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葛根素注射液质量研究发表省级职称论文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3-09-22
简要:目的:葛根素注射液的变色、pH值快速下降、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三大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品种的生产和使用,必须加以研究解决。方法:分析了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了解决办法

  【摘要】 目的:葛根素注射液的变色、pH值快速下降、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三大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品种的生产和使用,必须加以研究解决。方法:分析了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了解决办法。结果:按新方法制备的成品,全部解决了上述质量问题。结论:改进后生产的成品质量稳定可靠,使用更加安全。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药液变色 pH值快速下降 过敏反应 问题研究

  葛根素是由中药材葛根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用于: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等疗效较好。制备葛根素注射液(5ml:200mg)的原料,国内使用纯度98%以上的化学合成品。几年前葛根素注射液市场异常火爆,多家研发机构火速申报,几十家生产企业纷纷投产。随着成品贮存期的延长,临床使用量加大,各种问题逐渐显现,该品种又成了媒体声讨的对象。葛根素注射液的质量问题如不研究解决,该品种就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1 实验药品与仪器

  小容量注射液生产线(通过国家GMP认证);酸度计PP-15(北京赛德利斯);葛根素原料药(注射级,烟台鲁银药业公司,批号:040407);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批号:031104);焦亚硫酸钠(批号:031017);活性炭(注射级,批号:040905);丙二醇(注射级,美国陶氏化学公司,批号:040407)。

  2 方法与结果

  2.1 研发处方 葛根素40g、丙二醇500ml、活性炭5g,制成1000ml。

  2.2 研发生产工艺 取丙二醇500ml,升温至65~75℃,称取葛根素原料40g,溶于丙二醇中搅拌至全溶,取注射用水400ml加入药液中混均,按容量称取0.05%(g/v)活性炭,搅拌吸附30分钟,过滤,定容,测pH值,精滤分装。100℃,30分钟灭菌,即得。

  2.3 葛根素注射液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2.3.1 贮存过程中药液变色及原因分析 葛根素注射液刚下线的成品外观为无色澄明液体或微黄色澄明液体,同批色泽均匀一致。但在贮存1个多月后有部分药支变为黄色,之后随着时间延长变色药支出现率不断增加(当药液变为黄色时,变色的药液pH值也下降至3.7以下)。药液部分变色导致了同批药液色泽不一致,外观性状不符合规定。

  分析认为:葛根素属一种黄酮类化合物,能被一些2~3价的金属阳离子催化,发生反应,由无色的药液变成有色的二氢异黄酮类物质。注射用水,配制管线,设备,金属离子很少,内包装物安瓿不同支之间可能存在金属离子分布不均匀的个体差别,因此导致个别药支在贮存1~3个月内完全变成黄色,且先变色的药支变色较深。

  不仅金属离子催化导致变色,安瓿内的残氧量也会与葛根素发生反应。导致葛根素发生氧化,生成有色的黄酮衍生物,氧化作用是缓慢发生的,由于各个安瓿内的含氧量不同,氧化反应进程不同。因此,各药支之间产生了不一样的色差,导致了安瓿间的色差深浅不一致。

  2.3.2 贮存过程中pH值快速下降的原因分析

  葛根素注射液标准规定成品pH值合格范围3.5~5.5,研发工艺在配制时按惯例将pH值控制在4.5±0.1中限,灭菌后下降约0.3~0.4,贮存时先变黄的药支pH值均降至3.7以下,6个月后其它色泽较浅的药支也下降至3.9以下。PH值的快速下降,表明葛根素注射液药液内部没有达到稳定体系,化学反应一直在运行,各种反应产物呈酸性,造成了pH值快速下降,可以认为pH在5.0 以下药液稳定性欠佳。

  2.3.3 临床应用中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反应严重及原因分析

  根据国内几年间发表的资料表明,葛根素注射液临床应用时过敏反应发生率较其它注射液品种高,有时还很严重。研发处方虽无严重过敏反应病例出现,但过敏反应出现率也达5~6%。

