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运动教材配套下开放教育论文
一、国内外教育资源网建设现状调研
目前,国内外出版社、教育部门等有关机构以及国外的大学、公益性组织等都着手建立资源网,提供教材、课件与其他相关资源的下载。笔者从其中选取了4个出版社资源下载中心或资源网,2个国家级教学资源网/平台以及2个国外组织/大学的开放资源项目网, 这些网站的所属方不同,建立的目的也不同,但其作为教育资源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对这些网站进行评价需借助教育资源网站评价的办法。国内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尝试对教育资源网进行了评价,如:利用Web技术和Google Analytics工具对教育技术开放教育资源网站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运行模式的研究,探讨化学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调查教师需求,理清供需矛盾,提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依据对网站资源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等。这些探索都为进行教学资源网评价提供了思路或者方法。此外,廖蓉和李琳还从使用者的视角,对教师这一教学资源网的主要使用者进行了调查,通过词频统计等提出、构建了一套包含3个大的方面、细化成11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笔者借鉴其主要指标,总结了国家级教学资源网或平台、国外组织或大学项目网站的发展经验,并对出版社资源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梳理。
(一)发展经验
国家级网站和OER网站都建立在基于很长的历史和各方的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其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放共享、注重实用、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
1.开放共享:
开放共享是国家级网站和OER网站共同具有的特色。开放共享从国外组织中萌芽、发展,国家级网站对其进行了理念的借鉴。从资源量上看,开放共享的先进理念是这些网站资源获得大量积累的关键之一。
2.注重实用:
国家级网站主要以视频、flash课件等为主,教师、学生可以借助其中一部分进行教学和学习;OER网站主要以各种形式在课堂上实际应用的视频为主,每一个资源可以直接为教学、学习所使用。从一线教学角度来看,这些都比提供PPT、教案在实用性上更近了一步。
3.注重交互与用户评价:
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改造之初,刘菊霞提出要改变网站交互及传统的评价方式,多样化交互成为解决方案之一。笔者调研发现,OER网站不仅通过用户评论对资源进行评价,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face-book、twitter等的集成,用户在这些社交网站上进行分享、评价,网站也会把它记录成为次数等信息,形成了一整套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
4.版权保护:
国外网站在版权保护上建立了一整套的机制,对个人、组织提供的资源如何进行使用、在什么范围内使用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样的标识可见于OER网站上每一个资源的具体页面。但我们的国家级网站还未引进和建立版权保护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在对上述选取案例中的国家级网站和国外网站的特色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出版社资源服务网站建设目前所处的阶段。出版社的资源服务网站暴露出了哪些问题?
1.资源量的匮乏
出版社资源网建设维护是随着书籍版本的更新来做,不是很及时。同时,网站不能对外开放,已有的吸引用户上传资源的功能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而变得形同虚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资源量的匮乏。
2.实用性较差
首先,出版社资源网目前能下载到的大多是纸质书籍的简单电子化资源、PPT等,实用性较差。另外,PPT的加工也不能达到课堂使用的要求,如一些计算机类课程的PPT经常将打断的程序粘贴在PPT上。教师不能直接使用这些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而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深度加工。少数教师直接将其用到课堂上,其学生不得不忍受照本宣科的烦恼。
3.用户评价缺失
出版社资源网充当资源的提供者,不能很好地向用户提供评价的功能。Web 2.0技术已经促使网站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但目前的资源网评价大都只提供了评论功能,而且发言者寥寥无几。
4.版权保护机制缺失
版权保护机制缺失引发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出版社很难将自己的资源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二是导致社会资源难以加入资源网的建设。
5.技术性瓶颈
出版社资源网站建设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如结构层次、搜索、浏览器兼容性、访问速度等。
二、应对策略
在对国内外教育资源网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并反思了目前的不足之后,我们应该看到,代表OER运动的两个国外网站建设应该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对象。针对上述阐述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审视OER运动到底可以给配套资源的建设带来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来应对?
