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现代城市不仅仅再是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城市雕塑作为社会进步的产物、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在城市构建与美化中发挥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特别是作为公共环境艺术的独特形式,公共性与艺术性尤为凸显。本文力图剖析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其在公共艺术审美中的价值,分别对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空间意识、人文导向、审美价值进行阐述,并对现代城市雕塑在中国公共艺术发展中的前景作出评估展望。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载土木工程、建筑与规划、数理科学、化学与生物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文章。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德国《数学杂志》、《哥白尼索引》列为来源期刊。
一、城市雕塑的概念及特征
城市雕塑是指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雕塑作品,比如城市公园、城市道路、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城市雕塑被西方国家公认为是出现最早的公共艺术,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及城市建设应运而生的公共艺术形式。
成功的城市雕塑给人予精神上美的享受,作为一件公共环境艺术品,不仅仅是创作者个人的情感体现,更应该符合公共环境的需求、满足区域人们的审美意识及情感取向。相对于室内雕塑而言,现代城市雕塑除了具有艺术性之外,还具有高度的公共性、环境性及精神导向性等特征[1]。
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的存在,其一,艺术性是其本质属性,理想的城市雕塑可以营造出整体空间的艺术气息及感官享受,陶冶市民情操、提升人文素质;其二,高度公共性作为城市雕塑的又一特性,是指城市雕塑面对的是大众而非个人。城市雕塑有别于室内架上雕塑,更具公共性,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并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表现出公共大众的审美意识及思想情感;其三,高度环境性是指现代城市雕塑还必须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应该与周围环境空间中的不同因素相融合,使观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整体关联。此外,现代城市雕塑尤为突出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导向作用,在向人们展示其自身艺术美的同时,展示时代特征及当代精神,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愿望及追求美好的未来。
二、城市雕塑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与现状
(一)城市雕塑在人类城市发展中的形成
从历史上看,城市雕塑一直都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的,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精神载体,在人类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古希腊时期,城市雕塑已经开始置于城市广场与建筑装饰中,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雅典卫城,它是希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至古罗马时期,罗马帝国将雕塑与建筑、城市融合得更加完美,城市中心出现了很多大型雕塑,多数是具有纪念性质的帝王英雄形象或著名的政治家或军事家等。此时期最著名的《图拉真记功柱》是城市雕塑与历史环境背景最完美的结合。到了中世纪时期,城市雕塑主要出现在教堂门口和广场或者以宗教为题材出现在哥特式建筑上,为当时的宗教服务,如位于法国沙特尔天主教堂的石雕人等。欧洲城市雕塑的繁荣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城市雕塑成为西方艺术的高峰期,在城市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2]。
(二)城市雕塑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历史
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城市雕塑是黄帝的大臣们在他死后用木头雕刻的供大臣们参拜的黄帝像[3]。中国雕塑一直服务于皇权及宗教,位于皇家陵园、宗庙殿堂及石窟之中,严格来讲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关于我国城市雕塑的概念,是20世纪从西方国家引入的城市建设理念。真正的城市雕塑是与公共大众的生活相联系的公共环境作品,具有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城市的功能。中国近现代出现的城市雕塑是在青岛、上海、威海等城市的领事区或殖民地上,是由西方国家引入的城市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从那时起,中国一些雕塑家受西方艺术思潮及西方城市雕塑的影响,创作了一些融合中国文化的城市雕塑作品。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刘开渠先生的《一·二八淞沪抗日将士纪念碑》及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都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城市雕塑典范,创造了中国雕塑史上辉煌的一页。
(三)城市雕塑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近些年来,城市雕塑在我国发展迅速,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雕塑数量激增的同时,许多中小城市也建设了许多现代城市雕塑。且关于城市雕塑的题材及类型变得更丰富,其内涵及文化呈现出多元化格局。用于制作雕塑的材料也由以往的石头、铸铜、水泥等发展为现在不锈钢、钛合金、陶瓷、玻璃等,同时,融合现代媒体声、光、电,使得雕塑形式多姿多彩。如青岛著名的钢雕《五月的风》,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钢制城市雕塑,是以青岛五四运动为主题创作的城市雕塑,向人们展示了岛城的历史足迹,深含摧人向上的精神意蕴;广东佛山亚洲艺术公园的大型陶塑《亚洲艺术之门》,向人们敞开陶城古都的宽广胸怀,为人类携刻亚洲文明的永恒智慧。作为陶材质城市雕塑,其建造高度、烧成工艺,艺术效果为世界公认。
三、现代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审美中的价值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雕塑迎来了其发展的新机遇,运用恰当,必将发挥其重大作用,不仅给予人们精神上的享受,还将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文明层面。
(一)现代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空间意识
