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研究投稿要求 审稿周期 投稿方式 《蒲松龄研究》季刊,是蒲松龄研究所、蒲松龄纪念馆主办的研究蒲松龄生平及其着作的专业性研究刊物。国内外发行。1986年创刊,至今已出刊82期。原为半年期刊,自1992年改为季刊。改刊后增设了栏目,扩充了内容,由原来的128个页码增加为160个页码。 《蒲松龄研究》栏目设置:蒲松龄生平、思想、交游、行迹研究;《聊斋志异》研究及赏析;聊斋诗词、文赋、俚曲研究及赏析;聊斋杂着研究;《醒世姻缘传》专题讨论;聊斋影视、戏曲评论;聊斋故事新译新评;聊斋题咏;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研究等。 《蒲松龄研究》季刊,是蒲松龄研究所为广大中外聊斋学研究专家学者及爱好者提供的一块理论阵地。竭诚欢迎聊斋学研究专家学者及爱好者踊跃投稿。 刊名: 蒲松龄研究 Study on Pu Songling 主办: 蒲松龄纪念馆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山东省淄博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32开 ISSN: 1002-3712 CN: 37-1080/I 邮发代号: 24-159 期刊级别:中文核心期刊 《蒲松龄研究》投稿要求: 来稿要求:忠于史实,议论持之有据。文笔新鲜、活泼。稿件用规范简化汉字。来稿要求在八千字左右。 1、字数一般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请寄打印稿,并附3.5英寸软盘,或将来稿发至本刊电子信箱。 2、本刊尊重作者观点,也有权对文稿进行适当压缩、修改,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注明;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如发现侵犯他人着作权或其它权利的行为,本刊有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3、打印稿务请校对无误,以免错漏;稿件内引文请根据出处核对准确。注释及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末,并做到规范、详细准确。 4、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现工作单位、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并请告知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电话和E-mail),以便联系。 5、来稿请在正文前提供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摘要:300字以内,摘取文中主要论点;不要写成“本文认为”之类的提示性语言和评价性文字。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可选3-5个; 6、参考文献请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标引,同一文献,同一序号,附上页号集中列于文末。说明性注释文字用数字加圆圈依次标注,并置于当页页末。 (1)专着(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J)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 (4)报纸文章(N)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各种未定义型的文献[Z]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来稿不论采用与否,均不退回,请作者自留底稿。 《蒲松龄研究》投稿方式:作者可以登录本期刊的官网进行在线注册投稿,作者也可以与本网站的客服联系。 《蒲松龄研究》审稿周期:本期刊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如果三个月作者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作者可以另投他刊。
《蒲松龄研究》须知
一、《蒲松龄研究》论文内容及格式
1、论文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论点新颖,语言精炼,数据可靠、论证严谨。
2、论文撰写标准格式参照:
文题: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以不超过20字为宜,一般不用副标题。
作者姓名:张**
摘要:(不超过200字)
关键词:2~5个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及英文题目和作者拼音名。若有基金资助或课题经费资助的论文,请在[作者简介]后用[基金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
3、文章最后要求标注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毕业学校学历、研究方向、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