(一)“拥抱”OER运动,共建共享
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给教育资源建设领域带来的冲击已经不可抵挡,世界开放的进程也不可逆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版社要做的不再单独进行资源网的建设,而是要“拥抱”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积极投身建设能体现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性的服务平台,使群体智慧能够在未来数字出版领域的竞争中积累资本。
(二)丰富资源类型,遵循标准
OER运动从OCW发展而来,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当初的课件共享。配套资源从类型上来划分,除了课件、教案,还可以是动画、虚拟实验、学习工具等。资源种类的增多会带来兼容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丰富多样的资源类型时要遵守通用一贯的内容标准。目前现有的OER运动组织都支持SCORM等规范标准或者与之兼容,能够保证资源的复用重用。
(三)引入版权协议,规范使用
在出版领域引入开放教育资源理念需要特别注意版权保护这一问题。开放教育资源也并不是意味着随便拿来就可以使用,它有一套特定的版权保护协议。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其“共建共享”理念的同时要同步引进其版权保护机制。开放教育资源版权协议中规定了六种不同的使用权限,如:署名(BY)、署名-相同方式共享(BY-SA)、署名-禁止演绎(BY-ND)、署名-非商业使用(BY-NC)、署名-非商业使用-相同方式共享(BY-NC-SA)和署名-非商业使用-禁止演绎(BY-NC-ND)[10]。这些版权控制协议能够很好地规范用户的使用,从而维护资源原创者的权益。
(四)开展Web 2.0技术的应用,增强交互
Web 2.0技术自诞生以来的十多年间已经对网络及人类的生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Web2.0强调交互,充分调动网站接受者的积极性,引发了“草根狂热”的浪潮。如果说Web 1.0时代意味着信息是受控的,信息和资源的来源是网站的提供者,这样信息的量必然会少。自进入Web2.0时代以来,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我们仍要清楚地看到,目前我们Web1.0的建设也还未达到“丰富”一说。因此,出版社优先可以考虑社交网络在网站建设、资源共建共享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既加强了网站的交互性,又能与OER运动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丰富资源。社交网站是Web 2.0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产物,从早期的博客、播客到现在广为使用的微博、Wiki、微信等。社交网站大大加强了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各大主流媒体、网站现在都集成了可以用社交网络号进行绑定登陆,免除用户注册。但除此之外,国内做得比较少,仅多见于团购等网站。国外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则将社交网络引入资源评价,实现了资源在facebook、twit-ter等网站上的分享。从国内来讲,我们也有自己本土化的Web 2.0网站和应用,如微博、微信等,能够和这些平台和工具形成整合也是未来资源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Wiki版本控制,实现共赢
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背景下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之后,资源的审核成为一个难题。如果资源上传、审核全部依靠网站的维护者是不现实的,这里就需要引入Wiki版本控制。用户发现现有的资源上有错误之后可以修改,或者提交管理员审核,这样可以加强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原有的资源大都是封装好的,如PPT演示文稿、Word文档等,这些都要求用户能够遵从版本控制规范,在提交修改时,说明修改的部分,以减轻审核人员的负担,保证资源的权威性。
(六)优化网站,增强可获得性
针对目前出版社网站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首先,网站层次结构要有所调整,部分目录下面的二级标题之间重复度很大,区分模糊。其次,搜索功能过于简陋。建议在简单搜索的基础上加上高级检索,如可以输入作者、主题等信息进行检索,检索的结果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书目、资源、课件等。再次,导航框架要重新设计。目前仅根据学科门类进行划分,应该添加根据素材类型、提供者等进行导航。此外,还要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序。最后,使用版权和权限控制,对不是有版权保护的资源进行开放下载。此外,要优化网站数据库、代码等,提高访问速度。
三、结语
目前,开放共享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教育资源出版者要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在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开放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选择。但是开放可能会带来版权纠纷和内容客观性、权威性的降低,如何在开放的同时保证出版社提供资源可靠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仍需我们进一步思考。此外,出版社还有商业方面的考虑。总的来说,建设教材配套资源网的同时,引进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成功的经验,并结合Web 2.0的发展是当前配套资源网发展的趋势所向。同时,也要关注用户的技术体验,提高网站运行速度。
作者:王统照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