现代城市雕塑并非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与其所处的空间环境相辅相成[4],城市公共空间的增加为城市雕塑这一公共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城市雕塑能否与公共空间中的环境相互融合,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现代城市雕塑融入周围环境,不仅可以打破城市生硬死板的城市格局,减轻公共大众的生活压力,给予人们视觉上的巨大享受,还可以向人们传达地域风俗文化、城市精神、历史文脉等,起到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扩展了城市文化的无形空间。
(二)现代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人文导向
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项公共艺术品,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不但表现出一定的人文地域特征,且具有长远的历史性,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凝聚与传承,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智慧的结晶,记录人类在发展历史中摸索前行的足迹[5]。因此,现代城市雕塑高度体现出城市公共大众的内心愿望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6],与城市自然人文景观的发展历程和谐统一,向市民们传递出公共艺术中的一种人文精神之美,以提高城市大众的综合素质。(三)现代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
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或区域性象征,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积累的标志,不同的民族运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及智慧雕刻着属于他们的城市雕塑,表现出他们的生活追求、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及价值观念等。优秀的城市雕塑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产物,包含着民族的精神财富,使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并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这种文化传递给世人,提高人们的文化品质。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构成了纽约一道独特的亮丽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还有效促进了城市文化之间的交流。
无可置疑,现代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是通过社会大众对城市雕塑的欣赏及品鉴,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陶冶自身的情操而体现出来的。人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同时,从而促进城市雕塑的发展。城市雕塑作为一门公共艺术,具有广泛的艺术开放空间被社会大众所接触,极具公共艺术审美价值。
四、现代城市雕塑在中国公共艺术发展中的前景
(一)现代城市雕塑如何切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
现代城市雕塑作为我国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摆脱千遍一律的单一模式,从内容、形式寻求蜕变。城市雕塑如何切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关键在于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精神的现代城市雕塑作品。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人类遗存了大量的艺术瑰宝,雕塑家在创作过程中应从不同的角度批判借鉴中国传统雕刻手法及传统文化符号,并深层思考未来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从而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本土特征及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
(二)现代城市雕塑如何融入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城市环境的美化,公共艺术与大众的关联日渐增多,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也更多地考虑广大市民的审美意识及情感需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现代城市雕塑的设计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参与,将公众的思想及审美意识融入到创作之中,使作品更加贴近民众。相关设计者们须正确把握我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真正内涵及本质属性,使其设计的雕塑能与其周围的整体环境相互融合并互为补充。
(三)现代城市雕塑在信息时代公共艺术中的展望
在信息时代下,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观念及使用材料由静态的铜、钢铁、石头材料的雕塑逐渐向动态的水、化工材料及软材料雕塑转变。相关城市雕塑设计者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将面对现代更为复杂、功能性更强的环境,应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考虑更加全面的因素,力求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因素更有效地融合,运用新颖的艺术形式及思想内涵来培养和提高公众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真正实现城市雕塑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使现代城市雕塑在城市公共
艺术中呈现出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结语
现代城市雕塑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展现城市的精神风貌,已步入城市公众的审美视野。作为一门面对社会大众的公共艺术,其创作设计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意识及审美需求,力求与公共空间环境相互融合、与中国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将现代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空间意识、人文导向及审美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创作出优秀的现代城市雕塑作品,成功展现当代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时代精神特征。
参考文献:
[1]钟勇.浅析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雕塑发展[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4):1-59
[2]朱加强.浅谈中国城市雕塑现状及发展方向[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3):1-42
[3]李明燃.现代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价值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4(4):19-24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