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建筑设计评职范文试论结构设计问题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3-07-20
简要: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勉。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策略

  引言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建筑结构设计的种种概念和方法上的差错,这些差错的产生,有的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一般住宅尤其是多层住宅设计引起高度重视,盲目参照或套用其他的设计的结果;有的则是由于设计对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缺乏理解;还有的是由于设计者的力学概念模糊,不能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式,对结构电算结果也缺乏判断正确与否的经验。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取大舍小的原则

  “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等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理念,结构由构件组成,每个构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按照重要性划分也有应所区别。一旦有不可预测的破坏力产生,每个构件之间应具备协作抵抗的能力,以保护结构免受摧毁或者延长被摧毁的时间,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设计中让构件处于平均用力的位置,那么会发生“玉石俱焚”的场面,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因此,在建筑结构中,为避免“房倒屋塌,人财两失”的恶果,设计中分清主次,做到取大舍小。

  2刚柔并济

  “刚柔并济”是每一个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结构刚度大的构件变形能力就差,当承受巨大的偶然荷载时,建筑结构刚度大的构件承受的外力大,产生的内部应力就较大,容易造成局部严重受损而导致整体破坏;若结构太柔,虽然能够助于消减外力,但是容易引发大幅度的变形而最终整体倾覆。因此,虽然建筑结构究竟是刚好还是柔好,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刚柔并济是当前设计者坚持的原则。

  3多道防线

  在一个安全的建筑结构体系中,应该是按照多道防线设防的。当灾难带来的外力作用时,建筑中每一个构件都应共同抵抗外力。若将保障建筑安全的希望寄托在某一个单独的构件上,那是非常危险的。单片墙不如多肢墙,纯框架不如框架剪力墙等,这都是多道防线设计思路的表现形式。

  4打通关节

  在建筑结构体系中,由于结构体系是一种变化的统一,因此关节无处不在。从以往的灾害中可以看出,相当大比例的建筑破坏是从节点开始的。所以,合理的建筑结构中应该是浑然一体、没有任何关节的,这样有助于外力迅速地传递并消减。基于对此的分析,设计者应考虑将建筑结构中的关节“打通”,让力量在关节处的疏散畅通无阻。

  在结构设计中涉及到的四个原则,其中“取大舍小”、“刚柔并济”以及“多道防线”是设计理念中的战略问题,但是实现这些战略思想的根本保证则是“打通关节”这一原则。结构设计的最终操作,全部归于“打通关节”的落实与实施。在设计的原则中,若想打通关节,首先要解决的是外力在结构体系中重新分配,以确保力量根据各构件的刚度情况而合理分配,避免集中用力,最终目标则是静态的平衡。打通关节而保持平衡的最终目的就是原始静态的永恒,若力量无法畅通疏散,各构件之间的静态平衡就会被破坏,导致结构的变化。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选择建筑基础的问题

  现代建筑越来越趋向于高层化,因此高层建筑应该选择整体性能好、能承受一定压力、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形且能够调节不均匀沉降,以达到经济与安全双合理的目的。一般有筏板基础、调性交叉梁基础及箱形基础等,应按照上部结构的类型、荷载力、地基承载力等选择相应的基础形式。

  2地下室设计中常见问题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的强度、厚度等,均要根据建筑现场的条件、地下水位状况、上部结构承载力等,与地下室的层数、埋深、水平荷载大小等进行综合考虑。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外墙厚度不能小于250mm,其混凝土强度应选择等级较低的,若混凝土强度的等级过高,会大量使用水泥造成收缩裂缝。地下室外墙配筋的选择,主要考虑其受到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力的控制,这种水平荷载力包括室外地面荷载发生的侧压力、地下水压力等。

  3关于回弹再压缩的问题

  当开始挖掘基坑时,处于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底土会受到约束而不反弹,坑中心的地基土则会反弹,其回弹主要以弹性为主,回弹部分由人工清理。若基础比较小,坑底受到的约束就会大,若是独立基础,可以忽略回弹现象,在计算其沉降时,要按照基底附加的应力来计算;若基坑很大,受到的约束较小,在计算其沉降时应按照基底的压力来计算,将坑边土被约束的部分作为安全储备,这就是计算沉降常常大于实际情况的重要原因。

  4连梁超筋的问题

  在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中,连梁超筋也是一种常见问题。某一段剪力墙的各墙肢通过连梁的方式形成了整体,成为壁式框架或者连肢墙,增强该墙段的抗侧刚度,此现象的基础则是倚靠连梁的约束弯矩。连梁超筋问题实际是计算剪力无法满足剪压比的要求。一般连梁超筋的位置在剪力墙结构中,竖向在总楼层的约1/3左右高度,平面中则是较长墙段的中间部位易发生连梁超筋,若某个墙段中墙肢截面高度的大小悬殊不均,那么在大墙肢上的连梁容易超筋。

