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思政的内容维度与实践探索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12-20
简要:摘 要: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基于科技英语翻译的课程特点,将育人理念融入教学目标,重视家国情怀与国际

  摘 要: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基于科技英语翻译的课程特点,将育人理念融入教学目标,重视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升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度、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从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方法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思政的内容维度与实践探索

  赵文 高教学刊 2021-12-18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2]。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是为高校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体现科技领域和英语语言文化的有机融合。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入与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掌握与特定领域或学科相关的英语知识与技能,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英语交流能力。学生完成基础大学英语阶段的学习之后,通过科技英语翻译等课程向拓展类进阶,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培养科技翻译能力、跨学科思维方法、创新精神,提升综合素养。

  在科技英语翻译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等元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与认知能力。教学实践中,应从课程目标、内容维度、融入路径等方面出发,将育人理念融入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特色挖掘思政元素,运用有效的育人方法,培养德才兼备、科学思维与人文智慧俱佳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胜任科技文本理解与翻译任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一、课程思政融入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内容维度

  课程思政注重价值引领作用,将育人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3]。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以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为基础,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技巧方法的训练和翻译能力的培养,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政理念的融入贯通,在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和文化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合课程特色,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重视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科技素养与人文情怀、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三大内容维度。

  (一)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科技发展需要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既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同时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传播,成为科技强国。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应关注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主要包括具备科技阅读和翻译能力,适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能够结合专业方向进行国际交流,传播中国声音。国际视野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或科技翻译人才,具备全球视野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厚植家国情怀离不开科技翻译史和科技翻译家的介绍。中国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始于明末清初,徐光启、李之藻、王征等科技翻译家成为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提倡“中西会通,超胜西法”,考虑“关切民生实用”“国家工作之所急需”等内容。第二次翻译高潮出现在清末时期,林则徐、魏源等开学习西方科技之风气,设立译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等翻译机构重视“经世致用”“救亡图存”,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4]。科技翻译活动的兴起以及科技翻译家为国家富强而呕心沥血、不畏艰辛的精神都饱含深厚的家国情怀。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和理论阅读,了解科技翻译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以及科技翻译家为国报国的品质,勇于担当,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还需要适应国家与区域发展需求,将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奉献国家作为价值追求。鼓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提升人文素养,在跨文化交流中推动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兴国战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翻译资料也应与时俱进,教学中广泛选取英美报刊、中国日报英文版等网站资料,及时更新课程资源库,帮助学生了解科技术语,涉猎科学知识,把握科技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在翻译材料和练习中融入中国科技发展前沿、中国当代科学家的相关介绍,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文化自信。教学中可选取介绍屠呦呦、袁隆平等科学家的英文资料,进行翻译练习的同时实现思想引领和人生启迪,学习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坚毅卓绝的爱国情怀,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为中国成为科技创新强国而努力。

  (二)科技素养与人文情怀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帮助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知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科技翻译能力。教学中应贯彻全人教育理念,处理好专业知识、翻译能力和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学生将英语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工具或手段,不仅熟练掌握翻译技能和专业知识,还应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批判精神和人文情怀。

  在学习科技英语术语、把握科技翻译策略、完成科技翻译练习等各项任务中,均应注重课程人文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统一,帮助学生掌握翻译技能、方法与技巧,培养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创新意识。科技英语结构严谨,专业词汇多,常见名词化结构、复杂句式、被动结构等,学生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常常出现误读误译的情况,需要针对常见问题进行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翻译技巧的讲解,把握东西方思维模式,展现科技文体简洁、准确、逻辑性强等特征。以科技英语篇章翻译为例,教学中可鼓励学生超越表层信息的简单对应,进一步探索中英科技语篇的异同,理解科技语言文体风格和篇章构建形式,实现科技翻译的“信达切”目标。

  科技英语翻译语篇范围很广,从科普读物到产品说明书或操作手册,再到科技论文、著作和报告等,涵盖日常科普和高科技领域。课程教学不应止步于传授翻译知识和技能,而应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掌握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具备探索翻译理论和科技原理的好奇心和决心。科技翻译课程需要从翻译常见的问题、难点、困惑出发,在所选材料中涉及科技、时政、经济、法律等相关内容,结合环境保护、宇宙探索、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常见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伦理观、科技伦理观、工程伦理观,掌握新兴科技领域可能涉及到的责任、法治与价值等问题,共建国际学术共同体,承担社会责任。

  (三)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科技英语翻译教学还应深化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以及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结合翻译练习、教学案例等方法传递道德规范。科技翻译要求翻译全过程一丝不苟,培养译者的认真态度和责任心,准确有效地传递原文信息。译前查阅专业背景资料和相关术语,谨慎对待翻译任务;译中结合翻译材料的特征,选择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力求准确通顺;译后认真校对,将可能出现漏译、错译、误译等情况的概率降到最低。此外,可以在教学案例分析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例如合理收取劳动费用、保守客户秘密、严守法律法规等,以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

  理工类人才肩负着科技报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奉献担当的精神。科技英语翻译对专业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很高,翻译过程中应严肃认真,避免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以术语的翻译为例,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英语术语不断增多,出现大量一词多义等现象,要求词汇翻译重视精确度,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词义。句法层面,科技英语中常见的句子通常包括若干个并列分句或从句,结构错综复杂,存在长难句理解等各类难点,必要时还需要对专业内容和难点进行补充说明。学生需要具备锲而不舍的毅力,养成查阅工具书和多次检查的习惯,精益求精,保障翻译质量。结合一词多义、长难句理解等相关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科学准确的态度,对原文负责,对读者负责。

