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作为“互联网+”发展中涉及的重要领域,随着网络新兴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我国迎来了 5G革新时代,网络技术在与时俱进,互联网在学生教育环节的作用也在逐渐上升。文章基于现阶段网络教学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与改变,总结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缺点,探究网络教学如何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颠覆与重构,发现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寻网络教学与传统教育的协同发展路径,完善与发展教育体系。
本文源自曲文勇; 韦伟,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06-11
关键词:网络教学;传统教育;颠覆重构
一、引言
教育是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必要产物,教育模式与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孔子创办私学,广招学生,这是集体大课堂的雏形,一名或几名教师面对面与学生交流传教。我国早期私塾教育,即少数贵族阶级传统教育方式,一名教书先生教授一名或几名本家学童,但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校,直到士人阶层分化,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才逐渐形成。无论是孔子集体教学还是私塾教育,师生都是处在同一时空直接交流的两大群体。现代社会的 “学校—教室—课堂”教育体系与上述教学模式有相同之处,即传统教育模式是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一间教室和有限的学生组成的运转系统。随着“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教育依托网络手段,师生间出现多重身份变化,教育运作模式依赖网络媒介,利用移动终端联动机制,这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新冲击[1]。
二、网络教学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优势所在
通常学校内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讲授交流,而新兴网络教学则站在了传统教育的对立面。美国学者穆尔(Morre)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社交过程,教师的语言是通信媒介,师生始终处在同一物理时空。穆尔认为网络教学分离了师生物理时空,通信交流以网络电子媒介为桥梁,教学是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产生并消费的。穆尔的论断为研究网络教学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提供了新思路。较之于网络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在教育创新性、公平性和持续性上存在问题。这给网络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因此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与发展教育体系。
(一)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
网络教学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产物。互联网思维模式正改变着传统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平台的兴起促使教育由线下走向线上,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目前,中国慕课建设与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各大高校和机构联合建成 10 余个国内慕课平台,460 余所高校上线了 3200 余门慕课,600 余万人通过慕课学习,5500 万人选修高校课程。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包括 468 门本科教育课程,22 门专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建设的 344 门课程入选,占整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 70%;340 门由院士、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名家名师领衔的课程入选,占比 69%。网络教学将我国各领域专家学者整合在一起,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学生仅需网络和电子设备,就可与名校讲师交流,突破时空限制。网络教学运用各类直播软件,如在疫情期间被全国各大高校运用的腾讯会议,实现多方连线教学,除教师和学生外,还可以加入社会各领域专业人士进行经验分享,实现多方互动,丰富课堂教学实践,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式[2]。
(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创新
传统教学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在课堂上由教师主导,知识内化是学生在课后完成的课程消化,而翻转课堂是将这两个关键阶段进行了颠倒。“双师课堂”是升级的翻转课堂,是网络教学的新模式,是由一名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主导教学,学生观看名师授课内容,进行知识自我内化,遇到问题再通过网络直播向主导教师请教。目前,最常见的是腾讯会议与 MOOC 平台的结合使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家自主观看优质慕课,教师再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直播解惑,直播与录播联合协作,使传统“翻转课堂”产生了变体。网络教学以互联网为平台传授知识,通过信息化教育手段,让学生在家里自主完成学习,将内化过程放在直播平台上。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的作用显而易见。直播授课比实体课堂教学更具优势,互联网直播平台的回看功能,保证学生可自主地、反复地回看教师直播内容,找到知识盲区,完成知识内化。
(三)有效打破时空局限
瑞典学者霍姆伯格认为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连续面授,师生在同一物理空间内进行面对面讲授交流。在通常情况下,传统教育与非传统教育都有面授环节,但面授时间不同。在社会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情况下,网络教学将面授环节省略,变成纯粹的跨时空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性。根据时间和地点这两大要素,教育可分为同时间、同地点教育,不同时间、同地点教育,同时间、不同地点教育,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教育。一般以同地点为基准的是传统教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动者。以不同地点为基准的是非传统教育,如新冠疫情影响下,师生居家网络教学,运用直播和录播平台,跨时空授课,师生间能进行更高效率的同步交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可随时讨论解决,学生间也可完成单线对接与多线联系,时空异位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教学受众群体范围扩大
我国传统教育的受众群体年龄段集中于 6~18 岁,在此阶段要完成小、初、高的阶段知识学习,部分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网络教学不仅存在于各大高校、中小学,更是存在于各年龄段的学习培训中。教育领域增多,教学受众群体扩大,网络教学与传统教育的教育对象出现差异,只要知识储备量和认知水平相仿,就可参与到同水平网络学习中,相对公平。实用教育技术于 2020 年向一线教师发放《网络教学情况调查表》,其中收回的 743 份有效问卷显示,通过网络教学的教师中,中小学教师是主力军,大学教师占比较小,可见网络教学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常用手段,已遍及中小学群体。其他培训教育也采用网络教学,涉及各类考试培训机构和正规课外辅导机构,都直接使用网络直播或录播的方式进行知识传输。可见网络教学比传统教育模式更具影响力,是当今社会教育共享的延伸[3]。
三、网络教学的实际运用机制尚未成型
网络教学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重构,但也暴露了自身的问题。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网络硬件设施不健全