  葛根是一种常用中药材,毒副作用小,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没有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记载。葛根素注射液中,金属离子催化的变色反应,贮存中的氧化反应所产生的各种黄酮衍生物质,应是真正的致敏物质。如果注射液中药液是一个稳定体系,不发生各类反应,少产生与主药不同的其它物质,就会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同时减轻过敏反应的程度。

  2.4 具体实施的改进措施

  2.4.1 处方、工艺改进的思路 质量稳定,使用安全的药品是通过正确的处方,合理的工艺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更不是外行能监管出来的。尽管葛根素注射液质量问题严重,但只要通过技术改进使其药液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就能解决变色、pH值快速下降问题。化学反应物质生成的减少,必然能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使临床使用更安全。

  2.4.2 控制部分药支变色的措施

  2.4.2.1 在葛根素处方中添加辅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做为稳定剂。用量为千分之0.2(g/v)使它与安瓿内壁分解出的微量金属离子络合,阻止金属离子对主药的催化变色反应发生。

  2.4.2.2 在葛根素处方中添加辅料焦亚硫酸钠,做为抗氧剂,阻止主药的氧化反应进程,使药液最终成为一个稳定的体系。

  2.4.3 控制pH值快速下降的措施

  2.4.3.1 合理的确定焦亚硫酸钠的加入量。药剂学中焦亚硫酸钠的使用量为2‰~3‰。如果抗氧剂加入量大,会使药液在贮存过程中pH值波动加大,不利于稳定体系的形成。如抗氧剂加入量不足,阻止不了氧化反应进程,仍可生成黄酮衍生物质,产生过敏反应,色差等问题。经过试验筛选,加入量确定为1.5‰,此时体系最稳定。药液在贮存期二年内始终为无色。如抗氧剂采用亚硫酸氢钠,药液则为微黄色。

  2.4.3.2 适当上调pH值 葛根素pH值控制目标,成品贮存二年后pH值应高于5.0,尤其考虑到抗氧剂加入后,抗氧剂与氧气反应可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决定上调pH值至5.5上限。贮存中使成品在5.4~5.0弱酸条件下小幅波动。

  2.4.4 控制过敏反应的措施

  抗氧剂 络合稳定剂的使用使变色反应得到控制,药液不再变色。使pH值稳定主药葛根素分解成其它过敏物质的机会大大减少了,过敏反应会随之降低,过敏反应的程度会随之减弱。

  2.5 研究结果

  2.5.1 改进后的处方 葛根素40g,丙二醇500ml,EDTA-二钠0.2g ,焦亚硫酸钠1.5g,活性炭5g,制成1000ml。

  2.5.2 改进后的生产工艺 取丙二醇500ml,加水200ml,升温至65℃左右,称取葛根素40g,溶解完全,另取100ml水,加入焦亚硫酸钠1.5g,EDTA-二钠0.2g搅拌至全溶后,加入药液中,混匀。加入活性炭,搅拌吸附30分,过滤脱炭,定容,调节pH值至5.4~5.5之间,精滤分装,100℃,30分钟灭菌,即得。

  2.5.3 改进后的成品与研发成品问题指标对比观察 将研发工艺生产的成品及其产生部分变色,pH值下降,过敏反应问题指标与改进工艺后的成品这三项指标做一对照观察,结果见表1。表1 葛根素研发成品与改进后成品问题指标对比(三批综合)

  3 讨论

  3.1 药品研发单位工业生产经验不足,通过市售药品成份的测定来反推确定新药处方组成,制定生产工艺是万万要不得的研发方式。应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拟定处方、生产工艺。

  3.2 药品生产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已委托给研发单位的新药研制工作,尤其在辅料确定,生产工艺确定方面。否则,新药投产就会有大错误出现,再进行适合工业生产的改进后再申报,就会有很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