券的前提条件是使用现金,因此,消费券在促进居民消费的同时,还增加居民的现金支出、降低其储蓄,这一过程在图 1 中表现为 X1>X、Y1
(二)现金补贴促进消费的机理
当经济受到突发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冲击时,许多国家推行发放现金补贴的政策,期望通过全民“撒钱”来稳定民心、刺激消费。 比如,美国向中低收入家庭发放现金补贴,其中成年人每人 1200 美元、儿童每人 500 美元;英国政府为所有受疫情影响而无法工作的数百万人,补贴其工资的 80%,补贴上限为每人 2500 英镑;韩国向收入下游 70%的家庭发放灾害补助,现金补贴标准为 4 人户 100 万韩元,3 人户80 万 韩 元 ,2 人 户 和 1 人户分别为 60 万和 40 万韩元;澳大利亚发放现 金 补 贴 的 标 准 为 每人 750 澳 元 。 另 一 方面 , 学 者 们 的 研 究 发现,当低收入家庭获得一笔额外收入时,他们可 能 将 其 作 为 预 防 性储蓄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而非用于消费(F.Acunto & T.Rauter, 2020)。 中国 又是 全 世界 储 蓄 动 机 最 强 的 民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8),如果向中国居民发放现金补贴,他们很可能将现金补贴转化为储蓄,政府用现金补贴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市场繁荣的政策目标不容易实现。
从图 1 可知, 当居民领取现金补贴后,其收入约束线将由受突发事件及其防范 措 施 影 响 后 的 AB 向 右 上 方 移 动 至 A2B2,由于消费与储蓄的相对价格没有发生变化,因此,A2B2 与 AB 斜率相等,亦即 A2B2 平行于 AB。 接受现金补贴后的收入约束线 A2B2 与无差异曲线 I2 相切于 E2,由于收入约束线 A2B2 在 AB 的右上方、且无差异曲线 I2 与 I 不相交,因此,收入约束线 A2B2 的效用最大化点 E2 在 AB 效用最大化点 E 的右上方, 对应的消费量和储蓄量的相对关系为 X2>X、Y2>Y, 即接受现金补贴的居民其储蓄量和消费量均高于接受补贴前,这也说明现金补贴虽然对刺激消费有一定效果,但也有部分现金补贴转化为储蓄了。
四、消费券与现金补贴的政策效果模拟
为进一步比较消费券和现金补贴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本文将分别模拟同等政策成本下消费券和现金补贴的政策效果,以及同等政策效果下消费券和现金补贴的政策成本。
2020 年 3 月 NJ 市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餐饮消费券 20 万笔,每笔额度为 100 元, 合计总额为 2000 万元,消费券的使用规则是消费每满 200 元可使用一张 100 元的消费券,消费券可以叠加使用, 本文以此为基准模拟 2000 万元政策成本的消费券和现金补贴拉动消费的效果。
2020 年 1~2 月餐饮业收入为4194 亿元, 同比下降 43.1%(国家统计局,2020),据此可以推知,如果要让餐饮消费恢复至之前的同期水平,餐饮消费需要增加的金额为 3176 亿元,本文以此为基准,测度要拉动餐饮消费增加 3176 亿元需要发放的消费券和现金补贴的金额。
(一)消费券的政策效果与政策成本
由于消费 券使用的 规 则 是 消 费 每 满 200 元可以使用一张 100 元 的消费券,但可以叠加使用, 这也就是说消费在 200~ 399 元 之 间 可 以 使 用 一 张 100 元 的 消 费券、消费在 400~599 元之间可以使用两张 100 元的消费券,以此类推。 消费券的 这种 使 用 规 则 意 味 着 消 费 者 每 使 用 一 张 100 元 的 消 费 券 需 要 再 使 用 100~299 元不等的现金,100 元的消费券将拉动消 费 200~399 元 不 等,据 此 可 以 推 知,发 放 总额,2000 万 元 的 消 费 券 可 以 带 动 餐 饮 消费 的 总 金 额 达 到 4000 万~7980 万 元,即使考 虑到居民 会用最 经济的方 式使 用 消费券, 总额 2000 万元的消费券最低也会拉动总额 4000 万元的消费; 而要拉动餐饮消费上升 3176 亿元、 恢复至之前的同期水平,需要 发放消费 券 1588 亿~796 亿元,即使消费者在使用消费券的过程中使其效用最大化, 此时最多 需要发放 1588 亿元的消费券。
(二)现金补贴的政策效果与政策成本
由 国 际 货 币 基 金 组 织(IMF)的 统 计数 据 可 知 ,2018 年 中 国 居 民 储 蓄 率 为 36.8%,据 此 可 以 推 知 ,当 居 民 收 到 现 金补 贴后,他们 可能习 惯性的、仅 将其中的 63.2%用 于 消 费 ,据 此 可 以 推 知,发 放 总额 2000 万 元 的 现 金 补 贴 可 以 拉 动 消 费 1264 万元。同理可以推知,要使餐饮消费提 高 3176 亿 元 需 要 发 放 的 现 金 补 贴 5025 亿元。
五、简短结论
由消费券 和现金补 贴 刺 激 消 费 的 机理分析可 知,初始状 态的 消 费 X、使 用 消费券以后的消费 X1 和接受现金补贴之后的 消 费 X2 之 间 的 数 量 关 系 是 X1>X2 > X,这表明无论是消费券还是现金补贴都可以拉 升消费、刺 激消费 回暖,但相 比 之下,消费券 的拉动能 力更强、政 策效果 更好。
由消费券 与现金补 贴 的 政 策 效 果 模拟的结果可知, 政府付出同样 2000 万元的政策成本,采用消费券刺激消费可以拉动消费超过 4000 万元, 而发放现金补贴可以拉动的消费仅为 1264 万元, 这表明同等 政策成本 下, 消费 券的政 策 效 果 更好,即 相 比 于 发 放 现 金 补 贴、向 居 民“撒钱”,消费券能够更直接地转化为消费;当需要 拉 动 餐 饮 消 费 提 升 3176 亿 元 时,发放消费券需要的政策成本最高为 1588 亿元 , 但 发 放 现 金 补 贴 的 政 策 成 本 高 达 5025 亿元,这表明同等政策效果下,现金补贴的政策成本更低。
由前文分析可知, 同等政策成本下,消费 券的政 策效果更 好; 同 等 政 策 目 标下,消费券的政策成本更低。因此,在我国现有消费 券的使用 规则下以 及 居 民 的 消费-储 蓄 习 惯 下,相 比 于 现 金 补 贴,消 费券更加能够拉动消费、 刺激经济回暖、推动市场复苏。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