  二、课程思政融入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实施路径

  《纲要》指出抓好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思政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将知识领域的“真”和思想政治领域的“真善美” 相互融合[5],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将育人目标落实到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应从提升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出发,重塑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维度评价,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提升育人实效。

  (一)重塑教学内容

  语言类教学离不开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英语类课程的内容以英美国家文化为主,而中国元素相对较少,影响中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6]。重塑教学内容指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补充中国元素相关的思政育人资源,重新组合章节内容,提升各章节与思政育人理念的融合度。结合育人目标,将科技英语翻译课程分为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赏析等三大版块,结合各版块特征关注不同的思政融入点。

  理论部分补充科技文体特征、科技翻译概论、科技翻译史介绍,聚焦中西方科技翻译发展、科技翻译理论、科技翻译家等思政元素,增强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科技英语措辞精确、行文简练、逻辑严密、重点突出,掌握科技语篇的常见模式有助于以明确的概念、准确的语言介绍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了解中外科技翻译史和科技翻译家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探究科技翻译与社会发展、科技翻译与思想启迪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科技翻译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热情。

  实践部分包括术语翻译、词汇翻译、词序调整、被动语态处理、长难句翻译等,译者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与丰富的科技英语知识。首先,实践部分将突出英汉对比,分析英汉语言文化和思维差异,避免翻译腔,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此外,可以通过精选翻译材料、练习和案例等方式,补充反映科技新进展、拓宽国际视野、承载家国情怀的素材,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翻译素材的选取应注重所揭示的思政点,在练习中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获得翻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稳定的行为和心理模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7]。在筛选翻译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拓宽翻译素材的来源路径,从网络新闻、期刊、图书等多方渠道获取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的时效性和多样化优势,补充神州飞船、嫦娥探月等相关的英文材料作为科技翻译素材,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同时,科技英语翻译的材料与科技、社会、人文等主题密切相关,在理解原文的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和科技背后的伦理问题,如环境保护、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理念、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等话题,在训练翻译技能的过程中加深对原文及背景知识的理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翻译赏析部分包括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审美艺术和修辞艺术等,领略科技英语翻译传递的真善美,培养思辨精神和创新精神,丰富人文内涵。该部分主要通过译文赏评、译文对比、话题讨论等,准确把握中西方科技语篇的异同。通过英汉科技语篇对比和赏析,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观察语言转换的内在规律,讨论精确有效的译文,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与工匠精神,有助于用英文准确表述中国科技的发展成果。充分认识科技英语逻辑美、简洁美、修辞美、客观美等艺术特征,挖掘科技语篇中的人文、思想和情感资源,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科技英语翻译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课程设计突出隐性融合,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以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表达思想、沟通交流,通过主动学习发现课堂的思政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育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互助互爱,形成人文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具体可体现为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任务中融入育人理念。课前可布置翻译主题相关的思政资源查阅与搜集任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并线上提交[8],锻炼表达、交流与合作能力,加深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课中丰富任务类型,充分发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翻译工作坊等优势,有效地组织译文赏析、中西语言文化比较、科技翻译方法讨论、翻译实践交流等活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课后及时反馈学习成效,围绕章节内容提交课堂反思,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课堂上将育人理念融入知识讲授、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全过程,同时充分发挥线上优势,实时更新蕴含思政元素的练习材料,针对教学内容发起线上讨论和课后反思,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线上线下的互动有助于实现延展性教学,突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及时更新思政素材,交流心得体会,提升育人效果。

  (三)丰富教学评价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在制定课程评价标准时设置思政观测点,考查育人效果的达成度。从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出发,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全面关注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体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从评价主体而言,思政效果的评价应包括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评价的有机结合。学生可针对课前、课中及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打分,撰写翻译反思,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改进等。小组可以根据组员的贡献率进行组内互评,也可根据翻译成果的课堂呈现、完成度等进行组间互评。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练习翻译质量及作业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方式需要包括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小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价值取向等。期末考核终结性评价可以将育人理念融入各类题型,例如科技翻译理论、科技翻译家等思政元素可以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篇章翻译题等形式进行考查。形成性评价方式包括通过访谈、交流、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的上课状态,检查练习和作业质量,要求学生撰写翻译心得与反思等,动态检测教学课程中学生对课程育人认同态度的发展倾向。

  三、结束语

  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应基于课程特色、专业特色、社会需求等多个角度,融入科技翻译史、科技翻译家、包含思政元素的翻译素材、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等内容,提升课程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思政元素,传递家国情怀,开拓国际视野,实现科技与人文的统一,培养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责任感与工匠精神。教学实践中结合科技翻译理论、科技翻译实践、科技翻译赏析三大版块,选取合适的思政闪光点。在教学方法层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布置课前、课中、课后任务,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将育人目标自然地融入理论讲授、翻译练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各个环节。课程评价方面结合多元评价主体和多维度评价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获得感、跨文化沟通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在学习、讨论和思辨过程中感受科技翻译工作所承载的服务国家发展、构建对外科技话语体系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