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历史、地理、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贵州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富裕的沿海和中原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低于东部省份,甚至与西南地区的四川也有差距。清末,受洋务运动影响,随着一批官办工厂的兴建,贵州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社会发展开始近代化,但这种发展主要集中在贵阳为主的城市,发展相对缓慢。抗战前的长期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对贵州的控制和管理比较薄弱。随着抗战推进,贵州的大后方战略地位不断凸显,稳定与发展成为治理贵州的重点。随着国民政府的迁黔,大量的人口对贵州的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贵州已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聚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了中央的重点支持和建设。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这一时期成为贵州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贵州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时贵州的人口迁移
迁黔移民的基本情况: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战争造成数千万中国同胞死伤,无数房屋、厂矿在烈焰中被毁。战争造成的间接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敌占区人民为了躲避日军战火,被迫带着妻儿离开家乡,迁往后方和安全地带,形成了巨大的难民潮。它的数量、规模和时长在世界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大部分离开家乡的人流亡到西部各省,形成了从抗日战争开始的人口迁移。迁徙方向由东部、中原向西南各省,在短期内成为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大量难民的流入,使贵州人口发生剧烈变化,影响了贵州社会的方方面面。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同年11月20日发布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敌占区的国民党党政军队领导人、机关单位、工矿、文教组织、学校和难民纷纷西迁。据统计,当时中国总人口为4亿,流动人口达5000万。1937年底至1940年底,仅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协助下,就有448家工矿企业迁往贵州。抗日战争前,全国共有高校108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中部城市,贵州一所也没有。抗日战争期间,106所高等院校被迫搬迁,中西部地区一度成为高等院校的聚集地。先后有56所高校迁往西南,其中迁入贵州的高校有10所。
在抗日战争期间,大量的饥荒也使当地人民无法生存,迫使他们离开家园。据统计,从花园口决堤到1947年堵口,泛区豫皖苏3省共有3911354人被迫漂流異乡,占原有人口总数的1/5强,其中河南1172639人;安徽2536315人;江苏220240人。这些难民部分逃往西南各省份。据统计,1938年初贵阳人口约12万人,随着武汉沦陷和广州失守,内迁至贵州的人口激增,贵阳人口迅速超过28万人,贵州的地位凸显出来,成为国人避难的大后方,“天下太平,贵州似乎微不足道,而在多事之秋,它的战略地位便被抬升起来。”大量的难民涌向贵州使人口迅速增长起来,受限于社会动荡不安加上难民流动频繁,无法进行统计,难以确定准确的数据,但是从表1中可看出当时贵州省会贵阳人口的增长,到1945年贵阳城市人口增加到了284504人,与1941年相比,4年间增长了近10万人。
表1 抗战初期贵阳人口数据表
年度 户数 人口
1936年 27535 147421
1938年 33414 176053
1940年 32005 166272
1941年 33798 185896
1942年 41217 213270
1943年 43987 249721
1944年 49355 280956
1945年 48424 284504
资料来源: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民国贵阳经济》,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页。
表1所列数字,可以看到1936—1945年贵阳人口由14万人发展到28万人,净增14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55万人。随着迁黔人口的不断增长,贵阳城区范围不断扩展,并于1941年正式建市。贵州其他县城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则远不及贵阳,战时贵州的城市建设呈现出贵阳一家独大的不平衡状态。贵州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都匀等地,由于战时大量人口迁黔,战时贵阳人口最高时达到28.45万人;遵义排名第二。据记载,1935年遵义城区人口57900人,仅次于贵阳。1943年人口达到66485人,1945年城区人口增至88318人;都匀排在第三位,战时人口最高值约9万人。这三个城市人口规模约占当时贵州城市人口总数的58.5%,而贵州其他城市人口规模仅数千人,贵州城市发展体系不平衡性较强,从而也制约着贵州城市化的整体进程。
表2 调查难民职业表(1938年6月)
职业 人数
商人 263
农民 151
工人 91
师资 31
公务员 42
警察 20
自由职业 11
学生 59
资料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116全宗274卷。
从表2可以看出,抗战时期移居贵州的移民,不仅是流离失所的下层民众,还有许多富裕家庭和知识分子也参与了移民。这一时期进入贵州的人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富有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二是政治上活跃的人或同情国家政府的人,三是爱国主义者和不愿被日本人压迫的人民。其中,商人、医生、工程师、教师和工人占大多数。从贵州搬迁人口的社会构成来看,他们多为政治家、公务员、企业家、知识分子、军人和技术工人。据统计,1938年,文教界占55%,党政及国营事业占21%,商人占16%,工人占6%以及农民占2%。据1940年国家政府统计,在后方的339个单位中,有知识分子7746人,熟练工人上万人。抗日战争时期,贵州工厂95%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来自外省。在237名工程师中,只有31名来自贵州,不到总数的12%。贵州企业公司所属贵州玻璃厂的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均来自湖南。迁黔人口中大都是青壮年,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这些人同时又是城市消费人口,不少还是有文化和技术的知识分子,他们共同促进了贵州商业的繁荣和城市市政建设。贵州不少城市开始修整道路,改进交通设施,发展电力和通讯,兴建公园、商场、会场等公共建筑,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贵州社会变迁的契机。
推荐阅读:大城市郊区农民城市化路径研究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