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在幼儿语言教学基础上,很多老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这些教师在幼儿园科教活动中,一些语言是无效的,教师现有的教学语言创新度不够,教师教学语言虽然类型不同,但是也呈现出明显的抑制幼儿发展的倾向,教师往往只重视幼儿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幼儿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科教活动,教学语言
一、教师教学语言在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效的教学语言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教学的语言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在科学技能和知识以及情感方面,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启示,同时,教师教学语言对于幼儿语言也是一种示范。有些幼儿在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能力上,相对比较弱,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语言示范作用的把握。在一定的程度上,教师在幼儿园教学的语言中,还有一些无效的教学语言存在,逻辑性、科学性、重复、指示不明、与教具不匹配以及颠倒等相关的问题对于养成幼儿科学的素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发展幼儿语言的水平也有很多的影响。针对自身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对自身的语言修养必须要加强,从而将语言的水平得以有效地提升。
(二)教师在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模式,缺乏创新从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的教学语言形式来看,在教学语言常规的
基础上,虽然有的教师已经将自身风格教学的语言形成了。但是,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数遵循常规的各种类型教学语言固定的模式。重复型反馈语, “好不好”之类的征询语,以及“你说”这种称呼语,这些教学语言比较模式化,幼儿教师虽然能够将常规的教学顺利地完成,教学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各个教学活动却没有特色,特别是欠缺语言的特色,每个教师的语言都显得千篇一律。
(三)教师明显倾向于控制幼儿
针对于教师教学语言目的而言,教师明显是倾向于控制幼儿的行为和心理。 教师教学的语言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致使教学的质量得以保证,从而使幼儿的和谐发展得以有效地促进。但是,在教师教学的大量语言中,将教学秩序进行维护的维序语,对幼儿进行指示的指示语,以及自发类的提问语,都是为了将幼儿的思维和行为进行控制。对幼儿意愿进行征求的提问语虽然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这种征询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在形式上对幼儿进行征询,幼儿并不能真正地选择征询。 从形式上看,幼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征求幼儿同意后才进行的,但是,实际上幼儿只能肯定地回答教师的“高兴不高兴”、 “想不想”等。这只是体现在理论上,教师对幼儿主体地位的认识,而实践中,并没有尊重幼儿,让幼儿做到主体的地位。对于整个的教学活动,教师还是主导,教师既掌握和控制操作类科学的活动,又控制观察类科学的活动。
(四)教师重视形成幼儿知识的技能,忽视了培养幼儿情感的态度针对于教师在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教学的语言内容而言,主要是指操作技能和传授知识,没有将培养和引导情感态度的价值观重视起来,在教案当中,虽然将情感目标归纳在教学的目标里,但是,在实践当中,教学语言中情感目标的体现却非常少。 例如,教学活动《卵生和胎生》中,第二点的活动目标就是:激发对动物探索的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热爱的情感,但是,一直到教学活动结束,也没有将热爱小动物教学语言表达出来,教学活动有 20 多个,在幼儿活动以前,只有 2 位教师对于幼儿合作和分工进行了强调。 从总体来看,对于将情感的目标归纳的教育目标中,每个教师都知道,也会写在教案活动的目标当中,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去实施。
二、对于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提出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将教育理论努力向教育实践转化实践必须要用理论来作指导,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育理论就是灵魂。 站在幼儿教育实践第一线的就是幼儿教师,教师应该更加紧密地接触幼儿,直接地影响幼儿,利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对教育实践进行引导。
1.平等的师幼观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将权威性的心理进行突破,把幼儿看成一个整体,将平等的师幼观树立起来。既要对幼儿的人格进行尊重,又要对幼儿心理的特点进行接纳,对于幼儿的要求必须要与幼儿的特点相符合,应该从幼儿心理接受的能力来运用教学的语言,不能够无意中将自身语言复杂的程度进行抬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过于复杂不但幼儿难以理解,还容易对幼儿积极性造成损伤。 平等师幼观就是教师应该与幼儿在平等的水平上,利用幼儿的心进入到幼儿的世界,与幼儿的距离拉得更近。
2.交往式的教学观
交往式教学观主要是体现在师幼观平等的教学中。教师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给幼儿,对幼儿的指导进行操作。而是与幼儿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与幼儿互动,共同进行活动,在活动中遇到了困难,一同想办法进行解决,在活动中,共同得到成长。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活动时,不要过于主张幼儿与自己单纯地进行互动,例如,大家一个一个来做,你先做,下一个你来做,这样浪费时间,幼儿都可以将放开性地去试,给幼儿们提供尝试和游戏的机会,以及幼儿动的机会。
3.开放课程观
教师对于幼儿现状的了解就是课程,根据教学的要求将规程事先进行设定。 幼儿的可变因素比较多,教师对幼儿主体的地位必须重视起来,不能够放弃,将课程作为主体。 幼儿发展的获得就是教学的目的, 不是将教学的安排得以完成。 若将教学的内容事先设定好了,但是,与幼儿的要求不符合,教师应该尽快进行转换。
幼儿教育内容,您可能还想阅读《幼儿园教师在什么期刊发表论文评职称有用》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