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振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以梅州市平远县石角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发放问卷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其乡村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旨在以小见大,提出振兴梅州市乡村文化的对策,以期对梅州市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开发利用;对策;石角村;梅州市
杨雅莹; 谢小康; 余红辉; 邓锐; 钟尚平嘉应学院学报2021-12-09
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是文化之乡、红色苏区,共有2042个行政村, 显然乡村在整个梅州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梅州的乡村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空心”和“空巢”现象,乡村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为了深入了解梅州乡村现状,特别是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提出有针对性的乡村文化振兴措施,笔者选取了地处平远梅县区之交的平远县石角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发放问卷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乡村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旨在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提出梅州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对策.
1 乡村文化的内涵
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化[1] . 乡村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自然景观、空间肌理、乡村建筑、生产工具等)和非物质文化(节庆民俗、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村规民约、宗族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村落氛围等). 乡村文化有其独特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体系,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2] . 乡村文化具有道德教化、审美娱乐、经济助推、传承文化等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多方面功能[3] . “乡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兴盛农村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2]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全面展开,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五大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文化振兴助推产业振兴,促进人才振兴,引领生态振兴,推动组织振兴.
2 石角村乡村文化现状调查
2.1石角村概况
石角村隶属平远县长田镇长田村,与梅县大坪、梅西两镇接壤,是平远县最南端的一个自然村,包括上石角、下石角、严坑(含小水坑)共三个村民小组[5] . 目前全村户籍人口108户425人,常住人口不足 100人,有谢、蓝、熊、凌、丘、巫、廖、吴等八个姓氏. 石角村对外交通原有一条修于2005年通往长田圩镇的Y156乡道,长9km,宽3.5m,路面较窄,弯道较多;通往梅县大坪村的村道直至2021年2月才得以告竣.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商业经营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性收入.
2.2 石角村乡村文化构成
石角村的乡村文化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民居建筑、田园村落、景点资源、宗族文化、教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见表1(摘引自参考文献[6]).
2.3 石角村乡村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
为了深入分析石角村乡村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进行了入户访谈、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 本次调查共2天;入户访谈5户;发放问卷71份,回收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93%. 据问卷调查结果,92%的村民知道乡村振兴战略,65%以上的村民比较了解和比较熟悉此战略政策. 村干部和村民自发动起手来,在村里修桥、修路、修祖屋、编族谱,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的改观. 对于村中民俗文化的认识方面,有77%的村民认为是村落传统文化的延续,值得宣扬;20%的村民认为是祖宗传承,虽有缺点但不可摒弃. 可见,97%以上的村民支持振兴乡村文化.
2020年5月,由外出乡贤主编的《石角村事》一书正式出版,对村中的姓氏渊源、村落变迁、山水胜境、风俗习惯、历史风云、老旧行当和轶事传说等进行了系统梳理,成为石角村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分别有65%、32%的村民表示该书对本村的乡村文化振兴“作用非常大”、“作用较大”(见图1).
3 石角村乡村文化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统一规划,内源力量不足
石角村是“边缘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6~10km,自村小学被撤并后,人口外迁严重. 村里修桥、修路等项目只是村干部和村民的自发行为,政府层面未曾对全村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 石角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但很少对外宣传,也没有引进企业进行开发;几乎没有集体开发的文化项目,乡村文化单靠村民自发传承,发展动力不足. 在对“您希望有外来企业对本村进行开发吗?”的问卷调查中显示,高达94%的村民“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有外来企业对本村进行开发,反映了村民们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迫切心情(见图2).
3.2 文化特色不显,核心竞争力小
石角村以农耕经济为主,山地资源和林木资源丰富. 乡村文化源远流长,有宗族文化、教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孝道文化等. 1993年被梅州市人民政府评定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村内有《曙光报》(梅兴平蕉边的机关报,相当于今《梅州日报》前身)报社旧址,红色文化内涵丰富. 但由于村民对文化保护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曙光报社旧址(吊脚楼)被拆,导致红色文化的载体缺失,大大削弱了红色文化的特色和影响力. 其他文化也没有很好地呈现,没有形成文化核心竞争力.
3.3 资金严重不足,项目难以开展
充足的资金扶持是振兴乡村文化的有力保障,尽管国家对乡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乡村文化事业经费占全国文化事业经费比重较少,城乡文化事业投入比例失衡[4] . 石角村目前基础设施不完善,村中育英小学内的医疗站被撤多年,村内不通公交,主要村道晚间没有照明路灯,没有公共文化设施. 县际交通(通往梅县大坪)和自来水进村等“最后一公里”问题,直至2021年初才得以解决. 乡村干部忽视乡村文化的传承利用,社会和民间对乡村文化市场投资缺乏积极性. 在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困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村民认为是“剩余劳动力趋于老龄化”、“交通及通讯不够便捷”、“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不高”方面原因的分别占26%、25%、16%,而27%的村民认为是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可见,资金短缺已经成为石角村乡村文化振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4 人才流失严重,乡贤作用未充分发挥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如前所述石角村目前全村户籍人口108户425人,常住人口不足 100人,并且中老年人居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小孩也随之就读,人口流失问题相当严重,留村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由于乡村人才政策尚不完善,导致本土人才留不住,外面人才难引进,人才不足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困境. 对于人才振兴方面,有77%的被调查村民认为引人才和留人才同样重要. 另一方面,外出乡贤对家乡具有特殊的感情,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目前石角村的乡贤资源没有被充分挖掘,乡贤力量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5 乡村教育薄弱,文化振兴失源
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培育离不开优质的教育. 石角村自2005年并入长田行政村而成为自然村后,村中育英小学被撤并,适龄儿童只能到十公里外的镇里上学,并且村里没有通公交,上学非常不便. 乡村没有了学校,就少了文化学习的氛围. 在对“本村教育方面最大问题”的问卷调查中,66.67%的村民认为是政府政策不足,指的就是小学被撤并;选择其他的15.15%村民也注明是学校被撤并. 可见,大部分村民对教育问题表示了很大的担忧(见图3).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村民的职业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提高个人劳动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活动,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 . 乡村职业教育必须承担起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任务. 然而,石角村并没有对村民进行职业教育或其他各类的教育. 因此,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弱化,使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振兴失去了源头和载体.