  三、改进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措施

  1注意收集资料

  注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利于准确确定计算参数。由于建筑工程受到所处地理位置的制约,在设计中需涉及一些特殊性的参数。例如基本雪压、基本风压、场地图类别以及抗地震烈度等参数的选择,可根据《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以及该工程的地质报告来最终确定参数。

  另外,墙体围护的主材料会因地区差异而有所区别,因此要根据实际选用的材料来确定墙体荷载情况。而且一些特殊的重要建筑结构,还要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来确定如何取值各种参数。在设计开始之前,要充分收集在设计中所需的各种规范、资料等,根据不同的地区、工程类型等确保计算参数的准确度,以此避免由参数不合理等问题造成的资源浪费或者返工。

  2熟悉结构设计辅助软件

  在进行结构建模这一环节时,需对每一个参数的含义都有所了解,修改参数要有依据,不能随意而行。要注意参数适用的范围,同一个参数会有其自身的适用性,在砖混结构中适用的准确参数,但是未必能应用到框架结构中;在多层结构中适用的准确参数,在高层结构中却无法应用,这种参数的适用性在软件计算时要有所考虑,每一种计算的理论都有本身的假定条件,软件的编制一般均符合这一种特定的技术,所以在软件使用前要对其技术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否则无法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还会带来错误的判断。因此,有些时候设计辅助软件也需手算来复核,不能完全依赖软件计算的结果,尤其是带转换的构件。

  3加强与其他专业的沟通与配合

  首先,拿到提资图后不要盲目开始建模计算与上机绘图,要先开展全面的分析,同时与建筑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对工程的各种情况如选型、功能等充分了解,对建筑图的意图及平立剖的关系要有透彻的理解。必要时要组织各专业之间开展协调会议,明确每个专业之间需要配合并注意的地方,统一标准及做法,确定出原则性的解决方案,让各专业的条件图发挥真正作用,避免已经出图后还需返工调整方案,推迟工期。

  4做好建模前的处理工作

  在开始建模计算前要做好处理工作。例如对荷载能力要准确计算、不能估算,要根据建筑做法或者使用要求来输入悬挑构件和转换层构件能否考虑施工活荷载的不利而影响到楼梯洞口的输入局部开涧的处理,以及飘窗部位倚载处理等,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复杂地方,要运用力学的知识来简化,进行等效处理,以减少用于计算的工作时间。

  5注重结构的优化

  在计算时,既要考虑满足技术条件,又要顾及经济性。不能“少动脑筋,多加钢筋”,盲目加大配筋量或构件截面,导致粗梁、胖柱、深基础,一些设计人员计算不准,加钢筋及层层附加保险性“,而造成超筋梁柱,将延性构件设计成脆性构件。在设计中,要始终遵循“强柱弱梁、强压弱拉、强剪弱弯”的原则,同时注意构件延性的性能,关注薄弱部位,关注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直线段锚固,考虑到温度应力产生的影响。

  5.1 从结构计算角度,看结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荷载计算的错误。诸如漏算或少算荷载、活荷载折减不当、建筑物用料与实际计算不符,基础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

  底框砌体结构验算时就应注意:底部剪力法仅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对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应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通常对底层地震剪力乘以1.2-1.5的增大系数;底层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地按框架抗震墙的方法。因为底框架结构中只有底层框架抗震墙,应采用双保险的方法,抗震墙承担全部剪力,框架按刚度比例承担剪力。刚度计算时,框架不折减,抗震墙折减到弹性刚度的20%-30%;应考虑底层框架柱中地震作用产生倾覆力矩所引起的附加轴力。

  避免楼板计算中不正确方法。连续板计算不能简单地用单向板计算方法代替;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未进行调整,将使计算值偏小。

  对电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正确评价。目前结构计算大多采用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必须根据工程设计的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其正确与否,决定能否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5.2 从构造角度看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中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须满足最小配筋的要求。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各个部位所需满足的锚固、延伸和搭接长度,材料选用也必须满足强度要求。

  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散热措施。

  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柱,应在整个建筑物高度内上下对准贯通,上至女儿墙压顶,下伸入基础圈梁,或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毫米,构造柱与圈梁、楼板和墙体的拉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另外,还要注意按照对称、均匀、规整的原则来考虑平面及立面的布置,综合考虑多道防线抗震等,以避免薄弱层的存在。这些都可作为设计理念来重视。在优化设计中,从结构的选型、分析计算、布置到截面设计等细节的处理,在整个设计环节中均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最终达成合理分析、科学处理,力求经济合理的最优化设计方案。

  四、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本功及灵活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同时还需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反复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保障建筑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志松.基于概念的建筑结构设计浅谈[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

  [2]王磊.浅议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8]傅啸、曾立辉.浅谈建筑结构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