网络教学离不开各类电子设备作为网络终端。网络教学发展以来,国家提供了大量网络教学资源和免费的教育平台,但依然未全面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偏远农村的网络覆盖、网络提速、电子设备保有率等问题,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不具备网络学习的条件,导致其无法参与到网络课堂中,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公平缺失。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仍存在观念疏导问题,家庭对于网络教学的认知和认可度较低,而网络教学主要是以家庭为依托,家长作为家庭的主导者如果不认可、不配合,网络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很多家庭没有多余的电子设备,更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付流量费用,就只能“望课兴叹”。
(二)网络教学缺乏专业技术指导
网络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师生来说,各大网络平台的操作要求各不相同,而授课时往往会用到不同平台及通信软件,操作过程复杂烦琐。现阶段我国教龄在 20 年以上的教师人数居多,老教师对于网络运用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不熟练,学习能力较弱,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就目前现象来看,完成一门课程教学,不仅要使用直播软件,还需提前制作录播视频,将二者运用技术手段整合到一起,加之微信群和 QQ 群的使用、文件传输等,都需要详细的操作。全国中小学以及各大高校按规定安排教师进行网络教学,但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与指导,各大网络教育平台也缺少相关技术支持与推广,使得教师难以解决技术问题,分散师生注意力,影响授课效果。
(三)网络教育平台管控机制不成熟
随着互联网不断革新和 5G 技术发展,各大教育平台和网络直播软件等层出不穷,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不断更新换代,但缺乏完备统一的平台管控体系。学校对于教师选择授课平台和授课方式没有明确要求,导致同一所学校出现不同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即缺乏一个具备全部功能的软件平台,这便要求加强信息技术的整合研发,开发出集签到、直播、录播、讨论、文件传输与演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并且制订相关政策,要求学校简化授课流程,使用高效率的网络教育平台,完善平台统一管控机制。另外,网络教育平台缺乏网络服务器流量的疏导与扩容,因网络不稳定或服务器容量不足导致的卡顿以及崩溃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师生缺乏即时互动
传统教育的连续面授,师生间直接交流和言语沟通,而网络教学缺乏师生间即时互动,教师无法在大容量班额下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无法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听课,且要专注授课内容,不便于课堂管理。在授课过程中如遇到技术卡顿,无疑是浪费了大量互动机会和课堂时间。同时,家庭对学生的管理与引导不到位,家长对网络教学的认知度与协助度不够,学生存在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听课途中经常“溜号”;家长文化水平不一,未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自我松懈。网络教学的大规模运用,致使师生群体都面临着巨大的课业压力。对于教师群体来说,工作、经济以及精神压力都是繁重的。教师在家庭中扮演着子女、父母等多重角色,无法全身心扮演好教师这一角色。各大高校在网络教学期间也设置了教学督导制度,无疑给教师带来技术与心理压力[4]。
四、网络教学发展应“对症下药”
(一)加大网络扶贫力度
针对网络教学出现的发展不均问题,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务院扶贫办于 2016 年 10 月联合印发的《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提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实施网络扶贫五大工程,从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电商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系统部署、同步推进;加大网络扶贫力度,政府提供政策与技术支持,乡村网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到 2020 年,网络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起网络扶贫服务体系,实现网络覆盖、信息覆盖、服务覆盖,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 90%以上,网络教学走入贫困山村。但是,政府还需投入更多精力,为贫困家庭适龄儿童提供资金帮助,加大财政拨款力度,为其进行网络学习提供精准帮扶,需要政府制订周密的政策规划,还需一定的资金支持与心理疏导,对偏远贫困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网络教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5]。
(二)完善网络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高水平教师队伍是网络教学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首先,要依据教师自身发展和当地教育信息环境发展要求来拓展教师培训内容,如设置分层次、立体式培训内容体系。其次,引导教师主动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相融合,通过培训、考核、案例分析等方式,以教学实践为导向,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应提供平台,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节省解决意外故障的时间。最后,网络教育平台和运行公司应配备一名或两名技术指导员,帮助在校师生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确保网络教学顺利进行,提升平台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实施平台管控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纷繁复杂,可选择性较多,却缺少一个功能十分完备、运用简便的全功能信息化平台。政府应引导企业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出功能完备的网络教育平台。另外,学校应统一要求教师使用固定的平台进行教学,既节省教师精力,也减轻学生负担。规范授课平台的使用,政府应当出台明确的政策规范,完善奖惩机制,如根据用户需求以及访问量对企业进行资金帮扶与奖励。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学校与教师的授课体验优选出适合的平台,加深校企合作,完善对平台的管控与发展。
(四)开发线上互动课堂与家校互助协作
就目前网络授课现状来看,急需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创新研发,增加直播平台多线互动功能,使得师生间能够实现即问即答,提高授课效率,激发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避免过多分散教师注意力。在学生上课前,家长应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价值观引导,严格约束学生学习行为,并注意观察其学习状态,及时与教师沟通,保证家长的约束力。例如建立“家校小课堂”,每日在上课结束后家长必须与教师进行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意见交换,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学生将线上课堂讲授内容的自我内化。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网络教学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也是网络教学的一次全新突破,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成长“烦恼”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解决,但是网络教学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与重构将是历史发展必然。在未来,网络教学将是学生教育阶段的主力,完善教育体系结构,实现网络教学与传统实体课堂的有效补充与结合,同时为引领这一趋势快速发展,需要找出网络教学发展的症结并且“对症下药”,加强技术创新,转变社会群体观念,网络教学在未来前途会一片大好。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