4 梅州市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
在梅州全市2042个行政村中,既有国字号的“古村落”或“传统村落”,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处女村”;既有已开发的乡村旅游村,也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自然生态村. 但它们大都属客家村落(丰顺个别乡镇有潮汕文化村落),主要乡村文化要素(非物质)均包括农耕文化、宗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习俗文化,差别在于文化要素的特征和开发利用的程度. 平远石角村属“未开发而相对原生态的村”,在全市乡村中有相当的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以下对策是基于石角村的调查分析提出来的.
4.1 部门联动,实施全市乡村文化振兴计划
乡村振兴特别是文化振兴,必须做到部门联动、多方协调、统筹谋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其中,宣传、住建、文联、农村农业、文旅、党史等部门扮演着重要角色. 要统筹编制《梅州市乡村文化振兴行动计划》(列入梅州市“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计划用5年时间,做到全市2042个行政村每村(含个别有条件的自然村)出版一本村落文化图书(村史或村志、村事),凡有条件的村争取修建村事馆(含农耕文化馆、名人馆、红色文化馆等);致力打造梅州书香之城之农家书屋,凭借书籍中的现代文明去熏陶、提升村民的素养,在传统的宗族文化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村规民约,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和家风,在传承中摒弃糟粕,实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 石角村在已出版《石角村事》一书的基础上,要多角度把村落文化呈现出来,如修复《曙光报》遗址、开发桌子寨太平军战场遗址、改造利用育英小学等[7] . 另外,应加强对村民的职业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考察交流等方式,并注重创新授课内容,培育良好家风、民风和社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 同时,还要办好其他各类教育,保证乡村教育的公平,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振兴夯实基础.
4.2 抓住特色,提升乡村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乡村文化包括宗族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忠孝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长寿文化等传统文化以及品牌文化、电商文化、村规民约、民宿文化等现代文明. 每个乡村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谋划本村的发展道路,打造文化品牌,形成乡村振兴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 石角村虽已并入长田村,但因地理空间相对独立,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较为突出,毗邻梅县(梅平高速出口至村中仅15分钟车程),可重点考虑引进企业,大力培育以乡村文化呈现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如森林康养、山地观光、岩洞探奇、古道体验、红色探访、采摘娱乐等. 另外,可以充分利用新修葺的凌氏公祠等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利用优美的自然生态和红色资源,探索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8] . 总之,要在全市范围内充分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各类活动(如丰顺埔寨火龙、大埔县西河大靖迎马、兴宁星耀村火把节等)为载体进行展示和传承,提升本村的乡村文化核心竞争力.
4.3 多方投入,促进产业发展与文化振兴相结合
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化、综合化是振兴乡村的必由选择,必须按照“政府主导、属地主体、部门联动、企业入驻”的思路,想方设法注入资金. 一方面,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为资金投入主体,设立各类项目进行投入,如成立“乡村扶贫专项资金”、“扶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资金来源. 另一方面,要放开市场准入. 进行金融、财政体制和资金使用机制创新,保障资金合理、合规、合法流入“三农”领域. 对流入到乡村文化振兴领域的资金,实行差异化监管和考核,确保资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充分作用. 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普遍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市、县两级财政都在尽力增加文化建设及活动经费,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要想方设法请求中央和省给予更大的经费倾斜.
4.4 善用乡贤,增强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四股力量——政策红利、政府推动、村民支持、乡贤助力,如果说政府和政策是外力,那么村民和乡贤就是内生动力. 在外出乡贤中,他们或拥有资金和资源,或了解政策和法规,或熟悉规划设计理念,或掌握施工建造技术,或从事文化传媒广告……. 相对而言,镇村干部对外出乡贤往往更有亲和力,对本村的乡土文化也更有发言权,要善于挖掘乡贤资源、捕捉有效信息,争取为我所用. 建议建立本地在外人才库,通过“政策、项目、亲情”吸引在外就业人员、退休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回乡村发展,对政治素质好、有突出贡献的致富带头人和领头雁优先推荐为地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9] . 另外,建议政府出台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4.5 党建引领,探索具有梅州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解决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能力较为薄弱、运作机制和党务公开不够规范等问题. 提升村民理事会的形象和作用,提高引领社会治理、发展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实现“乡村善治”的目标. 石角村要加快村民理事会会址(改造利用原育英小学)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小组作用,按照镇里总结推广的“一带一法四参与”的工作经验,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只有这样,“乡愁”才能被留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5 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在乡村治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世界客都和全境红色苏区的梅州,要想实现振兴发展,乡村既是短板,也是关键. 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是村民努力创新奋斗的精神动力. 地处边远的平远石角村在梅州众多乡村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调查了解其乡村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适合石角村乃至整个梅州市的乡村文化振兴对策:一是部门联动,实施全市乡村文化振兴计划;二是抓住特色,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多方投入,促进产业发展与文化振兴相结合;四是善用乡贤,增强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五是党建引领,探索具有梅州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 笔者以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如能照此重视和支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或能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从而把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精神家园.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