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对一个班级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入学的新生来说,高校辅导员也肩负着思想政治老师的工作。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辅导员在新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加强当前大学校园的学风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加强大学新生学风建设工作角度,谈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及相关工作措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新生,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每所大学长期且持续坚持的一项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体现了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态度和学习纪律等方面的风气。当前大学校园形成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他们思想开放,个性鲜明,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认知、思维能力日趋成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为了四年以后,他们能够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的目的,根据贯彻中共中央的改进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将从加强大学新生学风建设工作角度,谈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学风建设中需要发挥的作用。
一、高校大学新生的学风现状分析
随着2015级大学新生的入学,标志着各高校开始迎来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新生。如何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是学校对新生入校后教育的首要任务。大学一年级是衔接中学和大学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尤为重要。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当代大学新生虽然聪明、好学,学习能力强,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思想发育还不完全成熟,自主学习能力差,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依赖性比较强。社会角色由一名中学生变成大学生的转型并不成功,进入大学后,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得一些同学感到迷茫,不知为什么学、怎么学。只是跟着教师讲课进度听课、上课,下课就合上书本,“期待”考前教师涂划考试范围。有的学生学习动机不正确,学习态度不认真,进入大学后,思想上都受着“前辈”的教导,认为是进了“保险箱”,脱离父母的管教,可以好好地放松,尽情地玩,追求吃喝玩乐,打游戏,恋爱。普遍认为,大学一年级课程很轻松,而且课程安排不多,空余时间多,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盲目地报名参加各种类型学生社团,天天疲于奔命,穿梭于各种社团活动,则空闲时间很少花费在专业课学习上。
大学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社会环境的影响必然会带来校园环境的变化。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不良影响,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端正,发生偏移。例如,60分及格万岁,缺乏诚信,考试作弊;经受不住诱惑,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有的大学新生刚走进大学校园,缺乏社会经验,单纯地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导致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和心理伤害;有的则把主要精力放到兼职打工挣钱贴补生活费上;等等。这些避重就轻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习生活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并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路上的导师和为学生排忧解难的知心朋友。辅导员是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因此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上述学风问题,高校辅导员主要发挥以下三方面的作用来促进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
1.在思想教育上,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良好的学风形成,一方面要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要进行专业学习的意识教育,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学习规律,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尤其在大学新生第一学期这个阶段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专业学科意识的培养非常必要,对今后大学四年学生群体的学风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辅导员的责任担当就非常重,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辅导员就应该引导学生着眼未来的学习生涯发展。
大学新生的学风建设可以通过召开专业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教师向新生介绍本专业的办学情况、学科的理论前沿、专业优势、就业前景和形式以及大学四年专业培养方案、合格学生应达到的专业素质要求,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本专业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习奋斗的目标。还可以邀请本专业优秀的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召开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与新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座谈,分享自己在专业学习上的经验、教训,向学弟学妹们传授大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以此来告诉大学新生要有探索和创新精神,要善于总结大学学习规律,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通过介绍学校学生会、社团等具体情况,告诫新生选择加入学生会或社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定,避免盲目参与,否则时间安排不合理,不仅消耗精力,也会影响学业。
辅导员可以用自己的学习经历,现身说法,与新生探讨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引导新生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大学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让学生清楚了解学校规章制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2.在学习环境上,注重班级学风建设,发挥班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与任课教师沟通协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班级学风体现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风气,而班干部是班风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选配学生干部时,要将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等标准作为基本条件,并定期对学生干部队伍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让学生干部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开拓精神,使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起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
当代大学教师除了上课时间和学生们有近距离的接触外,其他时间师生之间很少有机会见面交流。而辅导员作为与同学接触最多的教师,作为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每到学校教学检查的时候,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工作,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每一位任课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使任课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辅导员还要加强同学生、教师、教务办之间的联系,把师生之间的意见相互转达。这样,一方面辅导员能够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教师教学授课情况。为了保障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辅导员可以与任课教师相互配合,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名单,上课时能注意一下这些学生的听课状况,并在每月底,任课教师能对这些学生本月上课情况做出信息反馈。当辅导员收到任课教师的反馈信息后,可以对这些学生的上课情况有个直接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学习思想教育与激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思想,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3.在心理上,重点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做好帮扶工作,开展校园人文关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帮助这一部分特殊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今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对贫困资助方面有了新提法,会上说,“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有了国家政策保障,让学生的学习没有后顾之忧,对建设优良学风有非常重要的帮助。辅导员一方面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引导他们要通过勤工俭学来缓解生活上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家庭贫困问题,以良好、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现实生活。
在新生入学以后,辅导员还要注意排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给予这类学生关怀和教育。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一般由于各种内、外在因素,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严重,为人处事想法偏激,人际交往困难,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适应能力不强,自制能力差等情况。在学生群体中存在有心理障碍的同学,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必然会对班级人际关系的和谐带来影响,也会给教师的教学、班级的管理带来困难。因此,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寝室跟同学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从日常生活琐事上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通过日常观察和心理普测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以后,要及时进行单个约谈,通过近距离的谈心谈话,充分了解这类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定期对其进行持续的心理辅导。如果遇到个人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可以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协助,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形成健全人格,从而使大学生群体能够积极、健康、向上地发展,进而有利于学生学风建设。
三、结语
高校辅导员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才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及时更新对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规律,抓好当代大学新生的学风建设,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风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韩金明.关于“90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的研究[J].理论界,2011,(8).
[2]张小红.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5).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创刊于1965年,是教育部所属的全国惟一的高等教育指导性、综合性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及各业务司与高等学校沟通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其前身是创刊于1965年、复刊于1982年的《高教战线》,198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高等教育》,陈云同志题写了刊名。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